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四周环绕着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与吴江市、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东距淀山湖的大观园风景区仅六公里,西离苏州虎丘不过三十公里。 周庄的经济在历史上是以农业、蚕桑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不远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所以,流通贸易,给周庄带来了财富。 东庄是周庄的东郊,有一千三百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洁白无垠,成了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更加诱人,有的却风光不再,但作为曾有过的辉煌,还是值得游者雪访探幽的。再加上新的景点,游人自然可以参与其间,自己归纳新的八景或更多的景点。
镇江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市,西接南京,东邻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北与扬州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其中,市区面积255平方公里,人口51万。 镇江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春秋时期,镇江属吴国。东汉末年,孙权从苏州迁到镇江建都,定名京城,不久又西迁南京,镇江改称京口。 镇江市为江苏省省辖市,辖丹阳、丹徒、句容、扬中4个县(市);市区设京中、润州2个区。90个乡镇均为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 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有名的商埠。199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
本书内容包括:发现之旅;申江短语;都市风光游;外滩风光游;外滩速写——历史的述说;优雅的绅士——英国领事馆;高雅的贵族——和平饭店;不老的传说——和平老年爵士乐队;上海的缩影——外滩风情;十里洋行的见证——怡和洋行;精粹集锦——浦江游览;主题特写;风景游历;外滩银行大楼扫描; 浦江两岸情等详细内容。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杭州湾北岸,处在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和长三角都市圈枢纽地带。西连浙江省、嘉善县,东邻上海市奉贤区,北接松江区和青浦区。全区陆地总面积586平方公里,辖9个镇、1个街道,现有人口55万。境内现有沪杭高速公路、同三高速、莘奉金高速公路3条大交通主线,还有跨海直通舟山、宁波的车客渡码头和沪卫铁路专线,交通便捷,物流畅通。 金山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置县,以海中的金山岛而得名。6000年前,金山已经成陆,是上海地区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位于漕泾镇沙积村的“古冈身”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古海岸遗址。戚家墩、查山、亭林等古文化遗址,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金山古文化。金山在上海地区早设治,有时可查超过800年建制的有枫泾、金山卫、朱泾等古
镇江是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镇江是座山清水秀的园林城市,南山北水,江河交汇,真山真水,山水形胜,自古有“天下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镇江是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刘裕、沈括、米芾等名人辈出、名闻遐迩,《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名作迭现、光耀千秋。镇江是座民间文化的艺术宝库,民间文艺资料库被国内专家称为“中华库”,正则绣、竹编、瓷刻等民间工艺品享有盛名,丹徒南乡民歌、丹阳丹剧等地方曲艺特色浓郁。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水形胜、悠久的文化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出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闪亮的城市名片。
杨州在历*早称为邗,邗,干邑也,干也就是水边崖岸的意思。也就是说扬州为水边的城市。后世往往称扬州为邗上。邗,是扬州千年城市的起点和命运的开始。 追根溯源,京杭大运河的发端在扬州。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两千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长期的历史积淀,使扬州古运河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河”。扬州作为“运河之城”,这些文物名胜早已与古运河浑然一体,一起闪烁着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 目前扬州各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古运河是扬州*全国乃至世界意义的一个城市符号,是集扬州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资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品牌,也是其他任何城市所设有的城市特色之一。 古运河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当在今天人们的保护和合理建设下,在当代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江西省情资料手册(2013年版)》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基本省情篇、发展格局篇、专题资料篇、比较资料篇, 客观地展示了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无锡是中国江南太湖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名“梁溪”。自殷商末年,周太王之子泰伯偕弟仲雍自隔断西来到无锡,筑城于梅里(距无锡市区15公里),自号“勾吴国”,开创吴文化,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无锡是理位置甚佳,处于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西邻常州市,东靠苏州市,地势平坦,环湖多山。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公路、内河航运四通八达、七条主要水运干线都接通黄田港和张家港。尤其是处于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中段,交通便捷。它东距上海128公里,西离南京183公里,中国著名的南北大运河在此交汇。无锡属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风密布,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无锡经济繁荣,早在明朝就有冶坊、制砖、陶瓷、织布、缫丝等手工业产品问
民国故事 学府探寻 六朝烟雨 十里秦淮
1078个岛屿,或高耸如屏,或散落如珠,姿态各异,风姿绰约。西湖灵隐是济公活佛的修行之地,其中更有充满神奇传说的飞来峰。
沿着历史的长河向上追溯,扬州这座古城,从吴王夫差建城开始,到现在已有二千四百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屡经风云变幻,饱览人世沧桑;尝遍了苦辣辛酸,历经了悲欢荣悴。多少条市井街坊,留下了桩桩逸事掌故;无数片残砖碎砾,浸透了斑斑血迹泪痕……直至扬州解放,这座古城才获得新生,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面貌。
镇江是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镇江是座山清水秀的园林城市,南山北水,江河交汇,真山真水,山水形胜,自古有“天下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镇江是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刘裕、沈括、米芾等名人辈出、名闻遐迩,《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名作迭现、光耀千秋。镇江是座民间文化的艺术宝库,民间文艺资料库被国内专家称为“中华库”,正则绣、竹编、瓷刻等民间工艺品享有盛名,丹徒南乡民歌、丹阳丹剧等地方曲艺特色浓郁、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水形胜、悠久的文化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出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闪亮的城市名片。
蕴载深厚、桨声乃的绍兴乌篷船;陈厚绵长、浓郁醉人的绍兴老酒;恢谐幽默、软硬兼施的绍兴方言;清丽委婉、咿咿呀呀的绍兴越剧;铁骨铮铮、文笔锦绣的绍兴名士; 穿梭于繁华的街道,总憧憬着古老的小巷;游荡在喧闹的商场,总向往着幽深的庭院。住惯了都市的人,总会惦念来自古镇的那一份静谧与安详。于是我们穿越文字的时光隧道试图走近那个远在江南小镇——绍兴。 穿梭于繁华的街道,总憧憬着古老的小巷;游荡在喧闹的商场,总向往着幽深的诞院。住惯了都市的人,总会惦念来自古镇的那一份静谧与安详。于是我们穿越文字的时光隧道试图走近那个远在江南小镇——绍兴。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镇江是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镇江是座山清水秀的园林城市,南山北水,江河交汇,真山真水,山水形胜,自古有“天下江山”、“城市山林”的关誉。镇江是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刘裕、沈括、米芾等名人辈出、名闻遐迩,《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名作迭现、光耀千秋。镇江是座民间文化的艺术宝库,民间文艺资料库被国内专家称为“中华库”,正则绣、竹编、瓷刻等民间工艺品享有盛名,丹徒南乡民歌、丹阳丹剧等地方曲艺特色浓郁。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水形胜、悠久的文化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出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闪亮的城市名片。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苏州风物清嘉,人文荟萃,历来是中华文苑艺林的渊薮之区,是江南文化中心。千百年来,许多著名人物在这里留下了遗迹,例如,春秋时代“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宋代名相范仲淹,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建筑大师蒯祥,清代朴学大师俞樾,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顾炎武、林则徐、章太炎、柳亚子等等,举不胜举。唐至清末,苏州共出状元50多人,雄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苏州一地名列画史的著名画家就有1200多人,“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开创的吴门画派,更是蜚声中国画坛。
防水耐折撕不烂地图出行旅游一张就GO!889*119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