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插画师常年行走在路上,带你一起写写画画,以日常之美解读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将旅途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跟着作者,去厦门体会独有的艺术之美、去北京感受岁月留下的历史之美、去贵州的大山深处领悟朴素的自然之美,并用画笔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留下一份珍贵的旅行回忆。 书中不仅有作者的旅行记录,更有作者精心准备的绘画攻略和贴心的视频教程,希望能让喜爱旅行和绘画的你,在看这本书时有所收获。
如果可以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时间生活一天,你会怎么选择?六年前,艺术家马良在微博上提出这个问题,八百多名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多半是关于回忆和梦想,其中精彩的部分,收录于本书第六章。马良没有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本书里收录的所有文字、摄影、绘画、装置、草图和手稿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他的回答,这个回答独特、真诚、精彩,却也与每个人的答案并无不同: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永远是那些多情、疼痛、难忘而已成定格的青春;如果能够去到未来,则要去看望那些热血、骚动、古怪但尚未实现的理想。本书是世界摄影金奖获得者马良对于艺术创作,对于逝去时光,对于生命本身的一次坦白,共收录马良各类艺术作品八十余幅,创作手记和散文三万余字,献给所有怀才不遇的发胖了的家禽,献给那些曾经幻想过翱翔万里的心,
本书要点:什么是曝光和摄影三角,6种正确曝光和7种创意曝光;光圈与景深、微距摄影、镜面高光,以及叙述性、单主题和“谁在乎”光圈;快门速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跟拍、凝固和隐含运动;光的重要性、光、正面光、侧光和背光;曝光计的有关知识,18%反光率、夜晚及低照度条件下的摄影等;特殊技巧与滤光镜,故意过渡曝光,二次曝光与叠加,多次曝光,偏振镜、中灰密度镜、渐变中灰度密镜;胶片相机与数码相关的有关问题,胶卷速度、颜色、拔高与压低。
《龚心瀚摄影书法作品集》收录了龚心瀚先生近年来所创作的摄影作品约90幅,分为采风及参加各类活动照片,风光、动物、花卉照片,香格里拉专题照片及加拿大专题照片。同时还收录其书法作品54幅。照片展示了外的美丽风光,书法作品则反映了作者退休后继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
《非洲的面孔(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30年人文摄影笔记)》从辽阔的非洲大陆上截取光影瞬间,展现了生命从摇篮到坟墓的发展演变。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全新而富有启发意义的视角。当这些照片汇集到一起时,我们便得到了非洲人民的群像,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经验,他们从中汲取力量,并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散发出独特的光辉。非洲大陆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既有沙漠也有热带雨林,既有雪山也有大平原,这使得世世代代的非洲人民发展出了极其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尽管他们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但他们都继承了一种深刻的传统,即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非洲精神,这种精神是这本卓越的书所要表达的核心。 “我们相信非洲各种社会文化有着共同的传统根基,这种根基是强大的,并且是值得赞扬的。”卡罗尔·贝克维斯与安吉拉·费歇尔这样写道
《带着相机去旅行:巴西》是一本关于巴西国家风情赏析的旅游摄影画集,同时也是一套普及摄影美学的学习读本。作者“鲜活”地嫁接了旅游和摄影,提倡一种随遇而“按”、信手“摄”来的摄影态度,打破了传统摄影的思维定势,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的记者及在中国各地的作者们,在旅游和摄影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把自己的体验汇集到这套《中国旅游摄影黄金地》中,以精美的摄影图片展示一个个摄影胜地的风貌,用翔实的文字道出如何解决旅行和摄影的具体问题。本册为其第二册。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的旅伴,带你走进—个个摄影黄金地。 本书由中国旅游出版社编著。
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江河,能够像长江三峡这样,拥有长达200公里的山水画廊,拥有7000年的文化积淀。在没修三峡工程之前,说到三峡,人们就会想到李白笔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今天,再说到长江三峡,人们就会想到毛泽东“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著名诗句。修建宏伟的三峡工程,改造三峡河段的天然河道,开发长江三峡水力资源,造福中国人民,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和水利专家的梦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三峡发生从河到湖的巨大变迁的临界点上,我们进入,我们记录,我们见证。即将消失的,我们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正在发生的,我们记下了它们的过程;将要发生的,我们与所有的读者共同期待并且深深祝福。本书
