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亨达集团主席邓予立受邀参与“南极论坛”的南极行,在没有国家、没有污染、没有敌意,世界上寒冷的遗世仙境参访13天;他透过亲身触摸基地冰雪的经验、以丰富的图文,带领读者纵览极地由雪、冰、水、石等元素组构而成的白色荒原,体会极地无限魅力,游走於如梦如幻、雪峰簇簇的天地间。 南极,四周被南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围绕,远离其他大陆,完全封闭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助手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 看见的壮阔冰山长城、与天地相连的苍茫冰原,让人打破视野与心胸的局限,进入另一个浩瀚的心灵境地! 这段期间,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各种动物蓬勃的生命力、生物圈弱肉强食的写实景象,还有人类过去在此征服掠夺的遗迹,以及如今对环境抱持尊重与敬意的科研工作……一景一物,依旧
美国籍摄影师埃里克·索斯与意大利策展人弗朗西斯·扎诺特开始了一次长时间的、友好性的交谈。通过客观分析自己所拍摄的知名作品,尚未公布的,甚至是无人所知的其他作品,索斯深入地回顾了自己的摄影职业生涯。 埃里克·索斯拍摄了大量的边缘人,但这些人并不是埃里克·索斯有意拍摄的,他们构成路上所见的一部分。他用镜头捕捉着这些人常人的一面,走进他们的生活,甚至进入他们的房子,于是,房子和房子内部的细节都袒露在摄影师的镜头中。 在本书中,针对每张照片而展开的对话都被独立成一部分。索斯的这些作品在书中都被完全打乱,并按照以下两个方面重新排列开来:追溯记忆的开端、探讨相关的文化问题。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排列顺序,作者只是希望能够建立起一种从未预见到的、不可预见到的内在联系。
这是九如过去几年间行走的记录。一半创作于途中,一半创作于记忆。作者说,照片与文字并非自由恋爱,只愿他们可以日久生情。这些照片和文字,都是一种漂浮物,漂浮在作者和之间。倘若伸手触碰它,它便神秘而轻盈地向更远处漂移。只有将它安顿好,才能独自转身离开。本书分为沿途、薛定谔的城、狄浦斯王、决定性瞬间、夜和岁月、夏娃、情话、沙与沫、苏格拉底说九个章节。
这是九如过去几年间行走的记录。一半创作于途中,一半创作于记忆。作者说,照片与文字并非自由恋爱,只愿他们可以日久生情。这些照片和文字,都是一种漂浮物,漂浮在作者和之间。倘若伸手触碰它,它便神秘而轻盈地向更远处漂移。只有将它安顿好,才能独自转身离开。本书分为沿途、薛定谔的城、狄浦斯王、决定性瞬间、夜和岁月、夏娃、情话、沙与沫、苏格拉底说九个章节。
(光阴的故事)通过平民摄影师薛宝其先生的500多幅珍贵历史资料照片,真实再现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上海社会生活。 薛宝其曾是袜厂工人,新中国诞生后,他拿起了照相机,后来进入上海市总工会系统的卢湾区工人俱乐部担任摄影师,现已退休。 与同时代的专业摄影家有所不同的是,他始终活跃在社会的基层,怀着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的朴实感情,兴致勃勃地用镜头去发现和拍摄大众生活中一幅幅积极向上的图景。 几十年过去了,薛宝其的摄影作品积累成一卷记忆的长画,点点滴滴地留存了上海这座城市及其人民曾经有过的情感和追求,从而为今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认知价值。
《中国时刻》是一套记录家国变迁的纪实作品,《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透过400幅定格的经典瞬间,全景式展现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和中国人的生活百态和精神面貌。全书以十年为断限,分为四卷,每卷100幅经典照片,并配有精炼的解读文字。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从十年动乱、经济濒临崩溃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闭塞到走出国门,从前工业时代到网络时代。我们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这谜一般的经济奇迹让一个个经济规律失灵,击破了一个个唱衰中国的预言。抛开枯燥的数据、高深的理论,且让我们通过一幅幅曾让我们激动的画面,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来重温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彷徨、迷惑、拼搏、创新,尽在陈晓明主编的《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
