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庆祝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作品。精选了100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伴,对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产品,图文并茂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关切,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创新精神。书中通过四个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聚焦中国设计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以及如何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强调了中国设计所折射出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本书是理解中国工业产品设计历史和价值的重要读物。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扉页、版式、插图、装订与印刷、纸张这六个部分构成了书籍装帧设计的主体,如何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设计,使之既各自具备较高的艺术质量,又能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而奉献给读者一部设计出色、装帧精美的书籍,是评判该课题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准。
全书共分6章,以交互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主线将每章各自的主题有机地串联起来,主要内容包括交互设计概述、交互设计原理、用户体验与心流理论、设计调研、用户分析、人物角色与场景剧本等。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既适合作为高等学校产品交互设计等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人员、视觉设计师和前端工程师等从业人员学习和参考。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交互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与本书配套的《产品交互设计实践》一书中详细讲述了本书涉及的原型设计、可用性测试等相关实践部分的内容。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带领我们深入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长城脚下的竹屋是隈研吾的重要尝试,它内外部使用了大量竹子。为了把这种易开裂的材料用在结构上,并延长使用寿命,隈研吾先用钢板加热竹子,再给竹子上了一层油。直径60毫米的竹子也按60毫米间隔排列,整个建筑都控制在一个节奏上。透过竹条的缝隙,能隐约看到长城的烽火台,既应和了 不可居无竹 的中国文化,又蕴含了 物我合一 的设计哲思。
产品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工具,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人”。产品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科,还要考虑到产品对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设计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书是为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类专业编写的产品设计教材,根据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编撰而成,其内容包括设计、产品设计的定义及史论、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表现技法、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设计程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全书内容全面而概括,并附有大量图例。书后的百余幅优秀产品设计实例,集世界产品设计之精华,以供教学参考。
本书共12章,分为3个层次,对应教学的需要,第1~3章是基础部分,主要讲述线条、透视以及简单造型基础;第4~5章是提高部分,主要培养学习者对画面的整体控制能力,突出对马克笔和色粉的综合运用能力;第6~12章是实战部分,通过不同类型产品的手绘案例讲解,增强读者对手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书在内容上循序渐进,基本涵盖了所有工业设计手绘的范畴,同时配套提供部分案例的手绘效果图绘制演示视频及基础讲解部分的教学课件,方便读者学习使用。本书适用于工业设计的学生及手绘爱好者,也可以作为工业设计手绘相关专业的教材。
诞生于1950年的Y型椅,是家居史上无可争议的典范之作。它由 椅匠中的椅匠 汉斯 瓦格纳设计完成,其稳固的结构、精巧的造型,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美感,引发了后世诸多设计名家探讨研究,安藤忠雄设计的首款椅子是对瓦格纳的致敬之作。 北欧风的代表Y型椅,其实是以中国明代圈椅为灵感,本书以6大视角全面详解Y型椅的发展历程,配以200余张Y型椅的相关照片,是家具设计专业的实用工具参考书。 本书细致解剖Y型椅的方方面面,从受欢迎的秘密、设计与结构、应对仿造品、修理和保养,读者可以了解到设计师瓦格纳以及围绕Y型椅诞生的故事,北欧家具是如何影响全世界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运动如何影响世界美学设计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 指导。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 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 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 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表面处理四个类别对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设计机遇、适用材料,以及加工成本、加工周期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
吴艺鸣主编的《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是一本介绍书籍装帧设计的教材,集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体。本书详细介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回顾和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特征和属性,并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构成元素,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流程,书籍封面、护封的视觉传达设计,版式设计,附件设计等做了较详细的阐述。本书侧重于书籍封面的视觉传达设计,既有基础理论,又有经典案例和创意理念,图文并茂,对学生研究书籍装帧设计艺术,提高想象力和书籍装帧设计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设计表现技法教学心得体会,讲述了多种设计手绘表现实用的方法,通过对实用表现技法进行案例解析及重点提示,并经过训练,使读者能够快速领悟要点、掌握方法。全书分为7章,包括使用工具及材料介绍、透视表现方法、线稿表现方法、基本用笔与形体塑造表现方法、材料质感表现方法、快速表现方法步骤图例解析和作品欣赏。 本书适用于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师生作为基础课教材,也可供有兴趣的读者赏读。
本书分为八章,章讨论了设计之事、人、场、物的系统关系,强调了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设计法则及设计跨界,提出了三个面向的产品设计系统观。第二章简要梳理了系统学科、系统方法论与系统工程,建构了产品系统设计五层次体系。从第三章到第七章则逐步展开了五层次体系的解析,包含从行业系统到顶层设计、从企业系统到设计战略、从项目系统到设计定位、从产品系统到创新设计、及基于品牌的产品族与产品系列化设计,各产品系统设计层次的具体内容均以设计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方式进行阐述。第八章是针对产品系统设计中相对特殊且重要的城市问题领域,通过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家具系统、城市生活需求下的城市装备系统设计实践,开展面向城市与产业双重属性的城市设施产品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
本书在贴近艺术专业实际情况和工作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在兼顾科学性、实践性、可接受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从包装基础、消费心理、包装结构设计、设计要素与思维、设计实现、案例与赏析等方面人手,围绕业务——调研——策划——创意——手绘完稿——计算机完稿——制作执行的设计流程,按照学习情境和任务要点,系统地阐述了包装设计的概念与实践,满足了包装设计课程的职业化需求。尤其在对教材案例的选择上,特别注重与学生实际水平、与系统工作任务,以及与实际工作三方面的结合。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包装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教材选用,也适合相关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知遁齐达内吗?当今世界足坛好的中场控球大师。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中场发动机”,是设计这一支“球队”的灵魂。在版式“控制”技术的引导下,绚丽多姿的色彩、规范有序的图形、洒脱隽秀的文字将会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设计师借助字体讲述故事,借助色彩营造气氛,借助版式释放信息,借助图形表达感情……我们试图借助理性和感性所具有的普遍感受力,穿越情感的时间隧道,来探求和解读平面设计的机密,这个机密就是对平面版式形式的分解和注释……《版式设计(附光盘设计的起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系列教材)》(作者刘波、祁凯)是一本女子书,一本实用的书,《版式设计(附光盘设计的起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系列教材)》一本有助于学习设计之道的指导用书。
室内装饰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之上的审美提升与知识结构的拓展。刘芨杉主编的《室内装饰设计》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室内装饰设计概述、室内装饰设计程序、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室内界面装饰设计、室内装饰色彩与材料质地、室内陈设设计、装饰彩绘设计表现技法,以及室内装饰设计综合应用实例。《室内装饰设计》还突出了实训教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 《室内装饰设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应用性、实用性强,既可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亦可供室内装饰设计师和广大室内装饰设计爱好者参考。
本书重点讲述首饰的材料、工艺与设计。材料是首饰设计的物质载体,工艺是设计构思物化的技术手段,是设计的中间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已经加入首饰设计的行列。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很多首饰的制作技术仍然保留在很小范围的首饰艺人和部分首饰厂技术人员手中,未能推广。因此本书把材料与工艺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述。 书中内容包括首饰制作的工具设备与使用方法,实用的手工首饰制作技术,首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等,适用的对象是已经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和设计基础的学生、爱好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手工艺人。书中对材料、工艺技术、设计规律进行了归纳、整理、论证和发展,是作者经过若干年首饰设计实践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