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于2018年12月正式出版,分平装本、精装本两种规格,其中精装本为礼盒套装,内赠珍贵邮册一册,邮册内含本书讲述的多套精选邮票,极具收藏价值。本书以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主要载体,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节点为经纬,以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主要内涵,从编年史的角度,全面记录和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发展成果以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改革开放进程,犹如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而那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则是这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的*好见证。
本目录略去了早于二零一八年发行的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 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到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底期间发行的全部邮票。本目录承续了此前各版本目录的体例,将所收录的邮票按照其性质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贺年专用邮票、贺卡专用邮票、普通邮票等不同种类,再按志号或顺序号排序。本目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片清晰,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收藏、研究及工作的工具书。
人们在欣赏世界各国发行的花卉邮票时,不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的花卉,反映在不同国家的邮票图案中,竞有如此多的表现手法。不仅票型变化多端,色彩浓淡各异,连花卉图案摆放的远近、角度、造型、背景以及邮票边饰、文字、底色等,都各具匠心,产生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达到生动完美的艺术境界。花卉的自然美与邮票的设计美相结合,使花卉邮票充分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 《中外花卉邮票》通过大量专业资料和文化信息,介绍世界各国花卉的品种、特色与应用;介绍各国的国花、花语习俗、花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溶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本书由李毅民、赵志贤编著。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历史性壮举。探险队在极地的生死搏斗中形成和产生众多的邮件与邮品,加之各国发行的极地邮政票品,在客观上成为极地探险人文历史的真实写照,并在事实上形成记录极地科学发展和国际极地事务的重要文献档案。 极地邮品之所以为世界各国极地工作者和集邮爱好者情有独钟、爱不释手。除了极地的无比魅力与非凡意义外,也因为极地邮品是极地人宣传国际合作和联络情感的无可替代的佳品。 本书以极地邮品为载体,解读人类文明史上这段非常特殊的传奇故事,将极地文化与集邮文化完美融合,体现其非同一般的表现形式和价值所在。
本目录收录了1896年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邮政主管部门以及联合国所发行的奥林匹克运动邮票3263套,14909枚。包括:历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邮票、奥林匹克著名人物纪念邮票、世界奥林匹克集邮展览纪念邮票等。列有每套邮票的中英文票名、发行时间、印刷版别、每枚面值、图名等技术资料,并有市场参考价格。本目录收录齐全,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文并茂,是邮票形式的奥林匹克百科全书,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专家、学者、收藏家、体育工作者以及各有关研究部门之参考工具书。
《*邮票目录(1912-1949)》收录了*时期(1912~1949)中华邮政发行的邮票、中华邮政发行的限地方贴用邮票、*地方邮政发行的邮票、地方发行的加盖改值邮票和“中华帝国”邮票(样票),还收录了日本侵华时期伪“满洲国”、伪华北、伪蒙疆、伪华中、伪华南邮政发行的邮票。 每种邮票后标出了参考价格,系参照近年来中国、中国香港及国际上出版的邮票目录所标价格以及拍卖市场成交价格,并加以综合平衡后得出。《*邮票目录(1912-1949)》将资料重新进行了整理、充实,不仅对广大邮学研究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更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收藏邮票离不开交易,邮票交易离不开价格参考。我想买的邮品到底要多少钱?我想卖的邮品价格几何?是每个集邮者都可能面临的问题。集邮者需要一本标价翔实、品类丰富的邮票价格价格目录。本目录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 年10 月至2014年12 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的市场价格。除了全套新票的价格外,还提供了年度价格涨跌幅、新票的市场征价,以及部分板块的盖销票价格、信销票价格、厂铭票价格、全张票价格。希望这本目录成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收藏、投资邮票的好帮手。
本书生动地讲解了邮票、封、片、戳等相关基本知识,分门别类地展示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邮品,讲述了世界邮坛的趣闻轶事,特别介绍了集邮的基本功和邮集的制作与评审。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静和教授新作《邮票上的林业史》问世,对于广大集邮爱好者特别是林业系统的集邮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值得欣喜之事。吴静和先生是我国林业经济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集邮爱好者。她先后筛选了1400多张涉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品,以6个专题众揽林业史,而且每枚邮品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故事,涉及人文、自然、地理、生态、经济领域。
