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近代书画名家诸宗元先生所撰《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的合集。诸宗元先生认为书法与绘画是中国人素来看重的两种艺术,而历代作者论书,往往“陈义过高,不切今用”,或者“词旨渊雅,难于通俗”,论画则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也难于为后学提供借鉴,故他起意以浅近文字编写这两本《浅说》,“意在便于实习”,而他本人义精于书画,其研习心得融人其间,使得这两本书不失为中国书法、国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故宫博物院是收藏中国古代金属胎珐琅器多的机构,藏有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时期的金属胎珐琅器六千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四千余件,绝大部分由明御用监、清内条府造办处珐琅作等皇家专门机构制造。《故宫珍赏:掐丝珐琅》这套明信片为“故宫珍赏”系列组,遴选故宫博物院所藏元、明、清三代具有代表性的铜胎掐丝珐琅器皿八件。
所谓的古玉应该是指非现代人用非现代设备和工艺制作的玉,如果一块看似古旧的玉器被说成是“新玉”,那么这块玉不是现代工艺品就是模仿过去某个时代的赝品。对于普遍人而言,凡是古代的玉都可以称之为古玉,甚至在未经过鉴定的前提下,任何看似老旧的玉也被说成是“古玉”……
红珊瑚,千年灵物,有生命的宝石。生长于远离人类100至200米的深海中。它稀有而珍贵,极具收藏价值。与珍珠、琥珀、砗磲并列西方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亦被列为七宝之一,自古即被视为富贵祥瑞之物。天然红珊瑚是有珊瑚虫堆积而成,生长极缓慢,不可再生,而红珊瑚只生长在海峡,受到海域的限制,所以红珊瑚极为珍贵。红珊瑚制成的饰品,极受收藏者喜爱,并且精品红珊瑚增值十分迅速,被收藏界人士所看重。 本书是中国大陆本红珊瑚入门本,专为红珊瑚入门者打造,从红珊瑚的文化、产地、品种、形成、开采、加工、保护级别、级别分类、医用价值、保养、收藏投资价值、升值潜力、新手收藏原则、如何购买红珊瑚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红珊瑚的特征,全面揭示了红珊瑚收藏的奥秘。
本书以“史话”的形式讲述了文房四宝中的纸谱、砚谱、墨谱、笔谱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纸谱的发明、演变及制作流程,介绍了砚谱的由来、种类及中国四大名砚的质地和保养,叙述了墨谱中两类墨的原料、制作工艺、历代制墨名家及精墨的鉴赏,从人类用笔之源介绍了笔谱的制造、制笔名家及古笔的分类。
《甲骨文书法字帖:先哲名言》选取常用格言警句、诗词名篇、楹联条幅以及贺词妙语等数十条,以甲骨文书体书写,不仅方便读者临摹、练习,也是甲骨文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参考书。《甲骨文书法字帖:先哲名言》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希望能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书的良师益友。
本书根据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做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12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2章,既对陶瓷及陶瓷历史等层面做了宏观描述,也对历代名窑,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5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寿山石大典》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文字为主,以10多万字宏篇巨幅,全方位介绍了寿山石的分布与形成、成份与特性、分类与品种、雕刻历史演变、艺术流派、雕刻技法、欣赏与收藏、鉴别与保养以及名家从艺心得和艺坛趣闻逸事、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内容广博,专业精深,积淀厚重,篇章结构,条分缕析,行文走笔,舒卷自如。下册以图片为重,展示历代名家雕品珍照,制作精短美文,赏析评点,雅致隽季,极具品位。与此同时,还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从摄录的大量资料中,剪辑录制,配套出版了《寿山石艺术》DVD光盘,达到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效果,真乃一典在手,“寿山百科”俱全矣。该著不论内容、品质、装帧、制作,都是堪称精品之作。
这是一套适合0-6岁小朋友阅读的创意互动玩具书,主人公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橙发小女孩露露。她有着圆圆的脸蛋、别着发夹,可爱的造型与温暖的故事内容让大人和小孩都爱不释手。以日常生活经验为题材,从穿衣服、学穿鞋、吃午餐、上厕所、过圣诞五大主题入手,搭配趣味互动形式,增添阅读的乐趣,训练宝宝小手肌肉,让宝宝在趣味游戏中和露露一起养成生活的好习惯!摸一摸、翻一翻、系一系、拉一拉!快来跟露露一起学习如何自己穿鞋吧!露露喜欢各式各样的鞋。去游乐场要穿运动鞋,鞋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去沙滩时,穿带花朵的人字拖很合适!但是,你知道她很喜欢哪双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