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引荐马修·卡莫纳“设计治理”工具包的基础上,立足于设计学(特别是社会创新设计思想) ,从治理视角出发对博物馆文创的治理进行了对策设计。在全书中,笔者对隐藏在设计、博物馆、文创等概念中的治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概念中的治理经验,并对博物馆文创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与问题归纳,最后,本书围绕了国家文化建设目标与产业自身问题,设计了面向文博文创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工具包,能为治理者提供治理工具选择与设计上的启发,引导他们实现文博文创治理的创新。 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近12年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一次集中回顾与总结,也是为未来博物馆文创研究所描绘的愿景与蓝图。——罗仕鉴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
本书共分为3篇,包括7章内容。第1篇梳理了Logo与VI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第2篇总结了数十种实用设计执行的具体技巧,第3篇剖析了12个真实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1章以10个主题较全面地帮助读者从宏观上认识Logo设计,包括对Logo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与分类等传统话题进行了论述,还对借鉴还是抄袭、更换Logo、人工智能设计、大咖设计等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第2章主要讲述Logo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工作流程、设计定位切入点,以及对图文、网格系统、比例、配色等视觉元素的驾驭;第3章讲述了VI设计基础,包括VI的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工作流程等;第4章总结了10多种图形Logo的设计技巧;第5章梳理了10多种文字Logo的设计技法;第6章讲述了VI设计的相关要领,包括VI基础系统和VI应用系统;第7章以类似讲故事的形式剖析了12个真实项目从接单到应用的全流
《产品造型设计》力求体现工业设计专业特色以及产品设计实践的基础特性与实践特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对产品造型的基本理念、产品造型的价值、产品造型与形态的关系、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构成法则、产品造型与形态的设计方法、产品造型与形态的形式美学、产品形态外在表现以及产品语义等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从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基础进行概述,逐步展开,形成由平面到立体创造的完整体系,系统讲解了产品造型设计基础的各项知识,全面将产品造型的基本要素纳入学习领域,使读者认识和领悟产品造型的要素,如造型、形态、功能、结构、机能、材料、语义等关系,并使学生真正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内涵与方法。《产品造型设计》强调用案例讲解理论观念,结合每一个理论观点,引入国内外经典优秀设计作品进行解析。笔者针对每一件作品都进
《产品设计效果图手绘表现技法》从产品手绘技法的基础知识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突出了步骤教学和案例赏析的特点,系统介绍了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全书共分7 章,包括理论概述、效果图表现的基本工具、产品设计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产品色彩与材质表现、基本造型的光影基础、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种类与方法、优秀作品欣赏与解析。《产品设计效果图手绘表现技法》各章节学习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可用作工具书查阅或优秀作品参考,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材使用,而且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及广大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人员阅读参考。
从威廉 莫里斯到无印良品,从乌尔姆造型学院 到苹果公司,从维克多 帕帕尼克到绿色设计,我们 看到了设计自身的发展轨迹,发现历史有许多惊人的 相似,而这相似又是未来的起点。 王晨升、倪瀚、魏晓东、巫建、李霞等编*的《 工业设计史(新1版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 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梳理了设计史中典型的事件 、重要的流派、代表人物,用客观朴实的语言讲述了 设计的发展轨迹,发展全貌,力求给读者一个清晰连 贯的史实,同时又搜集和整理了当代全球重要、知名 的设计协会、设计公司、设计师,力求给读者一个明 确、横向的设计现状。
本书立足于产品快题设计,着眼于全局,视野开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产品设计与表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介绍了前人的经验,供交流与学习。 本书不仅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练习设计快题之用,同时也使读者加深了对设计的理解,是一本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参考读物。