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披露了一些邮票在选题、发行等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些还是首次公开。书中介绍的内容不仅有邮票的发行背景,有与邮票相关的知识,还有作者的观感和评析。由于本书作者主持和参与了大量的邮票选题、设计、发行工作的决策过程,掌握大量一手资料,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对集邮业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心得。 本书是集邮爱好者、集邮业务工作者增长知识、扩展视野、理性集邮的重要参考书。
佛像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努力,使得佛像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邮政于2013年6月发行《金铜佛造像》邮票及小型张,展现了这类雕塑艺术中的精品。《大千世界 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著名佛像鉴定家金申执笔,由《金铜佛造像》邮票的设计者夏竞秋进行装帧设计,内插全套邮票及小型张,希望将佛教文化与雕塑艺术之美呈现给读者。 《大千世界 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概述、鉴赏、常识、市场投资四个部分组成,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造像遗存,让人们对佛像这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有一定的认识,便于人们欣赏这类精美的古代艺术品。
方寸之间的珍品,全彩高清图解,与您一同品味精品邮票艺术那份隽永悠长。本书选取新中国较具收藏代表性、集邮者广泛关注的精品邮票,或者是存世量极少的珍邮,共200余套,配以近2000幅原票大小的高品质图片翔实展示。本书从邮票鉴赏入门讲起,详细介绍了邮票保存、整理、鉴赏方法。既有邮票的入门知识,又有艺术美学的展现,更不缺精品赏鉴、暗记辨别的点评,图片辨识度高,直观易懂,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难得的指导书,同时书中精美的图解、艺术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是收藏的优选佳品。
舟船载人承物,炮舰烟火争锋。胡国荣编著的《邮票图说从独木舟到航空母舰》中从独木舟到航空母舰,小小的邮票都有记录,从中读者可以领略历史的脉络和战争的风云。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世界上已有上万幅绘画艺术品搬上邮票。而本书所收录的大小名画邮票总计近6000枚,印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古迄今,源自欧、亚、非、澳、美各国各族美术史,上下纵横,作品如此广泛,在国内无出其右!——本书作者用了几乎毕生的精力,坚持不懈,才获如此辉煌的搜集成果!本书以各个时代的绘画流派、风格为划分,详尽的展示了每个国家、不同时代的绘画邮票精品,如“世界早期单色名画邮票”、“世界原始岩画艺术”、“古希腊绘画艺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尼德兰绘画艺术”、“佛兰德斯绘画艺术”、“德国文艺复兴以后绘画”、“荷兰画派绘画艺术”、“西班牙绘画艺术”、“英国绘画艺术”、“印象主义及以后画派”、“野兽主义画派”、“立体主义画派”、“表现主义画派”、“抽象艺术流派绘画”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自1999年12月20日至2012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所收录全部之邮票,其内容包括从1878年发行的*套海关大龙邮票,到1949年底之单位及银圆邮票,其中包括各种普通票、纪念票、加盖票、航空票、军用票、包裹票、快信邮票、欠资邮票及限省用邮票,并有各种印刷未发行之邮票,试盖票及错体票等。各种邮票均注明纸张、刷色、齿孔(P)及背胶(G),邮票价格均以 RMB (人民币)表示,前为新票价,后为旧票价。不过邮市价格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而有所波动,故悦古编著的《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标出之价格,只可作为比较,仅供参考而已。商埠邮票和外国在华客邮票,均因时间关系未能这次同时刊印,只好等修订本再补上,望读者见谅。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3处,数量居世界*。本书借助于邮票这一 国家名片 ,从建筑遗产、古迹遗产、风光遗产这三个主要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和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
本书是关于730张珍贵的晚清明信片,时间是从1900年前后。以古老的清朝影像为主线,有横卧烟榻的鸦片烟民,妇女们的小脚,下层的轿夫,拉洋车的……透过作者的解读,这些负载著中国图像与东方情境的明信片由西方旅行者、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的手中从中国各个通商口岸寄出…… 画册中的邮政明信片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发售,现为国立远东理工大学(B·B·古比雪夫远东多科性学院)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献。
悦古编著的《新中国邮票图鉴》选录中国邮政从1949年lO月到2011年12月所发行的邮票。《新中国邮票图鉴》把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划分为:(1)“纪”字头邮票;(2)“特”字头特种邮票;(3)“文”字邮票;(4)编号邮票;(5)“J”字头纪念邮票;(6)“T”字头特种邮票;(7)按年份编号纪念、特种邮票;(8)小本票;(9)普通邮票;(10)东北贴用普通邮票;(11)旅大贴用普通邮票;(12)个性化专用邮票;(13)小版张;(14)加字改值邮票;(15)欠资邮票;(16)航空邮票;(17)军用邮票;(18)包裹邮票;(19)自动化邮票。
《雕刻时光 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以中外 凹版雕刻 艺术为主线,多层面多视角展示了这一界域的来龙去脉与魅力。与凹版雕刻要有聚焦一样, 雕刻时光 叙说的聚焦点,正是人们熟悉的邮资凭证,即有着 国家名片 誉称的 博大 而 精微 的邮票。 这部书回顾了中国邮票凹版雕刻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名家名作,让还在躬耕于方寸艺术领域的邮票的雕刻家、设计家、集藏家、印制专家以及美术家等人物出面,以见证者、亲历者、评论者等多个视角,讲述了邮票以及在邮票中 尽精微 的艺术创作。就这样, 雕刻时光 引领着我们走进了邮票设计与雕刻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