《诗境·张履生摄影作品》为摄影作品集,全书遴选了张履生先生以风光、人物为主题的摄影作品百余幅,供摄影爱好者赏鉴交流。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藏地风光的人文画册(至少不完全是),也不是一本关于西藏历史文化的学术文集,它是一本以日记体形式,配合作者亲手拍摄的图片,向您讲述一位摄影师2万里藏地摄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的书。可贵的是,在本书中您除了能欣赏到优美绝伦的西部高原风光,领略到神秘的宗教文化之外,还能清楚地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拍摄出来的。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资深会员,作者有较深厚的摄影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合作出版过数部摄影专著。作者将在本书中把自己在藏地觅影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一一列举,并将自己的解决办法和建议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毫无保留地把所有拍摄思路、感悟、摄影经验以及技巧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作者将在本书里手把手地教您怎样在次进藏就拍摄出有深度的藏地图片。《走进神秘西藏(一位摄影师
在悲伤的背后,她看到梦的出口。 那是年少时的梦中岛屿——冰岛,它在世界尽头,温暖又冷酷。 夜晚,她像红色的精灵,和飞行器一同跌落人间。 她用镜头,记录一帧帧梦境—— 在蓝湖寻觅大地的眼泪,在高山湖与水怪打照面。 在黑沙滩偶遇沉睡的女巫,在熔岩洞穴中找到精灵的住所。 登上月球表面探险,潜入冰冻海底冬眠。 走过四季,经历生死,上山入海,穿越一号公路,在空中飞离梦境…… 在这没有杂质的空间里,灵魂也将变得透明 因为在世界的尽头,幸福与悲伤都是一样的…… 就算梦醒是一切的终结,我们也不应放弃做梦的勇气。 在冰岛,放逐自己,重拾自己。
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时,人类正陶醉在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物质丰裕和生活便捷之中。而余纯顺,却在用一种最原始的方式——走路,弘扬着人类的一种不应该退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勇敢和进取,就是诚实,就是对理想的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用惊人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人,依然是地球上最坚强的生命。他也在用坚韧的脚步告诫、提醒人类:不要沉溺在现代文明的温床里,丧失了刚健的毅力和勇气,丧失了向命运挑战的激情! 余纯顺倒下了。然而他的脚步声不会在人们的心中消失。 这本书,并不是对余纯顺一生和他传奇经历的完整记录,而是用他自己在徒步旅行途中拍摄的部分照片,向人们展现他辽阔多彩的视野,展现他博大深沉的心胸。凝视余纯顺留给我们的这些照片,我和所有观者一样,为之动容,为之浮想联翩。书中的五十首诗,不仅表达了我对这位
闵行区位于整个上海的西南部,在整个上海版图的中心,形似一把“钥匙”。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诞生过马桥古文化,有着4000年悠久历史。本书将镜头聚焦闵行地区的古树、古桥、古建筑,展现本地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和丰厚的历史积淀。通过将照片定格的精彩瞬间,让人们感受到江南的深情和柔美,散发对文化传承的温情和关怀,通过比文字更深邃和更强大的叙述力量,重温本土江南文化的深情与柔美,表达和传递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和乡愁。
《中国时刻》是一套记录家国变迁的纪实作品,《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透过400幅定格的经典瞬间,全景式展现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和中国人的生活百态和精神面貌。全书以十年为断限,分为四卷,每卷100幅经典照片,并配有精炼的解读文字。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从十年动乱、经济濒临崩溃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闭塞到走出国门,从前工业时代到网络时代。我们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这谜一般的经济奇迹让一个个经济规律失灵,击破了一个个唱衰中国的预言。抛开枯燥的数据、高深的理论,且让我们通过一幅幅曾让我们激动的画面,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来重温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彷徨、迷惑、拼搏、创新,尽在陈晓明主编的《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
《中国时刻》是一套记录家国变迁的纪实作品,《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透过400幅定格的经典瞬间,全景式展现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和中国人的生活百态和精神面貌。全书以十年为断限,分为四卷,每卷100幅经典照片,并配有精炼的解读文字。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从十年动乱、经济濒临崩溃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闭塞到走出国门,从前工业时代到网络时代。我们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这谜一般的经济奇迹让一个个经济规律失灵,击破了一个个唱衰中国的预言。抛开枯燥的数据、高深的理论,且让我们通过一幅幅曾让我们激动的画面,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来重温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彷徨、迷惑、拼搏、创新,尽在陈晓明主编的《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
湛蓝的天空衬托着圣洁的祥云和雪山,飘扬的经幡是千年不变的企盼,一袭大红的颜色执著地守侯这片纯洁的自然,虔诚的目光蔓延到香格里拉的山巅,每日的太阳照透了九曲弯,古铜色的皮肤诉说着古老的思念,草原上的牛羊沉思着冲古寺的庄严,朦胧的雾气萦绕在如歌如泣的圣水湖畔。这些景色就凝固在《寻觅圣洁 李哲摄影作品集》里,顺着作者李哲的牵引,羌管悠悠,耳畔轻轻扬起那首优美的歌: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