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揭开日本人的中 国记忆)(精)》的内容,是作者高仓正三1938年12月 被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推荐到外务省担任驻中国的特 别研究员后,从1939年4月5日至1941年2月28日的日 记。1939年9月25日抵达中国以前的日记很简略,并 且不是每天都有,显然是经过编者的删节,只留下与 他这次中国之行有关的内容。高仓正三到中国后,除 了1940年2月15日至5月2日、5月31日至6月6日两次出 去旅行,考察了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的一些地方,以及偶尔有事去上海日本领事馆外, 其余时间都在苏州,日记说他的住处是“五卅路同益 里第三号”。这大概是书名叫作《苏州日记》的原因 。高仓正三的身体很不好,日记中屡屡有生病、住院 的记载。1941年3月13日在“盘门内新桥巷苏州医院 ”去世,时年才28岁。
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四周环绕着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与吴江市、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东距淀山湖的大观园风景区仅六公里,西离苏州虎丘不过三十公里。 周庄的经济在历史上是以农业、蚕桑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不远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所以,流通贸易,给周庄带来了财富。 东庄是周庄的东郊,有一千三百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洁白无垠,成了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更加诱人,有的却风光不再,但作为曾有过的辉煌,还是值得游者雪访探幽的。再加上新的景点,游人自然可以参与其间,自己归纳新的八景或更多的景点。
何敏翔主编的《百个符号看江苏》搜集了11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江苏符号,是在网友推举的近万个符号中产生的,涵盖江苏人文的各个方面,有的还有相当大的时间跨度。概括说来,主要为历史遗迹、地方戏曲、民间音乐、传统游艺、民间工艺、特色饮食等。每一个符号,读来不仅广开视野,也饶有意趣。其中有的是我们祖先们留下的精美工艺,如南京云锦、苏绣、蓝印花布、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扬州漆艺等:有的是仿佛可以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古迹,如明孝陵、明故宫、南京城墙、苏州古城等。有中国戏曲“百戏之祖”、世界戏剧三大源头的昆曲,有流韵至今的江南丝竹、《二泉映月》、苏州评弹、《茉莉花》等,有反映近代足迹的民国建筑、中山陵总统府、南京长江大桥、华西村等,有被誉之为“江苏三宝”的六朝石刻、苏州园林、徐州画像石等。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为什么要行走江浙,…… 为了梦里水乡,一排房,一条河,一座石板桥,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江南的灵气,写满水乡情怀;为了吴越佳人,从浆声灯影中的秦淮河到晓风残月的西湖,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那如花美女与妙曼山水构筑了穿越历史的想象;为了凄美爱情,白娘子与许仙断桥一遇借伞定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尽成永别……这块土地掩埋了千年沧桑,沉淀了万古风流,这里是唐诗宋词停泊的地方,是心灵休养生息的港湾。穿行江浙,好孤身,无需交谈,只需行走、寻找、感动…… 西湖淡妆, 秦淮烟花, 风景似画,美人如花, 温柔深深深几许! 水巷,乌船,黑瓦粉墙, 灯影,胡琴,水上人家, 江南名园风流, 四百八十寺沧桑。 断桥一遇共枕眠。 梁祝同窗双化蝶, 爱情总因凄而美。 行走着。感动着……
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山山水水背后“故事”的丰富多彩,是中国山水的主要特色,由于悠久的文明与历史积累,长期的农耕生活陶冶,使得我国山水背后的“故事”特别多,亦即是说,人文景观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别深厚。 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 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 本丛书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
转眼间,《浙江农家乐休闲旅游宝典》已走过了 4 个年头。承蒙广大忠实读者的喜爱,本书在休闲旅游业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4 年中新涌现了许多农家乐、特色村(点),而且原有的农家乐也多有变化,故对本书进行修订、更新、精炼、升级。 《浙江农家乐休闲旅游宝典(第二版)》继续开辟旅游新天地,汇集了浙江省近 800 家农家乐的联络资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浙江省 300 多家四星、五星级农家乐的游玩项目、特色美食、土特产等内容,穿插了贴心的旅游小贴士,更新了景点图片,设计了 精品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星级农家乐重点推荐榜 等栏目,特别是各地详尽的农家乐分布图和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图直观明了,让您玩得轻松又丰富。更多的乡村美景、人文风情等你来领略。 愿本书是您畅游美丽乡村、品味美好生活的好助手。愿浙江农家乐这片旅
