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到明至清前期,达到*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坚质细的硬木作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公认是一个重要的家具流派,专称为 明式家具 。其优秀制品不仅被视为艺苑奇珍,而且对现代家具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明式家具在近四十年来备受西方人士所赏识与重视,曾出版了几种有关它的著述和图录,反而在中国尚无这方面的专著。王世襄编著的这部《明式家具珍赏》及其姊妹篇((明式家具研究》专著,不仅填补了这个使人遗憾的空白,而且还后来居上,在家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远超前人。 本书编著者王世襄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致力收藏和钻研中国传统家具达四十年。他从自己的和全国其他公私藏处中精选出162件明式家具珍品,分门别类,并按器形由简而繁,造型由基本形式到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是中国明式家具研究的开山之作,由世界上研究中国明式家具的著名学者古斯塔夫 艾克所著,于1944年首次出版。艾克是研究中国明式家具的重要学者及先行者,在《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他第一次对中国家具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与归纳,奠定了今天研究中国传统家具的格局。书中精美的图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家具所达到的艺术成就,让中国家具及家具文化走向了世界。 本次新版《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由知名家具研究学者周默先生翻译,并以附录形式对原书内容做了进一步补充,增加了译者撰写的导读文章《不知近水花先发》,以及人名简释、中国古代家具部分专业名词简释、外文中国古代家具专业名词列表,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价值。
50至60年代,故宫博物院对北京本院的文物重新进行了清理核对,按新的观念,把过去划分器物和书画类的才被编入文物的范畴,凡属于清宫旧藏的均给予故字编号,计有711338件,其中从过去未被登记的物品堆中发现1200余件。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人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 br 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世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
《明韵》*部中, 明韵 与 家青制器 各占一半,《明韵(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则以 家青制器 为主,采用书画长卷之势,卷前语为引首,分为六个章节,卷终以钤章收尾,共收入木器作品35件,鸿篇巨制如大榻、画案,文房掌玩如镇纸、笔插,朴雅清新如桌凳屏架之类,*考验雕工的如 向清宫造办处致敬 等诸品,一一随卷展开,是作者近十余年来制器汇览,也是其探索木艺传承创新的实录。
目前红木市场可以说是木种名称混乱、价格混乱、相似木种冒充盛行,识别方法要么过于专业,要么靠传说或不可靠的经验,对产地的不了解也使忽悠得逞。本书主要介绍产自亚洲的21种红木,对每一种或每一类红木从木材名称、产地、专业识别、经验识别、到市场上冒充的木种、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加以说明,力求详尽、实用。对于专业人士或者非专业的红木爱好者如能从中受益,那是我们所期盼的。 过于专业的著作,红木爱好者和经营者难以看懂,而非专业人士写这方面的书错误太多,红木基本上都是进口木材,单靠专业不容易识别或不实用(如现场监装、到岸验货等),简易的识别经验又没人系统总结。我们针对以上问题编写成国内外本集理论和经验相结合、以大量实物图片加以说明并充分展示红木自然美的鉴赏书,并就市场上大量出现的仿冒木种一一列举
《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共4本,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收藏文化的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家具篇”共10章,既有对家具收藏史、家具用材、家具辨伪、家具沿革等层面所做的宏观把握,亦包括对中国传统家具中交椅、床榻、椅凳、桌案、柜架、屏几等具体物件的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0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古董速查手册》收录了纽约、斯图加特、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天津等城市或地区的四十余家拍卖公司1996—2006年间拍卖成交记录与拍品图片。本书内文条目原则上保留了原拍卖记录,按拍品朝代、品名、款识、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部分原内容缺失或不详的,则不注明。书画卷内文条目还有作者姓名、作品形式、创作年代、钤印等内容。本书为该丛书之一《古典家具》,本书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介绍了中国榫卯艺术在建筑和家具领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41种典型的中式榫卯结构及其家具应用实例,41种榫卯构造均附有三维解构图和不同角度的电脑绘图,并标注了详细的尺寸,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古典家具及其榫卯结构的独特视角和珍贵的数据资料,不仅可以鉴赏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之美,而且具有极高的制作参考价值。
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
1985年9月,王世襄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经香港三联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填补了此门学问过去只有外国人有专业著、中国人却没有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白。一年之后,该书的英文版、法文版已经问世,德文版今年亦将付梓,在台湾亦已正式出版中文本,它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世襄之所以完成这样一部煌煌巨著,是因为他具备一些非常难得的条件。所谓难得的条件并不是说他有坚实的文史基础和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因为这只能算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必须具备的条件。难得的是他能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百折不挠,以惊人的毅力,扎扎实实的劳动,一点一滴,逐步积累创造为撰写此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本书是作者30年以来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明清宫廷家具保管与研究的总结之作。全书收入故宫珍藏的明清宫廷家具精品455件(套),约占藏品总量的5%,从类别、材质、装饰等各方面来说,均属当今存世藏品之精华。 、二、三和第八章分别介绍明清宫廷家具的来源、风格特点、种类及其中的绝品;第四、五、六、七和第九章剖析并展示明清宫廷家具的结构、造型、装饰手法、纹样、材质以及陈设、使用,为读者在观赏之余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由表及里、从宏观到微观的登堂入室门径。 全部文物图片及线图使用阿拉伯数字,按照顺序依次编号排列并编制总目列于附录,以便读者检索。 第八、九两章是全书高潮所在,从中可以略见明清宫廷家具的皇家气势与雍容华贵的陈设景观。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席地而坐到以居榻为中心,以后又进人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家具,在不断的演进中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历史面貌。尤其是经过唐宋时代的变化,到明清两代,很快地发展到了它的历史高峰。明清家具渐渐地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瑰宝,折射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光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从世界范围来说,西方的各种家具类型,长期保持着以块体式为主要特征的形体式样;中国明清家具,则以东方的框架式结构为主要特征,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性和不同渊源的文化性。科学合理、坚实耐用、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中国明清家具,在古代世界家具史上以杰出的成就获得了显赫的地位,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永恒而巨大的财富和资源。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明式家具,让人们永远感受到一种先进文化
古典家具传世品,目前存世的大多是明代以后所制,从时间上大体可以划分成明、清民国、当代四个历史时期。由于本书采用时间断代分类,对”明式”,“清式”以至民国家具风格的具体内涵进行详细的解释。文中收录了大量明清家具实物图片,并做了介绍赏析,附有估价和成交价,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性和收藏参考性!
