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间,旧的禁忌与束缚正松绑,新的可能不断涌现,宛如夜里烟火爆裂,璀璨开花。值此风起云涌之际,有一群书籍装帧设计师,也正置身从手工过渡到数字的递变阶段。他们独运匠心诚意,各显风格才情,成就了台湾的设计美学风范。 本书以11位设计大家的生命历程为经,铺写出或曲折跌宕、或执着不悔、或桀骜不群的创作身影;以台湾书籍装帧发展脉络为纬,藉由曾引领一时风骚的设计者与经典代表作品,重现那狂飙年代的社会面貌与文化氛围,映照出斑斓夺目的时代切片。书中穿插历史照片,以及总计逾300幅的代表性书影、杂志、海报与文宣等图像,深富史料价值。
《改变阅读的设计》由知名书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晓翔主编,是一部探讨书籍设计与阅读、设计与生活的艺术图文集。本书荟集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坚和新锐力量的书籍设计案例及创作谈,尤其突出1980 年代及其之后出生的新锐设计师,讲述他们对书籍设计的理解、书籍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设计与阅读的关系。 书中呈现大量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复盘一本本美书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个性之美。
这本书收录了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近年与中国、韩国及印度的六位著名设计师 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 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东方各国的文化异同,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对谈,通过他们的对话使读者得以分享这些设计师们对本国的文化、文字的思考,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实际设计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而书中配合各处对谈内容分别选刊的杉浦康平和六位设计师的作品,也为读者提供了从思想到实践的典范。
《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第2版)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成果。 本教材集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创新性于一体,从内容选材、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教材以书籍出版的策划、设计和成型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以书籍整体设计为线索,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实验性项目作品和优秀书籍设计作品为案例,系统讲述并详尽点评书籍设计、印刷、工艺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阐释书籍作为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创意物化过程。 本教材适合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平面设计相关从业人员、书籍设计爱好者、艺术设计领域的自学参考读物和培训教程。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主要依据初学者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普遍规律安排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初学者需要掌握和感兴趣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全面解析各个知识点。全书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详细地介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和要点,使读者能轻松地学习并掌握。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共分为5章,分别为第1章书籍装帧设计基础、第2章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元素、第3章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第4章书籍装帧的版面设计和第5章书籍装帧的其他设计。《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主要根据读者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来安排章节,真正做到为学习者考虑,也让不同程度的读者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内容,强化自己的弱项,并有效帮助书籍装帧设计爱好者提高操作速度与效率。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结构清晰、内容有针对性、实例
《书妆:书籍装帧设计》主要选取了74个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其中包含朱赢椿,王志弘(台湾)等国内著名书籍艺术家和四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锐书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这些设计作品通过图文并茂地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图书内容丰富多元,诠释了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书妆:书籍装帧设计》是一本从技术工艺、风格版式、创意思维等方面诠释书籍装帧艺术的图书,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展示、评论和阐释,巧妙地将抽象的意识形态应用到实践之中,能够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并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书籍设计》是 版式设计精品艺术丛书 之一,本书包括书籍设计概论、书籍设计的方法及流程、书籍的装订、书籍的形态结构与设计元素、书籍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书籍的版式设计、书籍的材质语言、书籍的印刷工艺、中国传统元素与书籍设计、书籍设计审美趋势和新形态十章内容,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书籍的开本、装帧形式、封面、腰封、字体、版面、色彩、插图,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节的艺术设计。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书籍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巧,通过学习本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书籍整体设计的知识和设计方法,并可以独立进行书籍的整体设计。此外,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彩图,供读者学习参考。