《中国时刻》是一套记录家国变迁的纪实作品,《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透过400幅定格的经典瞬间,全景式展现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和中国人的生活百态和精神面貌。全书以十年为断限,分为四卷,每卷100幅经典照片,并配有精炼的解读文字。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从十年动乱、经济濒临崩溃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闭塞到走出国门,从前工业时代到网络时代。我们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这谜一般的经济奇迹让一个个经济规律失灵,击破了一个个唱衰中国的预言。抛开枯燥的数据、高深的理论,且让我们通过一幅幅曾让我们激动的画面,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来重温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彷徨、迷惑、拼搏、创新,尽在陈晓明主编的《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1978-1998)/中国时刻》。
《影像老武汉(1840-1978)》广泛收集摄影术诞生后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之前,来自全球对武汉拍摄的老照片,按年代为线索梳理展示,以历史影像为叙事方式,讲述老武汉近现代百年来城市发展路径。这些影像包涵的内容有老武汉重大历史事件,老武汉里弄、老武汉民谣、老武汉市井、老武汉民俗、老武汉娱乐、老武汉小吃、老武汉方言谚语等。通过展示老照片背后的独特故事,结集一个个精彩、鲜活的故事片断,呈现千姿百态老武汉表情,凝聚成别具特色的老武汉影像档案。
鲁迅故里是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经典之地。本画册以精美的镜头展示了鲁迅故里、三味书屋等一批文化建筑,鲁迅故里风情和鲁迅纪念馆之珍贵馆藏,是体味鲁迅文化、欣赏江南民居的上乘之作。 本书分为三部分:[台门无语屋依旧]主要介绍鲁迅祖居、故居和三味书屋;[小桥流水越地情]主要介绍故里风貌、鲁迅笔下风情园和土谷祠、长庆寺、恒济当和咸亨酒店;[文豪足迹启后昆]主要介绍今日鲁迅纪念馆的情况。
《摄影之友》杂志是发行量和影响力的摄影期刊,《60个一生必拍之地——中国最美的摄影目的地》集结了中国最的近百位风光摄影师拍摄的作品,汇集了最美、代表性和最值得拍摄的60个风光摄影目的地。书中分为色彩、地貌、新疆、西藏、青海、季节、城市和新经典、天气等9章,对60个摄影目的地进行逐一介绍。《60个一生必拍之地——中国最美的摄影目的地》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针对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加入了专家的拍摄建议、当地的基本资料、适合拍摄的季节和具体拍摄等详实的信息。 《60个一生必拍之地——中国最美的摄影目的地》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特别是风光和旅游摄影爱好者学习参考。
上海位置在长江南岸的河口三角洲上,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陆海岸线长172公里,6000年的文化积淀,700年的城市发展,近百年的勃然兴起,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的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上海带来了的发展契机,短短20年,被世人津津乐道了半个多世纪的“十里洋场”革故鼎新,上海演绎成为一座充满传奇的1700万市民的快乐家园。正当人们惊呼快速推进的市政改造难以留存祖辈生活方式与痕迹时,一本将摄影镜头聚焦百多年来新、老上海城市面貌变迁的《百年·上海》适时面世。《百年·上海》不再仅仅热衷对老上海风花雪月的怀旧叹息,而是记录至今犹存的近代建筑、眺望城市区域、寻踪街头即景、展现历史风貌,抚今追昔,以同一视角纪实历史痕迹和当代风貌,缀以释文,细细品味,独具风韵。 随着岁月的
1951年6月13日,作为三人医疗小组的成员,作者随同张经武将军奔赴西藏拉萨,成为中央派遣的首批进藏医生,9月8日到达拉萨,1953年4月返回北京。 《拉萨影痕(1951-1953)》收录了作者1951-1953年赴藏途中,以及在拉萨行医、体察社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藏和平解放后拉萨的真实社会面貌。同时也也想以此来说明:是新中国于1951年在雪域高原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医院!是新中国于1951年在雪域高原开始了消灭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贫苦藏胞缺医少药、自生自灭的悲惨生活状况。
《冰雪年轮/刘大为摄影作品集》是一本以南极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作品的主体皆高山、冰川和雪原,漂浮的大小冰山和冰块犹如水上芭蕾,精彩各异的自然造型让人“浮想联翩”,展现出这个成语真正意义上的图腾,充满着浓厚的诗情画意,沉浸于天方夜谭的梦幻之中。远处冰原上水平线条,与天、地平行的直线,直得无法让你再多走一寸距离,这天工、这鬼斧,这超现代的自然造化,让观者似乎有点喘不过气来。
《街头恰恰恰(元子摄影作品)》是一本以街头影像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作者用相机捕捉生活中人们习见而又不经意的瞬间,街头匆匆过客的那些或常态或非常态的举手投足,或歇息停留,或疾步跨越,或光影投射,或瞬间错位,一经定格,有的显出特别的温情,有的却滑稽可笑,也有的意味深长,或者展现出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