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竞赛规则2021 2024》是国际排联于2021年第37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国际通用的 供了国际排联公布的英文版本有修改的条款内容的中英文对照版,共涉及条款近一百处,年龄较大的老师,协助译者做了一些原稿工作,利用文档比较功能,找到了国际排联未公译。然后将修改部分合并到上一版本终文字稿中,修订形成一份完整的中文稿。
《乒乓球竞赛规则(2016)》中文版出版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对若干条款进行了修订 ( 以蓝底文字表示 )。现根据英文新版《2022 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手册》编译出版《乒乓球竞赛规则(2022)》中文版。本次编译的内容有:乒乓球比赛规则;国际竞赛规程;比赛、奥运会比赛及残疾人奥运会比赛规程。为使我国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竞赛官员,以及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规则,本次仍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出版。本规则既适用于国际比赛,也适用于国内比赛。
《象棋竞赛规则》正文包括行棋规定、比赛通则、比赛通则、比赛附则、比赛细则、棋例和快棋细则、棋例细则和棋例参考图九章内容,共30条条款,30个棋例,50个参考图。后附有象棋群体比赛简明规定,循环赛对局秩
篮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深入的发展。为使该项运动永远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并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统一和规范,国际篮联在近年来不断地对规则进行了修改。2003年5月25日,国际篮联中央局会议又通过了对2000年规则的修改部分,并决定10月1日起在全世界正式执行。新的规则已经由中国篮球协会翻译和审定。今后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及各类篮球裁判员晋级考试均按本规则执行。
这是一本桥牌裁判方法手册。书中主要介绍了桥牌常用竞赛的组织编排及计分方法,讲述了牌桌上发生违规划的一般处理方法及如何按桥牌规则去裁决,指出了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规范做法和执裁经验。本书由著名*裁判徐明副教授编著,旨在给桥牌竞赛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和众多桥牌爱好者提供所需要的帮助。书中附有部分常用桥牌规则及部分判例。
今年国际田联对《2002年田径竞赛规则》进行了少量修改。为适应国际赛事,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国田径协会2004年3月2日下发的关于执行2004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的通知和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全国比赛都将按照《2004-2005田径竞赛规则》修改部分的内容执行的指示精神,北京体育大学组织了有经验的*以上的田径裁判人员编写了这本《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手册——大型田径比赛裁判方法》。本《手册》主要以介绍大型比赛裁判方法为主,并适当兼顾中小型运动会的田径竞赛裁判工作。书中详述了电子计时、电子起跑、激光测距等裁判工作。《手册》既可以作为体育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又可以作为各类级别田径裁判考试的参考书。
《田径竞赛夫则2006》是中国田径协会依照国际田径联合会(国际田联)颁发的《2006~2007竞赛规则》翻译制定的,供全国及各地田径比赛使用。其有效期从发行之日至新规则理次出版时止。 规则条文前带有★的部分,是中国田径协会根据国内田径竞赛的需要,结合实际制定的补充规则。
随着2004年《篮球规则》的改变,《篮球裁判员手册》(2人执裁与3人执裁)也做了大幅度地修改,并由国际篮联中央局正式批准,于2004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 现代篮球需要现代裁判。现代裁判必须精通和执行现代的执裁方法和技巧,以利于实现裁判工作的统一和规范,并提高执裁水平。 为使我国篮球运动与国际篮球运动保持同步发展,切望我国篮球裁判员认真学习和贯彻。 新的《篮球裁判员手册》已经由中国篮球协会翻译和审定。今后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及各类篮球裁判员晋级考试均按本手册执行。
本书是一本航空模型竞赛的指导用书,全书对航空模型竞赛的筹备工作、裁判机构及其进程、场地工作、资料审核和成绩统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一介绍和指导,并对一些具体项目的裁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书中附录给出了航空模型竞赛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表格、场地设置图和器材准备清单等,对组织和参加航空模型竞赛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书适合进行航空模型竞赛的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和教练员学习使用,也适合对航模竞赛感兴趣的航模爱好者,航空爱好者阅读使用。
本《规则》译自国际排球联合会修订的2005-2008年的排球竞赛规则(2005年12月国际排联官方网站文本),经中国排球协会审定,在全国各级排球比赛中执行。条文中用黑体字排印的涉及“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规定,是国际比赛必须执行的。 为有助于提高排球工作者的英语水平,本《规则》中附录了排球竞赛规则英文部分正文的全文。 为使排球运动员、教练员,特别是裁判员更好地理解规则精神,掌握裁判尺度,本规则还附录了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修订的2005年版的《排球裁判员执场案例》供参考。
跳绳是一项深受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为推动我国跳绳运动的普及与发展。2010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在成都体育学院组织召开了《跳绳竞赛规则》编写会,本规则是在认真总结2007年跳绳竞赛规则和参照国际跳绳组织制定的竞赛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跳绳运动开展现状和竞技发展需求编写而成。
