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为女子特级大师,20世纪80年代参战男子象棋角逐已取得较好成绩。她是象棋女子棋手中的杰出代表,她的成长经历和棋技均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本书专题介绍高大师的棋艺人生和经典的100局棋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在众多象棋高手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象棋布局得到不断的革新与发展,如今已经在系统化和战略化上走向更高的阶段。因此,对布局的研究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青少年棋手以及自由职业棋手要提高水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布局系列学好,并认真研究各种变化,能够牢记主流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实战中去。 中炮对半途列炮是当前全国赛中流行的布局。其特点是形势简要,攻杀异常激烈复杂.攻守中锋芒内藏,随时会出现弃子攻杀的惊险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布局的特点,加强研究这类对局的变化,在实战中发挥得更加出色,我们收集了象棋特级大师、大师们比较典型的对阵局法,并将中局、残局部分也作了评解,经过综合整理,提供给读者研究、参考,可以充分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
经过象棋大师和众多高手的实践和研究,象棋布局不断革新、发展,如今已经走向复杂化和系统化。 对布局的研究,要更多地从实战中去了解它的不同变化,加以综合分析,逐渐上升为理论。青少年棋手要提高水平,首先就要把布局学好,认真研究各种变化,能够牢记变例的主流,掌握好变化的规律,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到实战中去。 “中炮过河车七路马对屏风马左马盘河”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布局。其特点是灵活善变,攻杀激烈、复杂,防守含蓄、稳健。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一布局的特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 象棋特级大师吕钦、赵国荣、刘殿中、李来群、许银川、胡荣华、柳大华等对此布阵都有研究和体会,有不同的见解和创新,为此种布局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本书收集了象棋大师的典型对局,加以全面整理,供读者研究。
金牌教练教象棋丛书是一整套自学象棋工具书。为什么率先出版《梁大师讲中局》,而不是布局系列,相信不少读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正是我们的良苦用心, 目的是有针对性地提高读者的棋艺水平。 一盘棋从开始到结束,一般分为布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实践证明,除少数棋局因一方在中局出现严重错误而告负,大多数棋战结束于残局。因此,要想成为高水平的棋手,必须做到布局、中局、残局俱佳,缺一不可。如此看来,布局、中局、残局似乎同样重要。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认为,中局是棋战中重要的阶段,也是难把握的阶段,是棋战成败的关键。象棋的复杂深奥、高深莫测正体现在中局,象棋的无穷魅力也尽现在中局。 象棋布局和残局已经具有较完整的体系,都有规律可循,唯有变化无穷的中局没有可以遵从的成规,中局是难把
本书的特色。 《21世纪中国象棋布局》(辑)收录了自2000年至2004年全国所有大型比赛中的十三种布局“秘密武器”。后来据出版社的负责同志说,发行量还不错,于是从那时起,我们便萌生了续写姊妹篇的想法。 客观地说,现今市面上的布局书已经为数不少,甚至让我们有些眼花缭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分一杯羹呢?在此,笔者利用卷首有限的空间略加诠释,希望对读者了解阅渎这本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1.新潮前卫,与时俱进。本书收集了,2005年至2008年全国所有大型比赛的十六种主流布局,像为广大棋迷熟知的中炮急冲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五七炮对屏风马进7卒、顺炮等等。 2.时间为序,追根溯源。每种布局均以时间为序,独立成章,较为详尽地向读者展示其演变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问世、否定、蛰伏、
学习一些布局陷阱和飞刀可以丰富自己的布局知识,对于象棋爱好者提高自己的水平大有好处。实战对弈中,布局的陷阱和飞刀常有出现,往往令棋手们,尤其是初、中级象棋爱好者无力还手、束手待毙。我们编写的这本《象棋布局陷阱与飞刀》从实战出发,以实用为主,归纳整理了当代重大比赛中国手在布局中使用“陷阱”、“飞刀”战术技巧的局例170余局,并分类逐一加以介绍点评,指出其关键点及相应的对策。读者研习后,既可作为战术为我使用,又能在布局阶段巧识骗局,避免落入陷阱,陷于被动。
