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敲击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开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
《木鉴》是一本以图识木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基础性书籍。主要内容以明朝、清朝家具用木材为主,侧重于传统的、有代表性的黄花黎、紫檀、红木、花梨、乌木、楠木(金丝楠)、鸡翅木,也兼面子一般用材新近进入中国的木材,如非洲的亚花梨、中国的山槐木、红豆、杉、香榧木。按树种进行分类并记述其一般特征、历史与文化,对种木材的不同表面特征进行展示与简要说明,以提示每种木材的多种表面特征,如颜色、纹理、光泽、斑点、疤结、缺陷等,以期达到以图识本本、增加理性认识,建立各种木材的真实标准。真正识别木材或见到木质文物一眼就能断定是什么木材,是十分不容易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接触各种木材、新旧家具才能做到八九不离十。这对于木质文物特别是古典家具的研究、收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书所用的木材名称仍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到明至清前期,达到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坚质细的硬木作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公认是一个重要的家具流派,专称为“明式家具”。其制品不仅被视为艺苑奇珍,而且对现代家具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明式家具在近四十年来备受西方人士所赏识与重视,曾出版了几种有关它的著述和图录,反而在中国尚无这方面的专著。王世襄编著的这部《明式家具珍赏》及其姊妹篇((明式家具研究》专著,不仅填补了这个使人遗憾的空白,而且还后来居上,在家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远超前人。 本书编著者王世襄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致力收藏和钻研中国传统家具达四十年。他从自己的和全国其他公私藏处中精选出162件明式家具珍品,分门别类,并按器形由简而繁,造型由基本形式
日前,各种艺术品投资收藏活动如火如荼,但市场上的藏品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所以要想收藏到一件心仪的艺术品也并非易事。为此,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大师和专家,编写了《瓷器投资收藏入门》、《雕刻投资收藏入门》、《翡翠投资收藏入门》、《红木家具投资收藏入门》和《寿山石投资收藏入门》等5本大师谈收藏系列丛书。全书从红木家具艺术品投资收藏实际出发,以问答形式阐述了工艺美术品的历史、材料、工艺、品鉴、投资、收藏和保养等内容,并配以相关精美图片。由于作者的性,所以保证了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对于初涉艺术品投资收藏领域的读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广大读者掌握相关艺术品的投资收藏秘笈会有所帮助的。
随着现代收藏热,民国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最后一枝奇葩,已走进艺术品市场。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民国家具以其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始被人们关注,已显得弥足珍贵。为使广大的收藏家了解艺术品市扬的信息,我们编辑此书,以飨读者。 民国家具是1912~1948年制作的家具。民国主流家具最鲜明的特点是“欧化”,以中西融合的风格样式,以使用便利、贴近生活为特点,推出了成套的客厅家具、书房家具、卧室家具等,改变了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的走向,其影响是深远的。本书主要收录了民国时期的椅凳、桌案、屏风、杂项等。
本书从家具的起源与发展谈起,主要讲述了我国明清家具的发展、特点、种类及装饰等基本知识,重点是以明清家具的发展为线索,详细讲解了明清家具在鉴定、辨伪技巧、鉴赏、收藏、投资、保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的深度和广度。书中收录明清家具实物照片、效果图、复原图等共约400幅,其中不乏各大拍卖场的拍卖品,并附有拍卖价格信息,方便家具收藏爱好者深入了解与领会,为研究明清家具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明清民间木雕是明清家具的孪生姐妹。 如果说明清家具是[木质的诗篇],那么,明清民间木雕就是[木质的史记]。 明清民间木雕不仅具有明清家具的诗情画意,而且是一部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它全是景式展现了从明代到清代五百余年间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画面,具有绝版式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珍贵的民俗史料价值,是一块极为罕见的原生态文化资源。 本书包括:历史戏曲人物、三教九流人物、梅花喜鹊、宝贵福运寿禄、祥瑞动物、民居景观、花鸟、仙禽、盆景、博古、杂项、镂空花板等十七个方面的内容。是一套为明清家具、木雕收藏爱好者编写的鉴赏性、工具性两者兼而有之的读物。
真行家眼里,古玩犹如一座金矿。假如有幸跟着真行家去淘宝,沙里淘金,收藏之金会愈淘愈亮。假行家眼里,古玩犹如一座迷宫。假如不幸跟着假行家去寻宝,曲曲弯弯,收藏之道会愈走愈窄。海上文人收藏家梁志伟先生以其丰富的收藏实践和鉴赏感悟,结合其“”经验及“吃药”教训,说收藏、谈雅玩、赏陶瓷、品奇石,实战与文化兼具,趣味共理念一书,你把握奇妙的赏玩门道。
清代家具,是明代家具的继续和发展。清代家具的选材用料,仍是以、紫檀、红木、鸡翅木、铁力木、榉木、楠木、桦木、瘿木、乌木、柚木、樟木、杉木等硬木为主,家具的种类也不外乎椅、凳、桌案、柜架、床榻及箱盒、屏风和小木作等几大类。木作亦为木架结构,用材、种类和造作都与明代家具一脉相承,在清代前期,基本上保持了明代家具的风格。大概到清代中期,随着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清代家具在继承时代家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清代家具自己的独特风格,即“清式”。“清代”家具,最早发轫于广州。清代,广州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对易中心。因受西方家具之豪华、高雅等形式的影响,其制作家具也一改明代简朴的书卷气息,转而追求那豪华富丽的富贵气派。
本书由古典家具的收藏市场分析开篇,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古典家具的价值判断、明式家具的收藏知识、明式家具的工艺、清式家具的收藏知识、清式家具的工艺、家具的作旧方式、家具的辨伪和鉴定、古典家具的收藏等知识。全书融系统的理论知识、实用的投资技巧于一体,注重家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内容的结合,是广大古典家具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投资指南。
家具是人类生活的用具,我国的家具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经历了由席地而坐向垂足坐的漫长转变,经历了多民族的融合和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明清时期兴起和流行的硬木家具,科学合理、坚实耐用、技艺精湛,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高峰。明清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世界家具史上地位显赫。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从家具的种类式样出发,对中国古代家具的演进发展作了一次历史性的回顾,重点介绍了中国明清家具的床榻、几案、桌椅凳、架具、屏风等式样,选取了丰富而精美的图片,使古家具收藏的爱好者在识别鉴赏的同时,能够充分地领略明清家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