《美丽中国江南古镇》聚焦乡土江南,精心绘制独具特色的市镇文化长卷。李嘉球的《甪直(记取吴淞第几桥)》是其中一本,他选择甪直为考察对象,以文化为视角切入市镇社群生活,着意将深奥的学理融化在浅显的文理之中,以生动的文法演绎迷离的生活法则,用真观的图片激活僵硬的文字,总之,尽可能地还原文化存在的本来状态。它适合旅游者和对当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徐喜先父子俩的作品,是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的,父亲的黑白照片,是巨变前夕的江南,儿子的彩色影像,是工业和城市扩张的候选地。这是两种境遇的对话,每一个世界都不再是封闭自给的,它在另一个世界的映照下呈现。 闪烁着旧上海余韵的百乐门大舞厅,撩拨着老上海尘封记忆的老洋房餐馆,缅怀着老上海浮华奢丽的上海新天地……本书是徐喜先父子俩的作品集,是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的,父亲的黑白照片,是巨变前夕的江南,儿子的彩色影像,是工业和城市扩张的候选地。这是两种境遇的对话,每一个世界都不再是封闭自给的,它在另一个世界的映照下呈现。上海,一座有“情调”的城市,触得到浓烈火热的时代激情,争相长高的巨大建筑,让人感到时代快速的脚步,停也停不下来。;老洋房的故事、上海滩的传奇、嗲声嗲气的上海话、
用手绘的方式绘制了京杭运河沿岸风情图,画面呈现了古运河沿岸的自然景观,人文古迹,民俗风貌。画面一气呵成,蔚为壮观,集实用、观赏、收藏价值与一体。
中国有句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十三世纪,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来过杭州,他在其游记中也将杭州称为“天堂”,还说“杭州无疑是世界上美好和灿烂的城市”。杭州美是西湖及其周围,可谓山外有山,湖中有湖,景中有景,园中有园。那里有四季看不完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西湖边上的诸多景点和古迹得到了整治和修缮,恢复并提高了原有之美感。当我初到杭州,众多的景点和古迹便使我赞叹不已。虽然许多景点都有英汉两种语言的说明,但我总是想知道更多,也希望能了解有关美丽的西子湖,众多建筑,桥梁,村庄,山丘的故事。
常熟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很早就成为江南地区理想的栖居之地。其后,经济富足,文化兴盛,持续书写着属于江南福地的篇章。如今,在长三角财富比拼的洪流中,常熟仍以一种罕有的从容与休闲,延续着俯仰山水间的小日子。
一直期待有这样一本书 到苏州来旅游的宾客,或是在苏州定居的新苏州人,大家都需要的一本书,一本口袋书、工具书、向导书。来到苏州,去哪里游?看什么,吃什么,买什么?到了某一个点上,能否了解一点 大路货 之外的精粹?能否用简洁、优美的文字娓娓道来? 叶正亭*,苏雁译的《苏州手册》用自己的双脚漫步于苏州古城、古镇、古村落和小街小巷;用自己的眼睛去观赏苏州的园林之美、景区之美、风光之美;用自己的舌尖去品尝苏州的四季美食、民间小吃、土产特产;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苏州人从前的风俗、习俗;用自己的双手去与苏州古人、先人、贤达握个手;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苏州的古往与今来、传承与创新;用自己的笔,连着思绪,写出一篇篇小文,飞出一只只蝴蝶 这是一篇篇你在 百度 、互联网上查不到的文章,这是一本与所有写苏州和苏
保护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当今全世界都在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以其光辉独特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1982年以来,政府已陆续命名了数批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和文明的城市,是算不上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所以,各个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都应在保护中努力发展符合本身特色的文化、经济、旅游等事业,以求继往开来,永葆青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画册,无疑将会对更好地宣传、保护、发展名城起到有益的作用。
本书将以 地 道 风 物 四个版块来呈现昆山的人文地理、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在地物产等方面内容。 昆山东邻上海,西连苏州,在区位上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从地缘角度出发,位于江南核心区的昆山有独特的文化底色,以及这些文化传统在当代昆山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发展。昆山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城市发展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 百强县之首 。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当代昆山。 外围区域或次级城市与中心城市对接,相邻城市间的同城化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 城市 区域 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取向,在联动发展的趋势中,昆山作为上海与苏州 连接点 ,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结合地缘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昆山有巨大的潜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该书是“边走边读”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立足于向来南京商务、旅游的人士介绍南京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类的图书。黄雅、李嘉宇编著的这本《到南京找历史(2)》主要立足于从南京的城市文化和特色角度来介绍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旅游特色。全书框架清晰、文笔隽永,内容丰富,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