本书是江湖红盘棋揭秘(江湖红盘类)的姊妹篇,主要介绍了古代四大江湖名局和现代八大江湖名局等众多棋局。每局棋均按“棋局简析、着法精解、象棋随想、类局撷英”四个部分编写,这不仅是名家棋手的珍贵资料,也是棋迷警悟的上佳秘谱。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布局方面。此次修订时,删除了原内容,增加了*布局研究成果的详细介绍,力图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布局思路,相信读者看后会受益匪浅。其次是在全局浅析部分。在这部分中新增加了13局*的优秀对局,删去了年代久远的、现在看来布局尚不够完善的5局对局,新增加的对局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布局,既可以使读者学习到象棋大师们精彩的中残局,也可以从中学习到*的布局。第三是本书增加了实战中局简介。这部分主要剖析了学棋的小棋手在实战中遇到的中局问题,深入浅出的加以分析,提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此书修订后更加适合通过《怎样下象棋(第二版)》一书的学习,具有了一定初级水平的读者学习,并且可以用作象棋教学的教材。
本书是供广大象棋爱好者自行测验默算程度、自己测验棋艺水平高低的象棋新谱。 残局是全局的尾声。残局相对于开局和中局而言,变化不很大。但残局的子力较少,棋盘的活动空间也要对增大,这就是使各子力有了更多的空间可以走动。 实用残局棋子虽少,但着法凝练简洁,易于记忆,具有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特点。它能提高人们的艺术趣味,给人们以技巧的启迪。古往今来的众多棋手都把残局作为必修的基本功。 残局虽平凡,但能让人们在沉思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在启迪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启发悟性,开阔视野,触发人们作高一层的联想,并能从中得到益处。它有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 本书专门论述残局实战攻杀技巧和规律,精选国内外大量棋赛的名手对局,详加论述剖析,是一本实战性和实用性极强的象棋残局参考书。 这
赵国荣,1961年生于哈尔滨市。自幼喜欢下象棋,1982年赵国荣获全国个人赛第五名,并获象棋大师称号;1984年、1985年、1987年三次获得个人赛前三名,被国家体委授予象棋特级大师称号;他是1990年黑龙江队获团体冠军的主要得分手;并于1990年、1992年、1995年三次摘取全国个人赛桂冠;赵国荣1991年获世锦赛冠军。赵国荣还曾获得“广洋杯大棋圣”的头衔;并在“五羊杯”、“后肖杯”等杯赛上多次夺冠。目前棋手等级分排在全国第三位。赵国荣棋风细腻,刚柔相济,对流行布局素有研究,有“新东北虎 ”之誉。 本书是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名局精选系列之一,由中国象棋协会推荐,凡获全国冠军者,由中国象棋协会授予象棋特级大师称号。他们都是从实战中杀出来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和擅长的棋路棋艺。本系列是对象棋特级大师们的实战对局记录,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系统介绍了提高中局棋力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攻杀能力、掌控能力、求衡能力等的锤炼和提高。书中遴选了210个中局实战棋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条分缕析,向读者讲述了大师们在中局应变中各种技战术的运用,以帮助读者学习和提高中局实战的棋艺及水平。
这是一本象棋短局集,是一本拍摄了40多年来精彩镜头的实战短局集。 在棋类活动高度发展、广泛普及并波及全球的今天,棋手们的棋艺水平日益接近,在全国性大赛中胜一局棋决非几招几式就可奏效的。但是历次大赛和当前流行的杯赛也不乏一二十回合就决出胜负的短局。 短局没有残棋,往往是在千军万马的对抗中一锤定音。短局简捷明快,没有局势上的跌宕起伏,短局节奏强烈,攻杀凌厉,是棋手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有如不拖不沓的电视小品,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回味和思考。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杨木根、涂国华、应跃林等同志,谨此致谢。
本书以阐述残局阶段怎样应胜或必胜,怎样应和必和,以及介于“胜”、“和”之间的一种“巧胜”局例的一些基本战理为目的,介绍各种常见的残局杀敌制胜之战术技术的书。 本书结合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实用为原则选编各种不同类型的残局的三百余例,寓残局各种战术技巧于实战局例中加以形象说明。主要把双方每一局棋子的战斗力分门别类、从一兵一卒起到双车为止,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附以必要的诠释,指出双方的攻守要点,使读者易于了解对局的情况和掌握胜负的关键。卷首刊有“残局概念及子力与有关术语”一篇小文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