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这本书费了我们不少劲儿,但书出来以后还是有许多不足。我和子游在天津的时候,戈野就在电话里跟我说了很多意见,其他朋友也都提出了许多看法。出版社对这《画风(2006·卷2)》寄予了厚望,有关稿子的事,袁社长还来北京看过,其中一篇以为有争议的文字,袁社长特意嘱咐撤掉。今天请各位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大家给我们把把关、掌掌眼,能把这《画风(2006·卷2)》编的更好。平山先生是出版界的元老了,先说说吧。 边平山:总的来说,我觉得以后《画风》的水平不能低于辑。这《画风(2006·卷2)》在现在的美术读物中应该算是编的很干净的一本。不光设计得漂亮,内容上也没有掺杂什么水分,选稿颇为认真。我把这《画风(2006·卷2)》拿给一些朋友看,他们也都非常赞赏,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渴望。接下来应该考虑如何将这《画风(2
《画风(2006·卷4)》局部特写的画风发展到极点,取景、用笔更简,线条更硬,以丰富多样的笔法塑造出了传神的艺术作品。
《画风》是一本非常具有学术水准的专业性美术杂志,本期推出的“齐鲁卷”是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对齐鲁画坛绘画创作的概括和诠释。 齐鲁绘画是非常具有传统性的,但是近半个世纪来山东绘画并没有奠定她在学术上或全国意义上的学术高度和其应有的地位。山东是齐鲁文化的风水结穴地,历来都是礼仪之邦。改革开放后,齐鲁绘画学子把绘画艺术看成是与外界交流的语言方式,在坚守自我绘画传统的基础上,自觉地与各地的绘画流派或风格相融合。一个崭新的绘画局面和绘画传统正在形成。我们所说的“齐鲁”绘画不过是画家们所在的地位位置,他们的绘画和绘画的影响力是不可仅仅以此地位的。
残佛岭上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