《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书,内容包括书籍装帧设计的理论基础、发展沿革、创意设计、设计流程及实例操作,以及书籍印刷与装订、书籍装帧设计作品赏析等。 本书的编写遵循艺术设计教学规律,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及分析;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及学生作品,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培养学生装帧设计的创新意识。
艺理论说 专题:“敬人纸语”书籍设计研究班 第二期教师讲座选 ...... 访谈.互动 半生岁月真拼命 万种书刊尽画皮 评鉴与解读 编辑设计的魅力,设计人不躲在“责任”的背后 ...... 书籍设计新资讯 脉.流:1949年以来具有影响力的书籍设计七人展
一部弥足珍贵的书封手工绘图史,三百幅手绘书封珍藏,为台湾保守禁忌的年代留住绚烂的面貌。 过去遭迷雾遮掩的战后初期中国台湾书籍设计史并非一片贫瘠荒漠,而是呈现为一幅百花齐放众家争鸣的缤纷景致。 由教育背景来看,设计家同样皆由美术系科班出身,也都拥有画家身分。但他们截然有别于日治时期画家之处,除了拥有扎实的徒手绘画功底以外,同时也兼擅版画雕塑等造型技艺,亦或能提笔为文诗画兼备,有的甚至还身兼电影导演,足可称作广义的艺术通才。 承继了画家角色的艺术创作性格,他们的封面设计作品大都带有鲜明可辨的个人特质。他们以少的元素传达精细的绘画意境,在画中创造完美世界,也缔造了台湾手工装帧时代里美丽的书衣风景。
《期刊报纸设计》是 版式设计精品艺术丛书 之一。本书主要分为七章内容: 初步认识期刊 初步认识报纸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版式设计综合应用 版式设计在期刊和报纸中的应用 图片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处理 。作者围绕期刊报纸设计的主题,系统介绍了期刊和报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其设计方法和原则等,并列举了大量期刊和报纸的版式设计案例,详细地介绍了期刊报纸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全书主次分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所选取案例典型且极具参考借鉴性,便于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践,具有实用的教学参考意义。 本书内容全面、知识体系完整,逻辑性强,市场受众广泛,针对性强,有较高的教学实用价值和市场实用价值,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及自学考试专业培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书籍设计》是由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编撰,集众多优秀书籍设计师撰写的理论文章及设计作品的系列图书。文章探讨书籍的设计理念、编辑思想及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书籍设计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专业沟通的渠道,资讯互动的媒介,作品展示的空间。 本辑将当今国际书籍设计界重量级、世界一流的荷兰女设计家伊玛 布的授课录音资料和盘托出。全面阐释了伊玛 布在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的态度,设计思想的介入,个性的坚持。转而目光投向东方设计,通过日本著名设计评论家、书籍设计史研究学者臼田捷治对日本书籍设计进程的梳理,给同为汉字体系设计的中国设计师带来诸多启发。 《书籍设计》的出版发行,对推动中国出版业进步,提升编辑和设计师的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本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版式设计案例,总共分为三大部分。部分详细展示了正文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横排版式设计、竖排版式设计、文字的排列与字体的关系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版式设计的元素,包括页眉页脚、页码、页眉标签、索引、横排标题、竖排标题、线条和装饰线、对话框、文本框等。第三部分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版式设计实例,主要有扉页、目录、地图、结婚典礼的邀请函、圣诞节贺卡、贺年卡、搬家通知、留言卡片、活动通知、名片、介绍店铺的卡片、菜单等。
《Design+全球设计精粹(第2辑)》丛书收录*、前沿、*秀的国际平面设计案例,对其进行更为精细的筛选和更为合理的分类编排,分为《包装设计》、《画册、书籍设计》、《标志、名片与vi设计》、《广告、宣传页、卡片设计》、《界面与网页设计》、《图案设计》6个分册。收录作品涉及全球约40多个国家及地区,旨在加强设计师间的国际交流,开阔设计视野,开拓设计思路,启发设计创意。可供广大的艺术和平面设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参考。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画册和书籍两个部分。
《游弋在方寸天地:徐晋林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由徐晋林著
版式设计是通过文字、色彩、图片等构成元素,结合平面构成、网格应用、视觉流程等艺术传达形式,在一定的构图方式、版式编排和形式法则下创作出具有美感的平面设计形式。版式设计的目的就是用更加科学、严谨、美观的版式构成理论,将错综复杂的设计元素有特色、有规则、有韵律的排列,以形成具有艺术性、专业性的设计效果,创造出独具美感的版式设计艺术。版式设计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又与其他姊妹艺术相关联,版式设计在广告教学、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版式设计原理》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共分为8章,对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不同构成要素在版式中的实际操作、网格系统在版式中的重要性、文字和图片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图文在版式设计中的编排应用、版式中的视觉流程、常见的版式类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