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是中国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朴素认知,在四季流转的岁月里,将这种虔诚和敬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祈福祭祀,他们都以独特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对自然与神明的尊重和敬仰,因此生活过得并不平淡乏味而是充满了色彩和情感。 本书深入挖掘中国皮影的神仙形象。这些想象出来的神仙,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的丰厚土壤,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愿。《西游记》《封神榜》跌宕起伏的传说,凝聚着历代文人的创作与灵感;庄严神圣的瑞兽、飘逸神秘的仙人,奇幻多彩的配色与图案等,无不展现出古人的瑰丽想象;掌管家宅平安的土地公,预示五谷丰登的灶王爷,暗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信仰; 天地化三清 ,代表着古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万物运行洞察的哲学理解 本书以十二月令
本书中试图以尽可能多的图例和简明的文字,系统地介绍民间剪纸的语言符号、造型观念、装饰规律,传统刀法及方法步骤,目的是为民间剪纸爱好者、艺术馆与文化站的美术辅导干部及学校美术教师提供一份较全面的传统民间剪纸技艺参考书。
中国剪纸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技艺方面来说,还是从表现力方面来说,它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书分为认知篇、纹样篇、寓意篇、故事篇、服装篇和饰物篇6章,共60个主题,收录了400余幅作品。认知篇从剪纸的起源、发展讲起,然后介绍了团花剪纸、门笺剪纸、皮影人物剪纸等;纹样篇涉及彩陶纹饰、青铜纹样、历代云纹、敦煌藻井、纸上青花、十二花神等主题;寓意篇以 福 为主线,用剪纸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富贵、长寿、吉祥、多子、多财、金榜题名等的追求与期盼;故事篇则用剪纸讲述了神话、历史、成语、戏曲、小说中的故事;服装篇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我国古代礼服、常服、内衣、戎装等的种类和变迁;饰物篇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古人常用的精致小物,这些精致小物同剪纸一样,装点了人们的生
《母亲的香气 金媛善拼布艺术》详细生动的介绍了拼布艺术的起源以及朝鲜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重点向读者详细讲解了拼布钱形纹和太阳花的制作,并展示了金媛善大师拼布艺术作品壁画类(14幅)、包袱皮(102幅)、家居类(39幅)、服饰类(44幅),以飨读者。
《沉潜的瀑布》是三岛由纪夫于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三岛试图超越自己,对自然与技术、艺术与爱情等问题进行深刻探讨的里程碑式力作。 小说以水库建设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只信仰 石头与铁 的年轻工程师城所升与从不会对男人动情的有夫之妇显子约定共同构建 人工之爱 的故事。 信奉实用主义的主人公城所升是三岛创造的一具拥有年轻肉体的 尸体 ,他将自己 非人化 ,试图放弃自我,拼命否定爱情。他是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爱与恨的城所升,同时也是每一个渴望爱的我们。
木版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陕西木版年画植根于古老厚重的黄土地上,继承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大量姊妹艺术丰富的养分,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民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品。本书从陕西木版年画的题材与体裁、工具与材料、加工制作流程、作坊与艺人、年画作品赏析等方面,对陕西木版年画艺术做出了真实的陈述和详尽的注释,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见解和观点。是目前市面上了解陕西木板年画不可多得的一本精品读物。
《扬州评话发展史》在勾勒扬州评话史的材料线索的基础上,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扬州评话的艺术经验和发展规律、审美经验。在中国经济文化演变背景下考察扬州文化,在中国文艺发展史背景下考察扬州文艺,在新的文艺观念指导下认识扬州评话的价值,它不仅仅只是地方曲艺品种,它以平民形式、平民趣味、丰硕成果、实力雄厚的表演队伍,比较完善的消费市场,相当珍贵的小说文本和研究资料等等,成为平民文艺和平民文学再兴的重要代表。 本书确定了扬州评话研究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语音特点,围绕鲁迅提出的平民文学观念,发掘扬州评话*的特色在于平民特色。正因为平民文学的特性,扬州评话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其中历史演义类书目很发达,以富于平民意识和平民趣味的眼光讲述历史人物经历、审视历史事件。作者不以政治历史分期为界划分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遗产,它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炽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 本集成不是一般意义的画集,不是书斋中材料的蓖集与编辑,它是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木版年画所做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普查的成果。 此次普查强调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同步的全记录;内容涉及从历史遗存到活态现状、从作品到制作、从艺人到销售张贴、从艺诀到年俗,而且将所有产地囊括其中,一网打尽,不留死角。此种普查在历史上应属首次,也是终结性的。 大量的手的发现性的素材和严格的学术整理,是本集成重要的价值。