《圣经 创世记》说,上帝用了7天创造世界万物,每一天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想创造自己的事业,也需要做好7件事情。本书讲解了通过做好7件事情,帮你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取得经济效益。 管理一个创业公司需要持续的创新,也需要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本书讲解了如何保持创新力的12个小技巧。这12个小技巧,能够帮助创业者是在自己的公司管理上可以做到持续创新,保持公司的气氛活跃、激发团队的工作激情。 我们现在提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可见,创新是创业活动的核心条件之一。那么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本书详细讲解了创新的概念,并对NP模式、NE模式、NS模式、P D模式、P E模式、P S模式这6种创新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告诉读者们如何用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做到创新创业。 本书记录了2015年夏,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
本书是全面的介绍四季花卉的手册,书中包括了日常能看见的从街道到私人庭院中的百余种四季花卉,书中详细介绍了包括郁金香、三色堇、芍药、杜鹃、水仙、睡莲等鲜花名字的由来、常用花语、开花时节、颜色分类、种植信息,等等,使读者能够轻松查阅和对比各类常见的四季鲜花的基本信息与特征。 适合花艺师、花艺学校师生、婚礼策划师、花艺爱好者阅读。
刘雪琴编著的《包装设计教程》从讲解包装设计的本质出发,对基本概念进行系统的解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包装设计教程》通过大量的学生作品,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引导,希望学生借此掌握包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简单方法;通过适当的引导性训练,培养和建立包装设计的基本意识及观念。本书结合课堂实践教学,重点从包装的纸盒造型、视觉传达、主要表现形式等不同角度阐释包装设计的知识点,并提供对包装设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急于促成对包装设计的高层次能力培养,希望借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方法的多样性,使之在未来的创作中能够将所学、所见自然地运用到实践中,有效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设计人才。本书适用于大学本科及专科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包装设计课程的
感性的激活是人类获得知识为有效的捷径,虽然说读图时代极大的扩增信息的数量是读者和出版者两厢情愿的事情,但过于功利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情感在二者之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图书的作用就是把现实中的世界*程度抽象和压缩,然后汇集成一个结构或系统,翻动它时亦如打开被压扁的世界之门。 好的图书一方面精炼细致地收集组成这个世界的素材,一方面高妙的掌控着压缩的分寸,使这些扁平之物在翻阅的刹那间拉伸、舒展、释放。如回春之柳枝、如复生之蝉蜕…… 基于这种理解的图书不仅要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中捡拾真正的珠翠,并且要像给予那些生辉之物现实空间一般为其扁平的影像留出适当的空白。
本书介绍了包装与图文设计的基本概念,讲述了包装的基础知识,重点讲述了包装材料与包装盒设计、包装设计与图形制作、包装与文字设计、包装设计与色彩运用、包装装潢工艺、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后详细介绍了软件设计包装作品示例。 本书紧密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求,精心筛选内容,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系统性、逻辑性、针对性强;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便于教师讲解;书中列举了大量关于食品、饮料、茶、酒、化妆品、药等类产品包装设计作品的制作步骤,便于学生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电脑艺术类、美术类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又可作为大专、本科生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作为艺术、美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企业形象识别设计丛书:标志设计基础》系统地讲述了标志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大量的优秀标志为范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标志设计的创意设计方法,可以给学习者直接,实在的学习指导。主要强调标志如何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的合理使用。第5章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
书籍设计发展到今天,书籍的结构与形态在不断变化着、进步着……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多元化的书籍形式是书籍设计的发展前景。 书籍设计具有桥梁作用,它始终是优秀书籍的得力基石。书籍设计师将司空见惯的文字、图片融入新颖的形式、理性的秩序中去;从外观的开本到版心的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到触觉,全方位地纳入设计的想象与创意之中,用书籍特有的“身体”——封面、版面、字体、色彩、图形、纸张、油墨,来传达文稿内容的核心…… 本书涉及的书籍设计内容针对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书籍,它由纸张、油墨、印刷来构成的纸制品书籍。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生,学习研究书籍设计的目的就是明确书籍设计基本规律,了解它的过去,它的构成,了解现代书籍设计发展趋势;掌握书籍的设计一般规律
