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将“江南”二字到某个点,苏州便是其中之一。古人把它比作天堂,才子、无不眷恋这张温床。而今,人们在傍水而居的小镇里忆江南,也有人通过游园来圆江南梦。在清雅的园林里回味一曲《牡丹亭》,转身便投入烟火气十足的石板小巷。步出城外,依然有渔舟唱晚和烟柳如画。有市井,有雅集,又不脱离时代,这才是当下江南该有的气质。苏州在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象中变换:一面是固守旧光阴的“姑苏”,一面是高歌猛进的现代大都会。静与动、慢与快各归其位,在保守与创新中获得平衡。
由晚清旅沪文人葛元煦撰著、出版于光绪十三年(1887)的《沪游杂记》,是介绍上海开埠初期历史变迁的最早出现的较成系统的名著之一。全书四卷,以生动可读的语言,记叙了上海开埠后40余年间沪上行政机构、市政建设、商肆货物、交通工具、地方物产、园林寺观、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及黑幕恶薮等各个方面,在当时为旅沪人士充当了良好的文字导游,又为后人提供了近代上海的丰富翔实的重要史料。
中山陵可谓现代中国历史记忆的重要亮点,历经20世纪中国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始终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本书秉承中国史学的叙事传统,融会当代新文化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陵墓、葬礼和纪念仪式等方面考察了孙中山身后形象的塑造过程,并将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民革命和“党治国家”体制建立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在娓娓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了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变革进程当中一个相对隐晦的侧面。
本书所称的古宅名第,无论是古老民居,学是名门望族的居府、会馆,统属房屋建筑的范畴,而正是这些建筑给人类提供了栖身、生活之所和精神寄托的家园。“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倡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通,感立天地,让宅为生活增添活力,让居住为人生加彩,讲的就是人居环境、“天人合一”,人和环境的互依互存、互助互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本书着意诠释扬州城与扬州人的文化意义,着重解读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甩的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内涵,并由此出对扬州更深刻的认识,以理解扬州文化的走向,从而为扬州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进步提供参考。
走遍全球《上海杭州·苏州·14个水乡古镇》分册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城市系列中全新推出的一本书,书里有着清晰精美的图片,准确实用的信息。该书对上海的交通,分区介绍,购物,美食,茶馆、咖啡馆、酒吧,娱乐指南,美容&按摩,酒店,旅行的准备与技巧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全方位地展现了上海、杭州、苏州以及14个水乡古镇与众不同的面貌,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同时本书也保持了走遍全球系列一贯的翔实全面的特色,是兼具文化性的精品指南宝典。走遍全球是国内最经典的境外游旅游指南图书,迄今为止在中国已经有16年的出版历史。走遍全球系列以对目的地细致的全方位介绍,以及精美的图片和双语地图制作,获得了大家的喜爱,拥有了许多忠实的读者朋友。走遍全球系列旅游指南一贯坚持自己的品质,并悉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反馈,不断把内容做到最
这本《美丽乡村安吉》由柯福艳著,为了解开这些问题,本书将基于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对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指标评价体系、阶段性建设成效、典型案例乡村、实践与启示意义、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希望为我国其他山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前瞻性的一般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