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扉页、版式、插图、装订与印刷、纸张这六个部分构成了书籍装帧设计的主体,如何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设计,使之既各自具备较高的艺术质量,又能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而奉献给读者一部设计出色、装帧精美的书籍,是评判该课题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准。
产品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工具,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人”。产品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科,还要考虑到产品对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设计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书是为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类专业编写的产品设计教材,根据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编撰而成,其内容包括设计、产品设计的定义及史论、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表现技法、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设计程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全书内容全面而概括,并附有大量图例。书后的百余幅优秀产品设计实例,集世界产品设计之精华,以供教学参考。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产品的产生,新产品的分类,掌握新产品的特点、含义,了解新产品生命周期,知道新产品开发的定义和设计原则,以及新产品开发团队中从开始到结束的人员配置问题,在商品诞生系列链中对人员的要求,并且学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两种主要设计过程系统。 产品系统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计划提出了“课程环”的构思,即以产品设计课程为主框,有机集成市场调查与分析、产品设计、工程化设计、广告策划等构成一个完整的设计课程环。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全面把握产品到商品的系统开发过程,使学生的设计思路、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体系,打破课与课之间互不联系的局面,在以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适用于本科、专科、高职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及相关专业人员。
设计主要解决人与物的问题。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本质的是“人性”与“物性”的关系。设计从“人性”出发,理解、利用甚至规范“物性”,使得物为人用,物适其用。人的生存离不开物,除自然物外,人对造物已到了不可须臾离的地步。人造物是设计的物化,即人性的物化。设计解决人与物的问题,实际上是解决人的需要问题,主要是对各种物质设备的需要。与人的社会有其结构一样,物也有自身的体系和结构,因此,物与物之间存在一种结构的关系,如椅子与桌子、桌子与台灯、台灯与插座等等,物与物的关系终仍是物与人的关系,一切因人而产生,一切因人的需要而变化。 在当代,现代设计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利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的设计和造物已在信息科技的新平台上得以展开,从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显著的变化,应
《全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精品教材:产品设计视觉表现》讲授如何使用CorelDRAW和Photoshop两个软件快速进行产品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第1章主要说明两个软件的特点和实际流程;第2章到第4章,主要在讲解基本软件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的步骤分解,将如何对产品设计从基本形的勾勒到丰富质感的表现进行渐进式的教学;第5章通过完整步骤的lotus汽车视觉表现实例,讲解如何合理和灵活运用两个平面软件来实现立体产品形的视觉表现。《全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精品教材:产品设计视觉表现》作为浙江省重点教材,适合作为广大高等院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学或参考用书,同样也适用于广大CorelDRAW和Photoshop软件视觉表现爱好者。
设计视觉表现对于一个工业设计师来说是其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技能之一。对一个有经验、有成就的设计师而言,熟练而出众的设计语言表达是与人交流的*根本、*心随手到的方式,也是其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可见,流畅的视觉化的设计语言对于一个设计师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工业设计学科的在校学生而言,这种重要性则体现得更为明显。 由社会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设计视觉表现是工业设计的语言;是工业设计思想传达给人的媒介;是将无形的创意转化为可知的视觉形象的载体;是工业设计师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工业设计视觉表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工业设计视觉表现之快速表现,要求掌握透视法则、各种工具及其运用技巧、材料特性,重点培养运用简洁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形体。并要求在短时间内所表现产
