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品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提升品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品质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把品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各项知识与技能分解到365天当中,形成了365个知识点。品质管理人员可以每天学习一个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本书从管理者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品质管理工作涉及的各项技能,内容涉及品质管理规划、进料品质管理、制程品质控制、成品与出货品质管理、工序品质管理、品质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书中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品质经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业绩,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品质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适合企业品质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希望从事或即将走向品质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品质控制人员、企业培训师、咨询师的参考读物。
质量管理实操从新手到高手21世纪什么重要?人才重要。大量质量管理人才是商品高品质、高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得到大量的质量管理人才?如何帮助质量管理从业者成长为质量管理高手?本书给出了求索之道。全书共分为三篇:基础篇主要介绍了质量管理面面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主要管理活动。提升篇则阐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时代篇结合时代特点,畅谈了大数据时代的质量管理趋势,分享了质量管理的精神家园 工匠精神。整书注重实操,实践性强。内容由浅入深、极易上手,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书把质量问题与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质量概念包含的心理学内容,质量形成、交换和消费过程都要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对质量的认知(检验)过程中人的心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就要关注员工和关注顾客的心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质量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并从质量的形成、交换、消费诸过程以及社会的质量文化心理等各个角度,对质量的心理特性和影响质量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的方法和措施,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改进企业质量管理的若干建议。《质量心理学概要》作为作者20多年来研究质量心理学的结晶,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深入浅出,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有可资运用的实践方法,是企事业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书,也可供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政府公务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
《中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分析》一书为国家 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6课题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 中的任务 安全责任划分方法及责任体系研究 的重要成果。本书从内涵和属性、分类和归责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责任领域和质量安全责任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利用手的调研材料、典型性的案例和大量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当前的质量安全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责任,包括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监管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晰的归纳,提出中国质量安全责任的主要问题就是责任主体面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相容这一关键性命题。针对其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匮乏和错位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即以 共治 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的重构和面向各个主体的 激励-约束 相容的责任机制的改
本书由工厂管理界的专家傅武雄先生编著。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考验。为使企业持续成长,势必以“产品价值”的升级作为突破口。“产品价值”的提升,除了技术、设备的差距,主要的影响要素还是在管理,其中制程品质管理又是品质管理的核心。 本书直接从工艺面切入,以浅显易懂的品管方法为手段,加上有效的改善技巧,全面介绍现场制程品质管制与改善策略,易懂、易学、易操作,对基层人员训练与制程品质改善定有迅速有效的指导作用。
由朱少军主编的《委外加工控制解决方案》是工厂问题解决方案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委外分析、外包商选择方案、外协质量控制方案、外协过程控制方案等,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道出解决方案,并辅以大量简易示图和生动案例,可读性和适用性较强。
GB/T 27001--201 1《合格评定公正性原则和要求》、GB/T 27002--2011《合格评定保密性原则和要求》、GB/T 27003--201 1《合格评定投诉和申诉原则和要求》、GB/T 27004—2011《合格评定信息公开原则和要求》、GB/T 27005—201 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的使用原则和要求》系列国家标准于201 1年12月30日发布,201 2年3月1日起实施。该系列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S0可公开获取的规范lS0/PAS l 7001~17005。 本书是上述合格评定系列国家标准的宣贯教材。本书的章从该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的背景、标准的性质、应用范围、标准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做了总体的介绍,并对五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对比,便于读者掌握这五项标准的结构特点和通用内容,还介绍了合格评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制定合格评定活动用规范性文件的重要工具。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这五项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进行了解释
本书从概论,GB/T2828.1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抽样计划的设计与评价、抽样计划的实施以及GB/T 2828.1的其他问题等方面列举了涉及GB/T2828.1-2012的应用环节和技术细节的260余个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大都来自于理论研究者和具有现场抽检经验的操作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内容全面、表述准确,可作为应用GB/T2828.1的参考书,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研究、推广和应用GB/T 2828.1的各类、各层次读者的需要。
本书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设计—制造—服务的产品质量生命周期为主线,突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理念和对质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系统介绍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全书共分为10章,包括质量管理概论、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设计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过程控制与质量改进、质量成本与质量绩效、数据质量与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供应链质量管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其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生产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参考和自学用书。
一本同时详细介绍六西格玛技术,以及管理六西格玛实施人员的有效方法的著作。书中以真实的案例研究描述了摩托罗拉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在成功实施六西格玛过程中的成绩与挫折;同时介绍了加速实施过程的计划、校验表和测评尺度。书中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地解决问题,并确保六西格玛快速、顺利、成功地实施。
