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通过绘画邮票反映绘画历史的集邮书籍,是一部用近1000枚绘画邮票构建的欧洲美术的“图录历史”。本书图文并茂,将千枚邮票画面与散文化的优美文字连缀成欧洲美术线性历史的同时,展示了百名画家的风采。本书遵循人类绘画的演进过程,将原始洞窟绘画、古希腊绘画、中世纪绘画、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绘画、洛可可绘画、古典绘画、浪漫绘画、巴比松绘画、印象派绘画、俄罗斯巡回展览绘画、现代派绘画等,一路道来,力求使读者在感受作品审美震撼的同时,了解世界美术史的发展。
《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是继《邮票背后的故事》之后,作者编写的又一本集邮专著。内容主要包括作者在邮电部邮政司任职期间邮票发行的一些亲身经历与体会;由媒体消息、旅游观光所引发的邮票掌故与解读;对邮票和集邮学术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一共收入文章71篇,图片150幅,内含许多邮票设计者及人士的签名封与实寄封,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黎戈宁,男,生于1955年。一生从事新闻工作,业余时间偶尔收集一些感兴趣的邮票。后来在民航系统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渐对民用航空邮票产生兴趣,当发现存世集子中介绍航空史和航空航天类的邮集颇多,而反映民用航空内容的邮集较少时,开始专门从事民用航空方面的邮票收集和整理,于是编辑了这本《邮票图说民用航空》。
。。。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50年1月至1999年12月底发行的全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
本书主要选载具有植物、动物拉丁学名的邮票,其次选载一些可以准确鉴定其邮票上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种类来源者。至于一些邮票上植物、动物或矿物形态特征不明显或品种来源不准确者,如中国的生肖猴、生肖鼠等,则不予收载。本书所载外国邮票上的植物动物种类,均是在我国有野生分布、栽培(养殖)或有药用历史的物种。其中植物、动物类药,均按其植物、动物的科学分类系统次序进行编排。关于本书中收载的一些世界及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如人参、*、山茱萸、暗紫贝母(贝母)、五味子、*(鹿茸)尖吻蝮(大白花蛇)、*(羚羊角)、虎(虎骨)、原麝(麝香)、苏门犀(犀角)、白犀(广角)等,应注意野生资源保护,严禁滥采乱猎。凡是此类动、植物,必须经过人工大量栽培或养殖者,方可供药用。我们希望这本《邮票上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