这本《南通蓝印花布》由吴元新、吴灵姝著,为“中华锦绣”丛书之一。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蓝印花布的历史、蓝印花布印染工艺、南通蓝印花布图案、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南通蓝印花布传承现状。全书针对南通蓝印花布的生产历史、传统工艺、主要种类、艺术风格以及文化现象等,娓娓道来。
本书是陈山桥先生根据多年来在试用中收集的教学意见和近年来学校、农村、社区喜爱传统剪纸的人群现状,并结合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精神的要求进行编写的。书中力求按照民间传统的学习方式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地安排每节课的内容,让剪纸爱好者体验和学习传统的剪法、传统的造型观念以及作品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这套剪纸书共分为3册。《学剪几何 花草纹样》分5个单元39课时,让剪纸初学者了解剪纸的传统工具和使用的纸张,掌握剪纸基础的纹样造型和剪纸语言。《学剪果蔬 吉祥符号 草虫 鳞介》分6个单元40课时,让较有基础的初学者学习和掌握民间剪纸的造型观念、文化内涵以及简单的装饰方法。《学剪动物 人物》分5个单元39课时,让掌握了花草、果蔬、吉祥符号、草虫、鳞介技艺的初学者学习在生活中怎样观察动物和人物,
《鲁山人陶说》 本书是日本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谈陶器的随笔集。鲁山人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为制作配得上自己美食的食器而开始了陶瓷创作,坚持此道直至离世。鲁山人不仅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陶器美学体系,还得到了国内外的充分赞誉。 在本书中,他回溯自己的陶瓷创作之路,结合自己的制陶经历,以尖锐的审美之眼评析陶艺史上的名家名器。每一段鉴赏都是对自己推崇的 雅美 的生动注解,都在拓宽我们的美学感悟。 《工艺之道》 是柳宗悦早期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在本书中,他一反潮流地引导大众关注日常器物的健康之美、朴素之美,论证器具的实用价值与服务精神是其美学的核心,而优秀的器物源自匠人的无心,而非艺术家一时灵光之产物。为生动阐释自己的艺术理念,在本书*后,柳宗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一一评述了自己所钟爱的工艺
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具有多重文化遗产价值。《中国传统刺绣研究》作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刺绣)遗产国际论坛的成果,包括刺绣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族民间刺绣调查与文化研究,博物馆与刺绣学院绣品研究,刺绣技艺的现状、保护与创新发展 4 个方面的 28 篇研究所得,并附有大量精美刺绣图片,值得阅读欣赏。
《中国杨家埠木板年画研究:故事传说》作为“中国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系列丛书之一,阐述杨家埠木版年画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并按杨家埠木版年画与神像故事、驱邪纳吉故事、小说戏曲传说故事、政治时事故事、道德规范类故事以及知识普及类故事进行详尽地介绍。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全国各年画产地的人士和国内权威学者共同从事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冯骥才先生总其事。《绵竹卷》是其中之一,由四川省绵竹年画博物馆组织编纂。因汶川大地震,绵竹年画博物馆遭破坏,大量年画原件不复存世,故而此卷更具收藏价值。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以产自绵竹而得名,是我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 1.绵竹年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绘画性强。和其他木版年画刻版套印不同,绵竹年画的线版只起到轮廓的作用,上色全部依靠手工彩绘。即使同一画师,在不同时间绘制的同一作品也会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讲,每一幅绵竹年画都是“”的。 2.绵竹年画里有一种独特的画法叫“填水脚”。它是绵竹木版年画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准备;一个月,三十天的深度采访;十二个行业、十五位匠人的三十三个故事终成一本《生生 匠心比心》。 生是生活,可以平淡如水,可以波澜壮阔;生也是生命,可以片刻永恒,可以转瞬即逝。《生生 匠心比心》从日本手工艺出发,讲述工艺之美在生活面恰到好处的体现。通过对东京银器、九谷烧、日本雕金、和纸、备前烧、轮岛漆器、万古烧、井波木雕、江户版画、高冈铜器、宫岛木雕、大阪唐木匠人的深度采访,将他们坚持创造作业的生活感悟展现出来。其中故事部分采用*人称手法,尽量还原每一位匠人的语言习惯,搭配207幅精美彩图,生动呈现这些故事含有的寂寞、疑惑、坚持、感动,更直观、真实地体现人与技艺的情感。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流行的时调俗曲作曲牌创作的说唱和戏曲艺术,共十五种。或直接改编自《聊斋志异》,如《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富贵神仙》《磨难曲》;或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墙头记》《穷汉词》;或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丑俊巴》《快曲》《蓬莱宴》《增补幸云曲》。意在宣扬伦理道德,针砭世道人心。文笔诙谐泼辣,内容深刻生动。与《聊斋志异》交相辉映,是俗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 聊斋俚曲用的是淄川方言,对外地读者可能是一种障碍,特收录路大荒先生辑校的 土语注解 。音乐是聊斋俚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聊斋俚曲用的曲牌中,有一些流传了下来,为了让读者有更真切的感受,特收录研究工作者记录整理的曲谱和非遗传承人演唱的经典曲段。此外,还收录了《督丈词》《草木传》《逃学传》《学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