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中国篇》以不同的视角、别具匠心地选取了中国100处一生当中要去的地方,按照每一处地方的自然特点以及所带给人的感受,将100处地方归为若干大的单元,各大单元下的每处地方又独立成篇。以优雅的行文配合精美的摄影图片,将世上各处臻于很好的自然之美、文明之美娓娓道来。这其中有最适合探险的地方、有领略先人瑰宝的地方、有最宜人的世外桃源。
作为一个来自外地的“游客”,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其实,搭着地铁,跟着当地人上车、下车,一站站去参观旅游指南上面写的那些动人景点,或吃吃具有地方风味的美食,或买买值得纪念的艺品饰物,甚至随性步入市场、公园、学校、便利商店……无疑是一种深入感受异地风貌的旅行方式。而且,在这个讲求旅行“质地”更重于“数量”的年代,也的的确确有许多人,是如此在计划或者实践着他们的“地铁之旅”。本书向你介绍80大热门站点,418个旅行热地全攻略!
“都市地理小丛书”近日由南京出版社重新装帧设计后出版, 作为中国 早的城市旅游丛书,其以简洁优美的散文式手法记录了民国都市的风貌。 “都市地理小丛书”是民国 散文家倪锡英的作品,全套共有十本,此次出版的是其中五本,分别是《南京》《北平》《上海》《杭州》和《广州》。书中网罗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十个城市民国时期的都市风情,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当时城市的历史沿革、地理形势和交通等方面的风貌。 本书是其中的《杭州》一书,内容包括:杭州——人间的天堂,杭州形势概述,西湖风景史,湖滨风景线,湖中胜迹,北山,南山,钱塘江边。
当我们沿着马可·波罗、徐霞客、杨升庵的脚步走进保山;当我们在穿越布满深深蹄印的“西南丝绸古道”时,侧耳聆听,依稀有马帮清脆的铎铃声响传来;如果站在火山之巅,你会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躁动之音;走入乡间村庄的窄巷,深深凝望那些古朴陈旧的飞檐斗拱,时光停顿,然后飞速地朝后掠去,一瞬间,回到数百年前,如烟往事,不期而至。我们留恋那些古老的路、古老的桥,祖先的脚步在想像和记忆中漫长而坚韧地行走着,哀牢文明的荣耀之光在头顶闪烁,熠熠生辉。直至今日,我们对一切昔日文明的残片都充满敬意。
眼前的这本《收藏上海》正是我们对于“雅”、“俗”之间的一种尝试。同时,它也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第三期馆刊。这期馆刊有两个特点,个特点是以文物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第二个特点是撰写者不局限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有对藏品了解透彻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好其他工作,所以,我们确定了这一期的馆刊以研究文物为主要内容。具体而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工作,理所当然地应该围绕“上海市”、“历史”、“博物”来进行,在这个方面,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工作,而不是泛泛而谈,学术的深度是保证学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有两万多张1949年以前的老照片、几万件不同质地的珍贵文物、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光是对这些藏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