本书以独到的视角、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足球规则和裁判法,通俗易懂。它来自于我从事足球裁判工作多年来学习规则理论和裁判实践的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您只要细细地读下去,就一定会有所帮助。无论您是足球裁判员,还是从事足球工作的专业人员,甚至是球迷,都应该更准确地了解足球规则。只有这样,作为足球专业人员才能够在场上做到游刃有余,作为球迷在观赏比赛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还应特别注意国际足联每年都会对《足球竞赛规则》进行的一些修改,使之更合理、更完善。所以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应结合*的《足球竞赛规则》。
《全民健身竞赛简明裁判法》由季汝元、袁同春主编,较全面、系统、科学地介绍了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竞赛组织、编排和裁判法,具体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健身健美操、健美、体育舞蹈、拉拉队、传统项目、跆拳道、自行车运动、游泳、台球和趣味运动等。 考虑到当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及发展所需,本书在具体竞赛方法和阐释上作了适度的取舍,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本书简明扼要。实用性较强,可满足业余裁判员、体育专业学生、从事体育工作的工会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运动爱好者的需求。
????《象棋竞赛规则2011》(试行版)历经三年的实施试行,已经成为全国各类象棋活动的规范文本。为了更好地发挥《规则》的指导作用,保证公平合理竞赛,中国象棋协会通过集思广益,修订、推出了《象棋竞赛规则》(2011版)。新版《规则》对部分条款、棋例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力求文字阐述更准确、棋例条款更简明、判罚尺度更合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首次提出了促进象棋发展、进一步推动群体性象棋活动的理念,制定了《象棋群体比赛建明规定》为象棋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
本书是作者对2004年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对规则的解释资料,以及2000~2004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对有关规则问题的解释和国内一些知名专家的学习资料,进行了整理,精选出800个问题和判例,系统地把规则和裁判方法中的主要条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系统全面地进行了解答。对裁判员掌握、理解规则,运用规则处理临场中出现的问题,展示高水平的执裁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精选的问题和判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裁判员和广大裁判爱好者学习篮球规则、裁判法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体育工作者的工具书。
本书在*出版的国际田联竞赛规则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田径运动会中竞赛组织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遵循我国田径裁判工作传统分工方法,融田径规则和裁判法于一体,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身,所设计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可以作为体育爱好者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体育专业的田径辅助教材。
《乒乓球竞赛规则》(2006)中文版出版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又对竞赛规则进行了个别条文的修改(以灰底文字表示),现根据英文版的国际乒联乒乓球竞赛规则(2006—2007)编译出版2007年中文版《乒乓球竞赛规则》。 本次编译的内容:除国际乒联手册的第二章乒乓球比赛规则、第三章国际竞赛规程、第四章*比赛和奥运会比赛规程之外,根据国际乒联的更改,撤销了上一版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将《*比赛及国际乒批准的比赛——竞赛官员指南》和《国际公开锦标赛建议》另列。
近年来篮球运动不断普及,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篮球裁判员是篮球比赛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本书从思想修养、理论素养、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综合素质六个方面对篮球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述,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掌握篮球裁判员应具备的全面素质,提高裁判员的执裁能力和群众的观赏水平。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及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业余篮球裁判员学习参考,还可以作为广大篮球爱好者提高竞技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指导用书。
本书由全国广场舞推广委员会组织编写、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审定,全书共有五章和附件,主要介绍广场舞的定义、规则适用范围、比赛、仲裁与裁判、评分方法、参赛队资格、违规处罚与特殊情况处理、评分指南等,附件内容为相关文件。本规则的编写旨在为广场舞运动在全国的开展与普及提供规范标准的竞赛准则,制定政策方针、计划与规划,制定该项运动的标准与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理论研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进一步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进一步参与国际组织、国家与地区间的广场舞运动交流。
《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是由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审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条文,适用于世界性、国际性等较大规模的比赛。本规则和裁判法共分七个部分。部分总则;第二部分舞龙竞赛规则;第三部分南狮竞赛规则;第四部分北狮竞赛规则;第五部分舞凤竞赛规则;第六部分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裁判法;第七部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