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续谈》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连载于《新天津》《现代日报》上的文字结集,另以1953年连先生在中国作协的一篇发言作为附录。全书的内容,由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女婿贾建国两位进行注释整理。此外,我们邀请插画师根据全书内容制作了30幅插画。《江湖续谈》是连阔如先生有关 江湖 的第二部书,关注清末民初的市井生活,篇幅较多的是有关那个时代艺人的生活与作艺,是我们了解旧时代社会风貌的好读本。整理注释者也是 江湖 中人,故对于书中所提到的行话,艺人出身、师承等都有清晰了解,所做注释非常有利于读者的阅读。
本套书基于祝唯慵在喜马拉雅平台的中国艺术史讲稿,以不同朝代的艺术家为主线,采用 纪传体 的方式,展开作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独特叙述。全书行文幽默晓畅,作品分析富有趣味,配以精心挑选的插图。一改人们对中国艺术历史枯燥的刻板印象,这套书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和不失学术严谨的态度,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人人能看懂的中国艺术史。 全书分26章,分别介绍了敦煌石窟和巨然、董源、李成、许道宁、燕文贵、范宽、郭熙、翟院深、高克明、梁师闵、赵昌、易元吉、崔白、武宗元、文同、王诜、李公麟、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21位宋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书法家、画家等。该书不仅讲述了这些古人的生平往事,还用朴素、风趣的话语,评述了他们在艺术、政治、文学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和作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古代艺术家形象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 书画卷四 中唐到五代:乱世风骨》主要介绍了从中唐到五代这段乱世中的艺术历史,主要讲述了韩滉、颜真卿、李阳冰、柳公权、杨凝式、张彦远、边鸾、黄筌、徐熙、徐崇嗣、李煜、韩熙载、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等古代艺术家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 祝唯庸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以时间顺序为写作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连点呈线讲述我们不曾了解的中唐到五代艺术家,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而丰富的讲解这一时期的艺术故事。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 书画卷六, 宋朝 : 雅致天成》主要介绍了宋朝的画家及绘画艺术历史,主要讲述了讲解了米芾、卫贤、郭忠恕、王希孟、赵佶、李唐、萧照、苏汉臣、李嵩、赵芾、张即之、刘松年、马远、夏圭、梁楷、陈容等古代艺术家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 本书作者祝唯慵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以时间顺序为写作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连点呈线讲述我们不曾了解的中唐到五代的艺术家关于他们创作的过程及心路历程,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而丰富的讲解这一时期的艺术故事。
陶瓷设计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本教材整合了有关陶瓷设计各个方面的理论,既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内设计活动的经验,也包括了近年来从事陶瓷设计与教学的专家学者的体会。在展开陶瓷设计理论与方法探讨的过程中,本教材分别就其基本概念、所及范围、历史演变、属性特片、设计程序、设计表达等相关因素作了系统的介绍,辅以数百幅图示、表格,并通过对众多中外陶瓷设计典型实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陶瓷设计,尤其是对赏用结合的陶瓷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本陶瓷设计教材适合于高等美术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旨在以较为详实的资料与信息促进该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系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效的意图表达手段和全面的程序组织、操控能力。
144 种中国传统手工艺, 199 位真实质朴的匠人, 34300 公里的行程, 129 天的真诚之旅 《寻找手艺》是一部在行走中寻访、记录中国传统手艺的温暖之书。 在 寻找手艺 的过程中,作者走遍了中国壮美的山河湖海。在旅途中,作者与手艺相遇,与手艺人、工匠相遇,与普通人相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风景之美、传统之美、人情之美,不仅完成了寻找手艺之旅,也完成了一次自我反省反思的心灵荡涤。 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绝妙的悬念,没有精致的画面。 这是一次质朴而真实的记录,一段属于中国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山林,有人在夜里匆匆赶路,却与一庞然大物猝然相遇,青面獠牙的怪物挡住去路,画面在这一刻定格,这是清末《点石斋画报》里常见的场景,中国妖怪在近代报刊上纷纷登场。本书由国内作者编著而成,收录《点石斋画报》中志怪绘像全三百种,直接进入目击现场,在移步换景之中,开启一场奇幻的中国妖怪之旅。在魑魅魍魉的图像中,大话中国清末世风民情的浮世绘。