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山东东部地区的海滨风光更是迷人。游客驾车到山东游览,主要游览齐鲁一线以及海滨一线。我们共安排14天的游览时间,将山东的特色景观尽可能都安排进来。从济南开始,到淄博结束,基本上是一个环形。游览结束后,游客可以返程,也可以继续游览,可进入河北地区。
作者关于山东省旅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研究启动于2002年。这一年是由世界旅游组织主持编制的《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颁布实施的年;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度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工作会议,对全省旅游业做出战略部署;全省17个地市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发展旅游业的大潮之中;可以说,在全省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旅游的热潮。受这种氛围的鼓舞,我们几位旅游教育工作者期望能投身其中,为山东省旅游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当时定下的目标是全面研究山东省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特征,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以推动全省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力求提升全省旅游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莫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两年,随着旅游热的方兴未艾,图书市场出现了各种有关旅游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是选择了一个侧面或某一个重点,并且是图片多于文字,不能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旅游知识。为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更为实用、更为方便、更为全面的旅游知识手册,我们编写了这套书。全书有以下特点: 一、尽可能全面。除一些著名的景点外,还收录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和名胜。 二、以文字介绍为主。让读者对所游景点有尽可能多的历史认识,而不是让游客玩了一番后,只做走马看花状,一问三不知。 三、查阅方便。本书编写完全是按照各地行政区划来排定,基本单元是以各省市的地方单位收集,一书在手,该地景点一目了然。 四、主次分明。著名景点,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景观,都有较详尽的介绍。其他则只能大致说明,不做过多的渲染。
本书内容介绍:发现之旅;颐园画中游;山水佳处; 赏四季美景;颐和园的楹联匾额;百年沧桑;主题特写;风景游历;富丽辉煌的宫廷区;长廊一线;排云殿和佛香阁;昆明湖;后山后湖;浏览众多的北京园林;资讯情报;游园指南;游园门票;游船信息;交通路线等。
孔庙、孔府和孔林统称为“三孔”,是我国规模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建筑群。其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收藏以及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东,这方滋润中华先祖的水土,随着您步履与体察的不断深入,它也会为光顾这里的每一位游客带来不同程度的启迪。如果说,行也是在读一部万卷书的话,那么,在这部需要用双脚打开的巨著中,山东旅游虽然不属于杰作,但仍数其中之捷径。这是在我走过国内外大好河山,完成了《山东省国际旅游产品发展调查》课题后,所受的启迪之一。 本书作为自助旅游指南,考虑到消费安全,特选山东省一、二级旅游开发区的景品为内容,架构成文。使用时,可先有目录中检索到您感兴趣的题目,再到各章节的有关区域介绍中找到相关内容和消费提要,然后根据文中提示的交通设施,进入附录查询应该搭乘的交通工具及出行时刻,但是,出行前别忘了一定要进一步确认这些信息的可操作性。后,根据每一项记载的参考价格,预算出您的出行成本。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群,并葬有23个皇后和1个贵妃。它是中国现存规模*、帝后陵寝多的皇陵建筑群。明卜三陵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建成。陵区三面环山,中间是盆地,南接北京平原,入口左右有两座山——龙山和卧虎山。十三座陵墓分布在东、北、西三面,各以一座山峰为背景,规模大小不一,形制却基本相同,主要建筑依次为陵门、棱恩门、裬恩殿、棂星门、石五供、明楼和宝城。宝城下面为地下宫殿。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附属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