工业设计形态基础,是整个工业设计学科的立足点,是基础的“中心基础”。本教材将引领学生认识工业设计形态设计的本原:“型”是在诸多限制条件下存在的,“造型”必须与“材料、技术、工艺”一起整合而产生,不是唯“美”主义的、纯形式的“型”。全书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阐述形态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的基本元素、形态的形式美法则、形态的情感等,包括第1章~第4章。第2部分主要阐述在设计的限定下形态的应对,工业设计中的形态观念、产品形态的材料性、形态基础设计的思维方法等,包括第5章~第7章。第3部分(第8章)为训练课题,这个“动”的过程很重要,很多经验就是在此所积累的。这些训练引导学生把观察的感受积累用形式美法则表达出来。在动手制作过程中训练学生对形态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具体
书籍设计要对书做好全方位的包装,让读者以*短的时间高效地读完书籍的内容而不觉得视觉疲劳,甚至通过对书中有趣的插图或漂亮的文字排列方式感兴趣而产生再读几遍的冲动。《设计教材系列:书籍设计》以*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方向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当前艺术设计学科的*新教学成果,对书籍设计课程做了循序渐进的、深入浅出的、详尽的论述,传授了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和专业技能,每门课程阐述清晰、图文并茂,既可作为系统性教学的教材,又可以作为自学用书。《设计教材系列:书籍设计》由王蔚、陈晨编著。
陈道斌和殷海丽主编的《工业产品设计》以产品设计为基准,从实用角度出发,通过几十个各具特色的实例全面讲解了软件的基本操作。每个实例均有详细的操作过程,并且将操作过程录制了视频,因此该教材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级教程。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涉及单个零件的造型设计、装配设计、自顶向下的多实体设计、表达视图、工程图以及模型的动画与渲染。《工业产品设计》讲解透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特别适合读者自学,和中职学校作为教材和参考书。
《产品系统设计》从系统方法论的角度出发,首先论述了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从设计活动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系统设计思想方法和设计流程,从宏观上对影响产品系统环境方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产品整体自身分析了其基本组成要素,后进行产品系统综合创新。全书共分8章,包括系统设计基础、系统设计思想方法、产品宏观分析(外部因素)、产品设计定位、产品构造解析(内部要素)、产品设计调研、产品整合设计和产品款型设计。教材突出产品系统设计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从内容到形式表达有完整的指导材料和操作流程。 李奋强编著的《产品系统设计》适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师生和从事产品设计的技术工作者、企业产品规划人员以及产品设计爱好者。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地阐明装潢印刷的专业理论和平面设计的印刷工艺表现手法。各部分中都附有印刷工艺插图以及设计作品图例,以文字和插图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印刷工艺与材料的相关原理、技术及其相互关系。本书为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广大印刷设计爱好者提供了一本集理论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教科书和工具书。该书结合具体设计实例给平面设计师以全新的启迪,对提高现代印刷设计水平,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
工业设计从20世纪初发端开始,一直将创新作为行业的核心价值观。 对于当代企业来说,更直接的创新体现在产品的系统创新与发展战略的制定上。鉴于此,《产品形态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容上除了详尽论述产品形态设计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外,还根据产品形态设计的课程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产品形态设计原则、思维过程进行分解、剖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地看到设计深入的方法和流程,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掌控能力。 在体例上,本书内容的设置紧跟教学实际,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学习难点都已做出提示,并对建议学时数进行了弹性设置,便于不同高校针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对讲解内容进行灵活选择。 张耀引和任新宇编著的《产品形态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
本教材针对纸盒包装结构的特征,系统地将目前常用的各种纸结构进行梳理、整理和归纳,以十种常见的纸盒结构为主线,采用项目化教学流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介绍了这十种不同类型的纸盒特征。同时,在每一个项目结束之后,针对该纸盒结构延伸出多个不同的拓展知识点,以供学有余力的读者深入研究。
维斯·贝哈是融合设计公司总裁,以其设计的SILICON GRAPHICS 02工作站,JPS GLOBAL POSTIONNING系统产品系列及HP PAVILION 2000而广为人知。维斯的作品在博物馆及设计竞赛上得到了国际承认,尤其是他已获得以下的奖项:《意念》(商业周刊),《ID》设计年鉴,IF INDUSTRIE HANOVER及SMAU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