蔡江宇、王金玲编著的《仿生设计研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理清了仿生学和仿生设计的关系,分析了仿生设计学的要素和特征,确证了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未来进步的方向。站在相当的理论高度,梳理了仿生设计与自然观、生命哲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心理学的关系,以物质现象层和精神内核层为基点进行仿生设计类型学的划分和考察。成就了本书难能可贵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将仿生设计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使设计方法论与实践操作进一步结合,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仿生设计研究》可读性强,语言生动丰富,仿生设计个案剖析和解读深入浅出,能为读者提供系统化、专案化的指导。
本书分为八章,章讨论了设计之事、人、场、物的系统关系,强调了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设计法则及设计跨界,提出了三个面向的产品设计系统观。第二章简要梳理了系统学科、系统方法论与系统工程,建构了产品系统设计五层次体系。从第三章到第七章则逐步展开了五层次体系的解析,包含从行业系统到顶层设计、从企业系统到设计战略、从项目系统到设计定位、从产品系统到创新设计、及基于品牌的产品族与产品系列化设计,各产品系统设计层次的具体内容均以设计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方式进行阐述。第八章是针对产品系统设计中相对特殊且重要的城市问题领域,通过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家具系统、城市生活需求下的城市装备系统设计实践,开展面向城市与产业双重属性的城市设施产品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
本书由浙江理工大学李锋、潘荣、湖州师范学院陆广谱共同编写。本书包含了作者在产品基础形态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尝试,也结合了产品设计实践中的经验与心得。书中包括了:形态创意基础、产品形态创意的限定与突破等内容。
AliasStudio软件拥有强大的功能,它把草图、曲面造型、汽车高级曲面等几大模块整合在一起,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并把设计构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国内的通用、大众、上汽等企业,以及国外的BMW、Boin9、Fiat、Ford、Kodak、Italdesign等大企业都是AliasStudio软件的使用客户。 曲面建模是产品建模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为困难的环节,所以本书主要围绕AliasStudio的曲面建模展开,通过几个比较典型的产品案例,把AliasStudio基本知识串连起来,做到内容上的由浅入深、点面结合。 AliasStudio软件也自带渲染功能,但其功能没有市面上很多专业渲染软件强大,所以本书使用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渲染软件VRay。由于渲染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再加上篇幅有限,我们只列举了玻璃、金属、汽车漆等几个常用的产品材质。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
丛书着重体现以下三个特点:1.提倡教学观念的转变,强调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特征;2.放弃目前的课程名称与结构形式,打破传统教学过多强调概念和灌注式的教学,注重课程的实验性的原创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课程的进程来展开教学。3.在注重原理性教学基础上,拓宽视野,融会贯通,强调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和创造力。本丛书既包含的专业知识点,同时又必须针对课程教学的进程、时段等来展开,有较强的操作性。本书从教学计划、作业要求、评分标准、示范作品等方面均有生动体现,对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会有参考价值。 设施设计范围非常大,内容也非常广,仅仅通过5周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制定教学计划,要选择有重点性、代表性、典型性、普及性的设施作为教学的内容。
“壁饰”是一个综合性艺术词汇,近年来在报章书目及人们言谈中频繁出现。作为学术命名,其准确性与严谨性值得商榷,各种词典中尚无权威论定,毕竟是一种文化普及现象。确切地理解壁饰,应是壁面装饰艺术的简称。有关称谓还有许多,如壁画、壁雕、壁挂、壁毯、挂盘,挂件、挂毯等等,彼此交错显得复杂。本书介绍了壁饰的范畴,作用以及重点讲述壁饰的制作过程、手段并附有大量的壁饰制作实例。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Rhino5.0/21世纪现代设计应用型基础教材系列》主要内容包括:日用类产品——洗发水瓶、绘制基本曲线、绘制主体曲面、数码类产品——三防数码相机、构建数码相机的主体、构建数码相机的镜头及闪光灯、构建数码相机的显示屏、模型的显示方式、软件的个性化设置等。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众多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较为系统的教材,为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本较为系统的参考书。本教材从展示设计的本质原理切入展示设计的教学工作,强调教程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更加关注新专业、新材料、新技术,更关注展示设计的实际操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重在强调展示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注重知识性、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企业形象识别设计丛书:品牌形象设计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形象随着品牌目标的产生而产生,它是品牌理念的延伸。品牌的内涵决定了品牌形象的表现。《品牌形象设计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品牌形象概述;品牌设计的策略;品牌形象要素的设计;品牌应用手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