本书从家具的造型特征、附件的配件情况和装饰纹样的时代性三个方面着手,为目前流传于世的若干典型家具的制作年代作再次探索,并以详实的图片资料,为明清家具的年代鉴定提供了新的标尺。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提出出书的宗旨和治学办法;对过去近八十年明清家具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明清家具的品类,结构形式和制作年代,对床榻、椅凳、桌案、橱架以及其他类家具等62件传世的明清家具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从考古学中的标型学和纹饰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对明清传世家具年代鉴定的三大秘笈:器形学、家具附件学和纹饰学。
中国古代家具的盛期和精华皆在明清。以硬木家具为代表的宫廷家具,是古代家具中的*。由于古代家具收藏的历史并不长,而人们所能见到的精品古代家具又不多,因而对古代家具的收藏心存太多的疑惑。《中国古代家具鉴定实例》的出版即为解惑而编,通过此书,看看专家是如何一招一式鉴藏中国古代家具的。
全书以制作技艺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古典家具中的结构、造型、制作、鉴赏等内容,通过全面而准确的测绘、挖掘、梳理古典家具的文化内涵。本书介绍了承具类茶几香几炕几明清家具的制作图、详解图,以及每件家具的详细评述。能让读者一览无遗地看透古典家具的线条美、结构美、器型美、榫卯美、构造美,揭开古典家具的神秘面纱,而且可以详细了解古典家具,特别是明清家具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被世人所注目,又引发了明清家具的收藏热。1996年9月29日,美国纽约佳士德拍卖公司举行“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专场拍卖”成交率达100%。这个纪录在国际拍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成交金额100,888,585美元。1996年9月1日,纽约佳士德拍卖公司拍卖一件明晚期黄花梨火盆架,高60厘米,以7950美元成交。10年后,2005年9月20口,纽约佳士德拍卖公司拍卖同件明晚期黄花梨火盆架,高60厘米,竞以21.6万美元成交,此件家具被列为2005年中国古典家具十大天价排行榜第1O位。10年的时间,同一件器物增值了近27倍! 近几年来,明清家具在艺术品市场中一路飙升,古代家具由原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小项一跃成为升值空间大、收藏人众多的主项。在此我们通过近30年的艺术品市场成交的价格来说明明清家具的升值倍率。1996年6月30日北京翰海拍卖一件清中期红木嵌青花
为了紫檀家具收藏爱好者能够更加系统、更加直观地了解紫檀家具收藏与鉴赏的相关知识,在今后的紫檀家具收藏投资活动中不至于上当受骗,能够有更好的收获,我们经过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了《紫檀家具收藏与鉴赏》一书。全书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紫檀、紫檀的分类和特征、紫檀木材的辨别、紫檀家具的起源和发展、紫檀家具鉴赏、紫檀家具的价值评判、紫檀家具的投资技巧以及紫檀家具的保养要点等知识。全书从历代紫檀家具精品中精心筛选了近千幅精美的、有代表性的彩色图片,用优美的、简单实用的文字串联起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美展现出来。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家具是人类生活、工作的用具,制作家具是人类重要的造物活动,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部分。中国古典家具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适合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经历了样式由单一向多样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古典家具更是发展到了一个*。 为了普及古典家具鉴赏收藏的有关知识,编者特编写了《中国古典家具收藏鉴赏500问》一书。本书分八章,设500问,以自答方式对我国古典家具作了一次较全面的历史回顾,以此方式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成就和工艺文化,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
本书通过对中外古典家具上的装饰图案作系统整理,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中外家具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其家具装饰图案的风格特点和主要纹饰题材,分门别类地揭示了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艺术形式和美学特征。图案翔实,内容丰富,能给从事家具设计、室内设计以及现代装饰设计的相关人员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