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2024年版基础上,以2025年版法检目录为依托,全面建立对进出境货物的分类索引(包含HS编码、商品名称及备注、监管条件、检验检疫类别、检验检疫分类),读者可根据此分类索引明确货物的检验检疫类别等信息,去对应章节了解不同类型的货物的检验检疫申报要求、资质要求、产品要求以及参考依据、参考目录等,快速进行海关检验检疫业务查询。
《轿车零部件归类指南》是由海关业务专家和企业业务专家共同创作编写的,便于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进出口汽车零部件的商品知识,掌握汽车零部件的归类技能。其体例由中英文零件名称、商品编码、商品描述及商品爆炸图组成,从发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电驱动系统、底盘、车身、内饰、电器及空调八部分对轿车零部件进行了说明。
本书回顾了我国进出口危险货物检验监管体系的形成过程,深入解读了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并且详细阐述了检验监管的具体流程、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还精心挑选了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进出口危险品及包装检验监管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指南。
五、内容简介 本书将关务筹划理论引入跨境电商领域。首先按照合法、经济、系统的原则,对跨境电商进行定性分析,使其与走私、违规泾渭分明,以明确筹划基本路径和操作思路。然后进行专题研究,以企业管理、税收征管、监管通关、风险管理、稽查核查、海关缉私等业务种类为基础,对各项筹划事务进行定量分析,以实现操作规范、合法经营。法律法规的全面解读有助于读者理解跨境电商的应有之义,关务筹划的系统介绍则能让读者听到合规经营的弦外之音,而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研究更能向读者实景展示跨境电商的业内百态。
本书收录了2023年度国家口岸管理工作概要、查验管理工作概要、全国口岸运行情况;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除青海省、港澳台地区) 及 5 个计划单列市对外开放口岸建设发展情况和主要数据;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除青海省、港澳台地区) 口岸分布示意图 (不含港区信息);同时,还收录了全国口岸重要贸易统计数据等内容。
本书是国家 十三五 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部关于 一带一路 知识的专题性、纲要性工具书。全书按内容分类立目,包括 一带一路 的历史沿革、经济地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七大类,54个分目,1026个词条。举凡与 一带一路 有关的各门类知识均加以收集、整理、分类、编写释义,既可供相关工作者查阅、参考,也是向国内外一般读者普及 一带一路 知识的综合性工具书。附录包括 一带一路 常见英文缩写、关于 一带一路 的常见问题、 一带一路 大事记、31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带一路 2018年进展及2019年计划、31省(市、区) 一带一路 相关文件等。本书旨在帮助从事涉外经贸工作的读者更好地了解掌握 一带一路 的相关知识和政策,也适用于所有有志于了解 一带一路 相关知识的专家学者、政府公务人员、外交
本书涵盖并融合了近6年来海关在跨境贸易管理领域推出的 全国通关一体化 关检融合 全面深化海关业务改革 以及历次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的重大改革成果以及至2023年2月海关在跨境贸易通关管理方面有效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
《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2022年版)》是商品归类指导工具书,每5年作一次大范围修订。该书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根据2022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注释》编译而成,分上下册介绍2022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全部内容,包括归类总规则及其解释、至九十七章商品范围及其归类规则解释,是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可对我国海关和有关进出口管理等部门,以及从事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企业正确进行商品归类发挥积极指导和规范作用。
《海关检验检疫业务实务手册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篇》是综合介绍国境卫生检验检疫业务管理政策的辅助工具书。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为主要依据,收录了24部法律法规中与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相关的条款;梳理了现行有效的34部涉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规章的相关条款、审批和备案、用语定义、特别说明事项,并收录了修改后的规章全文;收录了部分重要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文件。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贸易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增速也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为166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484.05亿美元,进口额为179.58亿美元。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篇、实践创新篇和国际借鉴篇五个部分,全面梳理和分析了2023年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实践,既有对不同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的文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的呈现,也有对精选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与探讨,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本选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际合作系列成果之一,在分析厦门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基本情况,RCEP签订的国内国际背景、特点与意义的基础上,总结RCEP给厦门经贸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厦门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并讨论厦门强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的主要方向,认为厦门可重点以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数字贸易模式、建设一批 小而美 特色项目和特色产品进出口基地、夯实服务贸易进出口基地等为抓手,强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最后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吸收外商投资、对外投资、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政务服务质量、完善厦门与RCEP成员国的物流运输网络和效率、打造厦门联通台湾地区和金砖国家枢纽地位、推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提出了厦门推动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发展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对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构建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梳理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服务贸易、跨境数据交易、数字文化贸易以及数字平台五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数字贸易规则这一热点专题探讨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书集中专家力量,汇聚专家智慧,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切实有效推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本书以“手把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开火锅店的前期规划、选址、手续办理流程、店铺设计及人员管理等知识,并附成功案例分析。
全书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深度分析和透彻解读,集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可一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沿研究和实践领域之概貌,是介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成就和经验的诚意之作。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形势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成效、制度创新进展,全面梳理了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下一阶段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总体思路。本书的创新性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依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评估体系,持续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展现各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实践进程、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第二,深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推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第三,持续聚焦中国
《海关检验检疫业务实务手册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篇》是综合介绍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业务管理政策的辅助工具书。本书通过对涉及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梳理,对资质管理要求、涉检申报管理要求、单证审核要求、现场作业要求和签证管理要求等具体业务管理要求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相关职责及工作环节,以及作业要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兴衰:白银供应的角度》将广州十三行的兴衰放在1757至1842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大视野中,从白银的视角切入进行研究,从“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商业历程”“清代白银概况和广州十三行税负缴纳”“清代广州十三行兴繁期进出口货物及其白银流量”“清代广州十三行衰落期进出口货物及其白银流量”“关于清代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史的思考”五个部分内容出发,考察了18和19世纪广州十三行的兴衰与国际上经济起伏之间的关联,在世界经济史的范围内探究了广州十三行及清代的货币政策与国际贸易经济生活、国际上的货币环境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并从白银货币的角度研究了货币制度对商业经济的作用。
商业分析是一种复合型的岗位,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均有较高要求。既需要理解“业务”,又需要懂“数据”,还需要熟练掌握“方法论”,只有将这三者串联成一个整体并做到无缝衔接,才是真正的商业分析。本书梳理了业务、数据、方法论三者的脉络关系,提出了商业分析是“业务―数据―业务”的循环,“方法论”贯穿始终。基于此,本书共分6篇进行阐述:第1篇带大家认识商业分析的真实工作场景;第2篇讲述商业分析的起源:业务;第3篇讲述商业分析的量化:数据;第4篇讲述商业分析的归宿:用数据驱动业务的优化和增长;第5篇讲述商业分析的重生循环:新业务/新数据/新优化增长;第6篇介绍商业分析的发展前景和能力培养方案。本书的内容实践性强,以案例形式介绍,手把手教学,分模块、分步骤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的内容基本都是实际工作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关联交易成为跨境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关联交易衍生的转让定价合规性问题成为海关审价的重点和难点。本书聚焦跨境关联交易,以海关审价视角对集团公司内部转让定价进行全面解读与剖析,填补了海关审价与转让定价实操指引的空白。本书通过深入浅出地解读关联交易(转让定价)与海关审价体系,从功能风险、价值链、可比性等不同维度对大宗商品、集成电路、医药、汽车等重点行业关联交易情况展开估价分析,并通过12 个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商品价格构成、行业贸易惯例、关联交易安排、关贸协定遵循和估价技术引用,终还原商品交易实质,为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和海关审价提供有益启迪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