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毛,那是几代人都熟知的形象:瘦骨棱棱的身材支撑着硕大的头,也只能顶上三根毛了;浪迹人间,感受着冷暖与悲欢、战乱与苦难,嬉笑怒骂、憎恶怜爱,无不淋漓尽致地表现。三毛的人生态度是坚忍、乐观、豁达的,这使他走过了几代人的时间和空间仍不见长,还那副样子,永远的顽童。 张乐平先生诞生三毛有七十多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三毛了。可整个世界却没有用英语诠释三毛画面的书。这是遗憾。这部涂上色彩用英汉双语对照形式编印的书,或许能为仍在走四方的三毛敞开多扇入关的门。 双语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为今天的中国读者学习外语或外国读者学习汉语增添乐趣,也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三毛是世界的,总得多些让世界接纳的方式。
“三毛”,一个身世凄凉,饥寒交迫,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漫画儿童形象,于1935年诞生于中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之笔。《三毛流浪记》创作于1947年,当年在《大公报》上连载。作者凭着一只笔,几张画,无需一个文字甚至符号,把这个流浪儿童在旧社会被奴役、被欺负、被凌辱、被残踏的悲惨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诈欺与不平,更为宝贵的是,它强烈地刺激着每一个善良的同情心,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本书是根据1947年《大公报》刊登的内容,补充了当时没有收录进去的6张原稿,共126页,是出版全的一本。
三毛诞生于1935年春夏之交。目前能找到的早的三毛作品,刊登在1935年7月28日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大脑袋、圆鼻子、头上长着三根毛、三毛奇特的造型和有趣的画面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三毛的出现,为中国创立了自己的儿童形象,在世界儿童漫画偶像中争得了中国的地位。早期的三毛是滑稽可笑的,幼稚气盛,不通世故,闹出各种笑话,同时对当时的社会发出了机灵的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