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在马来群岛考察时的旅行见闻。 1854年3月,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发掘并采集不为西方世界知晓的动植物种。他在海岛间流浪八年,旅行约一万四千英里,共采集十二万余件生物标本。 本书记载了他所观察到的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大花草科的巨花、“蝴蝶中的王子”大型绿翼鸟翅蝶、酷似人类的红毛猩猩、绝美的天堂鸟、美得难分轩轾的各色昆虫,还有风俗各异的岛民和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 一场孕育演化论的海岛之旅,一部自然历史经典 热带雨林的陌生访客,在海岛间流浪八年,记录下无数岛屿的原始生态 作者亲笔手绘插图
这本旅游指南是著名的两家咨询服务商合力打造的经典之作“异域风情丛书”自1970年以来便成为旅游观光书籍的典范;发现频道则提供了多的纪实类电视节目。 《异域风情》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于一体的丛书。本书以优美、流畅文笔,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奥地利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沿革、文化艺术,以大量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彩色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奥地利特色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系统而详尽的旅游信息包括大小地图,全面介绍了奥地利的旅游景点、旅游诀窍和注意事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反复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12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各族儿女在八桂红土地上建立了伟大功勋,期间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以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成为开展广西红色旅游的丰富资源。本书的出版发行,是大力宣传广西红色旅游的重要读物,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促进广西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作出积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ede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国18~19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1827年,夏多布里昂发表了《前往美洲--夏多布里昴游记》,记录了他游览北美的经历,而这次旅行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书是英国探险家理查德·F.伯顿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中非湖区旅行近三年的记录。 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主导下,伯顿偕同约翰·斯皮克从非洲东海岸桑给巴尔出发,一路向西,前往非洲腹地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伯顿在书中巨细靡遗地描绘了中非的风土人情,包括当地的土著种族、宗教、政府形态、奴隶制度、农村生活、房舍建筑、民俗、医药、动植物等,笔调真切而不矫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也呈现了非洲真实的风貌。
受诺登斯科德探险队的启发,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于1885年夏展开首次亚洲之旅,由俄属中亚进入波斯,逐步走向亚洲心脏地带。五年后,他跟随一支驼队从俄国东部小城抵达中国边陲重镇喀什,这次行程让他与中国的新疆、西藏地区结下不解之缘。又过了三年,赫定再度造访中亚进行探险考察,重点是塔里木地区,全程达10498公里;之后,他多次深入中国西域与穷山恶水搏斗,试图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挑战“死亡之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楼兰古城,以及重新界定罗布泊的位置。
本书是美国极地探险家理查德?E.伯德从南极归来后写成的探险实录,描写他独自一人在南极孤独、奇特的经历。 一九三三年,他率领一支探险队到南极美国基地作气象观测。由于装备补给困难,他只得在距离基地一百二十三英里的小木屋独自居住。在南极的永夜被隔绝近半年,他因精神与肉体上的疾病而受尽折磨,救援要到来年的春天才会到来。 伯德曾在南极地区领导过多次探险,是美国军人和科学探险家眼中的英雄。他于一九二七年获得美国军人最高奖励的荣誉奖。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探险家理查德·F.伯顿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中非湖区旅行近三年的记录。 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主导下,伯顿偕同约翰·斯皮克从非洲东海岸桑给巴尔出发,一路向西,前往非洲腹地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伯顿在书中巨细靡遗地描绘了中非的风土人情,包括当地的土著种族、宗教、政府形态、奴隶制度、农村生活、房舍建筑、民俗、医药、动植物等,笔调真切而不矫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也呈现了非洲真实的风貌。
本书是英国探险家理查德·F.伯顿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中非湖区旅行近三年的记录。 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主导下,伯顿偕同约翰·斯皮克从非洲东海岸桑给巴尔出发,一路向西,前往非洲腹地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伯顿在书中巨细靡遗地描绘了中非的风土人情,包括当地的土著种族、宗教、政府形态、奴隶制度、农村生活、房舍建筑、民俗、医药、动植物等,笔调真切而不矫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也呈现了非洲最真实的风貌。
这是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在马来群岛考察时的旅行见闻。 1854年3月,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发掘并采集不为西方世界知晓的动植物种。他在海岛间流浪八年,旅行约一万四千英里,共采集十二万余件生物标本。 本书记载了他所观察到的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大花草科的巨花、“蝴蝶中的王子”大型绿翼鸟翅蝶、酷似人类的红毛猩猩、绝美的天堂鸟、美得难分轩轾的各色昆虫,还有风俗各异的岛民和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