此外,《点石斋画报》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份新闻画报,其中的版画皆由工匠精心绘制雕刻,细节丰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中国诗词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优美的韵律,丰富的内容,往往令人吟咏诵读。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大众对中国诗词的关注度大大上升。《小楷诗词系列》将中国诗词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用小楷抄写诗词,以便读者临摹。全书采用经折装的形式,读者临摹完毕后可将内容剪下装裱。全系列共五个主题:琴瑟和鸣篇、月夕花晨篇、禅静悠远篇、羁旅乡愁篇、知己如君篇,分别对应表达夫妻情感、描写良辰美景、表达悠远意境、表达游子思乡、表达朋友之间情感的诗词。每个主题各选六首诗、两首词,首尾配插图。本书共五册,一个定价,不分册销售。
1956年,上海画片出版社成立了以三位上海老月份牌年画画家名字命名的画室,即“谢之光画室”金梅生画室“李慕白画室”。我拜金梅生先生为师,学习月份牌年画技法。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机会难得,能多掌握一门技术那有多好。现在回想起来,我竟然干了一辈子,画上海月份牌年画成了自己终身职业。记得那时有人把上海月份牌年画贬为“媚俗”,我很反感,我觉得要说“媚俗”,各个画种都有可能存在,关键在人,而非画种。 如今我们的老师都已先后离开了人世,我自己也渐渐接近老师当时的年龄了。悠悠岁月,上海月份牌年画,早在20世纪末退出了群众的视线。我作为一名上海月份牌年画工作者,总怀着一份心愿,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将这份文化瑰宝书写成集,流传下去,见证上世纪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努力过、曾经有过的那段辉煌的年代,让这份
石碗著的《广州城脉》散文集分《历史的回声》《城长一段古》《时代风华》《流年荣光》四个部分。作者以一个资深女记者的独特视角和敏锐感觉,在讲古的形式中娓娓道来广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生长之谜。书中描写了南越王墓、光孝寺、南海神庙碑林、荔枝湾、白云山、越秀山镇海楼等广州历史古迹和遗存,西关小姐、东山底蕴、锦纶会馆、东平大押等特定时代的广州人文、经济,沙面、黄埔村、陈氏书院等地流年里的荣光,以及黄花岗、大元帅府里的革命岚烟。历史遗迹是已经凝固的存在,但作者却能以强烈的参与意识,感受它们鲜活的生命力,聆听它们对过往的诉说。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以大量的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中华书局此次增订再版,请李滨声先生做插图50余幅,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并选配多幅珍贵人物照片和历史资料照片。宜于欣赏和典藏。
本套餐包含 :春联一对、福字、门神、灶王爷各一张,出入平安符一张、红包袋六个、静电方便窗花一对;双面胶一卷 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在纸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文字。春联一般于农历二十九或大年三十张贴,面对大门,上联贴右手边,下联贴左手边,横批贴于当中。本套装中的春联,由王立群、茅于轼、严歌苓、唐达天、天下霸唱、张宝瑞等数位当代名家亲笔书写,随即配送,可能含有“龙年、虎年、蛇年”字样。 神荼(左)郁垒(右):据《山海经》记载,神荼、郁垒是一对善于擒鬼降妖的兄弟。如果有恶鬼骚扰百姓,兄弟二人便会把妖精捉去喂老虎。后来,老百姓就把他们二人的画像贴在大门上,以避鬼驱邪。民间一般都是除夕晚上贴门神。 福字:康熙
《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共20册,郭庆丰编著的《郭佩珍剪纸(精)》收编了中国杰出的民间剪纸艺术传承大师郭佩珍近百幅剪纸精品,并配有专家撰写的序和评介文章。可以说,这是中国迄今最有权威、最有分量、最有影响的一本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精品集之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发展导向。本书不仅非常适合文化、科研单位收藏、研究,而且可供剪纸爱好者参考和鉴赏。
这是国内本有关金箔艺术的出版物,不仅填补了空白,而且对于拯救民族传统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金箔艺术主要为皇家宫廷和宗教寺庙服务所垄断,工匠艺人之间师徒相传,不著文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重大公共建筑及其空间场所开始逐渐引进金箔艺术,并影响到宾馆酒店、私人住宅等领域。在此社会实践过程中,传统金箔艺术为了更好地满足现实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地继承、变革、创新,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创造出许许多多辉煌的业绩。本书汇集上海劳达尔艺术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金箔艺术设计重大工程项目的艺术实践,从2000余幅图片中挑选出400余幅彩色图片,约30个案例,250页,堪称精益求精,精美绝伦。本书所有图片内容,均取自金箔工艺
中国乡土手工艺的没落与衰亡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唱,愈来愈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本书是继颇受好评的《中国乡土手工艺》一书之后,作者历时两年再次推出的续篇。作者从这两年中各地辗转亲身采访而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中,辑录了手工制纸、炒茶、印经、鞭炮等30种乡土气息浓厚、紧密结合生活的手工艺以及相关的制作工序、传承历史和当地人文景观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书中以清新质朴的文字、生动鲜活的图片,记录着这些受大地水土孕育的传统手工艺,以期留住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