检测实验室出具的证书或报告具有辅助决策和展示作用,是产品推向市场并为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凭证,能够确保所出具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可靠、稳定,是实验室质量工作的核心。本书结合检测实验室工作实际,以汤姆森变异分层模型为理论基础,贯穿介绍了控制图、能力验证等实验室常用的内、外部质量控制工具,剖析了常见的错误,对于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和提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首席质量官必修》一书,是近些年上海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践总结,凝聚了上海各方面质量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此书的出版,一方面是为全国首席质量官培训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是大力传播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知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终通过实施“首席质量官”这项制度,不断提高我国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提升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为实现质量强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唐晓芬主编的这本《中小企业管理质量指南》基于大质量的理念,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和实务,按国际*新理念,提出企业管理质量提升的新要求。本书从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等1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除了正文之外,还编写了案例和知识库,方便广大企业学习和使用。 本《指南》可以作为中小企业首席质量官和企业领导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管理质量的参考书和工具书,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管理相关专业参考书。
本书给出了在商品检验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具体应用实例,内容包括食品、纺织 品、纺纤、电器、玩具、涂料等产品的常规检测项目和实验室自校仪器的校准项目结果不确定度 的评定与应用,可作为商品检验部门及相关的科研、生产、贸易等单位评定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 实用手册,也可供有关的检测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学习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是新世纪每一个人的素质要求之一,质量和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3版现代管理系列教材)》由龚益鸣主编,本书从当今质量管理的实际出发,系统阐述了质量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同时,还适当介绍了质量管理的近期新动态和热点问题。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3版现代管理系列教材)》可作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各类学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供对质量管理有兴趣和需要的人员作参考。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许多企业开始更加重视管理的精细化、精益化,希望通过实施精益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效能。《精益成本管理实战手册》(图解精华版)围绕企业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分为三部分:*部分精益成本管理理念,首先介绍精益理念与工业4.0,然后简要介绍精益成本管理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从人力资源、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物流、库存、财务方面详细介绍精益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法;第三部分则是精选了17个案例供读者参考学习。《精益成本管理实战手册》(图解精华版)适合在企业中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培训师、咨询师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质量管理”配套教材。以产品质量形成的生命周期为主线,从要素到系统,由局部到总体,将传统企业质量管理扩展到供应链质量管理,突出供应商质量管理和顾客满意的重要性,强调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关注质量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前沿。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的编排多条线索交叉,兼具逻辑的严密性; 强调顾客满意是质量战略的重点,主观质量与客观质量的协调统一; 在介绍质量管理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融合该 领域的前沿理论,充实关系质量、小批量生产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等; 穿插介绍质量大师的背景及突出贡献,注重质量理念的介绍; 各章配有引例和案例,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理论内容。
本书编者长期从事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检测工 作,接触积累了大量的标签案例。段文锋主编的《预 包装食品标签案例解析》主要结合编者的日常工作和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的标准、法 律法规及管理规范,通过列举案例的方式对预包装食 品、食品添加剂标签标示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整理, 并且根据相关标准的条款进行了错误分析、对照解析 ,重点帮助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 理解标准条款的含义,避免出现相同或相似的错误, 减少食品标签的瑕疵。另外,本书根据国家食药总局 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对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产品标准和标准中对标签标示有特殊要求的情况进行 了全面梳理。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在全面论述现代质量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果,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卓越绩效模型架构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内容共分为八章,包括质量概述、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评价、领导与战略计划、顾客满意与顾客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测量与分析以及现代质量管理发展应用等内容。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力求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读物和培训用书。
随着质量认证活动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对质量认证 活动认可程度的提高,质量认证已逐渐成为政府管理 之外的另~市场之手,在规范市场、优化企业产品结 构、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等方面显现出巨大效能。认证 有效性是一个申请认证组织在通过认证后,其认证体 系持续运行、不断改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认证机 构在认证过程中审核水平、人员能力、诚实信用的内 在反映。主管经济秩序的政府部门、认证机构、认证 组织三方都对认证有效性评价有着内在需求。 王英杰主编的《认证体系与认证有效性量化评价 》引入模糊数学概念,阐述了如何解决认证有效性评 价的量化问题,以大量实例讲解了认证有效性评价数 学模型的构建和计算,同时提供了Matiab等数学分析 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认证有效性数模分析的源代码。 可作为政府机关、认证机构、通过认证组织认
本书分为:建立与实施服务业组织的标准体系、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表与标准文本实例精选、服务业组织通用基础标准目录三个部分。内容紧密围绕服务业标准的建立与实施,用列举实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服务行业标准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的步骤和方法,还汇集了相关的技术资料。 本书适合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使用,可作为服务行业的企业员工培训教材,也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类专业的师生参考。
为了帮助企业透彻掌握IATF16949五大工具,并且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本书详细讲解了IATF16949五大工具。本书包括6章,分别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过程能力研究、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每章都配有可移植的实用案例。为了丰富图书内容,提高指导、借鉴作用,本书配备了一张光盘,容纳了第1章~第6章的附加案例,以及质量成本管理、经营计划管理、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与8D模式方面的原理、方法与案例。讲解清晰、便于应用、案例丰富,这是本书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