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亲历西部大开发(重庆卷)
    •   ( 12 条评论 )
    •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 /2016-08-01/ 人民出版社
    • 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亲历西部大开发(重庆卷)》以 综述 开篇,总述重庆15年的建设成就。所征集的各篇,全面地体现建设者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系统地回顾和梳理西部大开发历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巨变,既为历史留下生动鲜活的**手史料,又向读者展示出我国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探索实践、突出成果和宝贵经验。文末附 大事记 ,收录了重庆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对正文叙述的补充。

    • ¥90.3 ¥105 折扣:8.6折
    • 中国西部城市数字金融发展研究2023
    •   ( 0 条评论 )
    • 何青 张小成 主编 /2025-02-01/ 中国金融出版社
    •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科技创新浪潮,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数字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实践产物,数字金融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主要聚焦于我国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以全面的视角量化西部各城市数字金融发展现状。此外,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差异,以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还计算了中东部地区的数字金融城市竞争力指数。最后,通过梳理重点城市的数字金融发展案例,本文试图探索城市数字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本文的结果为全国各城市提高数字金融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31.9 ¥39 折扣:8.2折
    • 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
    •   ( 12 条评论 )
    • 胡卫华 著 /2018-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内容括部分,一是理论基础和发展条件部分。主要涉及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辨析、内在机制和实现途径、外的经验借鉴,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定性判断及原因分析等内容。二是对策部分。这部分是对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提出对策思路,主要括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西部城镇化战略和农业现代化战略、构建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连接机制和保障机制。三是实例部分。这部分研究西部主要省份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推进措施。

    • ¥86 ¥86 折扣:10折
    •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
    •   ( 64 条评论 )
    • 朱廷珺 等著 /2015-06-01/ 人民出版社
    • 产业空间布局与转移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界的前沿理论问题,如何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科学发展是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以探寻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旨,以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文献回顾→现实问题描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技术路径,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动力机制和效率。在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模型基础上,在微观层次构建异质性企业空间布局和转移的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在考虑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不同动机基础上,形成“推拉”模型;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建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评判指标体系;计算了西部地区省市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指数,并将其值划

    • ¥32.7 ¥38 折扣:8.6折
    • 大国之策(调水改土与世纪复兴之路)
    •   ( 101 条评论 )
    • 周天勇等著 /2020-07-17/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过程中的水利和土地问题,所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全国政协、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的重视。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长期使用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等传统宏观调控作用已经不大,必须有重大针对性改革以及发展战略举措,而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土地资产,增加8亿农村户籍人口收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拥有更好的宏观调控的条件和环境,完全可以通过改革使土地价值化、资产化,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可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产。 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对国外调水经验、国内热议的几种调水设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水的成本与风险

    • ¥48.96 ¥68 折扣:7.2折
    • 中国西部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现路径
    •   ( 9 条评论 )
    • 杨小杰章道云主编 /2017-01-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杨小杰、章道云主编的这本《中国西部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现路径》收集了参与 中国西部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现路径 国际学术会议参会代表的22篇文章,分别就我国西部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水资源管理、健全农业生态环境、污水治理等问题从公众参与机制和实现路径的角度多方面进行研讨,深度分析目前西部环境面临的问题,对我国西部环境治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58.5 ¥68 折扣:8.6折
    • 西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融资问题研究
    •   ( 9 条评论 )
    • 揭筱纹 著 /2006-05-01/
    • 本书通过深入调研西部传统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科学分析其存在的资金困难和融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建议,有助于加深社会各界对西部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认识,也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学术界的专家同仁和西部传统中小企业解决难题提供参考。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努力体现不同于其他者作的突出特点是:,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理论的划分,深入研究西部传统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反映西部传统中小企业特有的资金困难和融资障碍。第二,将西部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纳入了转型提升这一特定的发展阶段,试图揭示融资困难对处于转型期的西部传统中小企业而言,究竟存在哪些影响和束缚。第三,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民间融资的对策建议,如建立“会员融资互助基金会”等,以期为西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提

    • ¥16.2 ¥18.8 折扣:8.6折
    • 西部民营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
    •   ( 20 条评论 )
    • 杨海涛 著 /2008-08-01/
    • 该书由海涛的博士学位论文《西部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分析》发展而来。该书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西部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命题是学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从历史背景来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关键时刻,改革重点和民营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引起了学界的重新思考。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将走向何方?如何处理民营经济组织和国营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些确实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2)从西部地区的空间特征来看,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是客观现实的分析前提。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文化多元性、经济发展基础较差,这些因素制约着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是西部地区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因素,促进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是学界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 ¥24.1 ¥28 折扣:8.6折
    • 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 7 条评论 )
    • 黄金辉张衔邓翔 等著 /2005-12-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结题成果。书中既对人力资本的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又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建设特别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建设作了系统的研究,对农村人力资本建设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特别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建设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对如何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建设特别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建设的对策作了确切的分析与阐述。书中关于促进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与建议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24.9 ¥29 折扣:8.6折
    • 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   ( 1 条评论 )
    • 杨继瑞叶德明 主编 /2013-10-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关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发展中不仅要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还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不仅要创造物质文明,还要创造生态文明。党的十八人提出了当今的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同时也是指引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所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一方面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另一

    • ¥49.9 ¥58 折扣:8.6折
    • 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国际比较
    •   ( 7 条评论 )
    • 幸强国 著 /2006-05-01/
    • 本书采用精选的国际案例,从此较的角度透视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重在启发,反对照搬。在研究过程中,使作者深感震撼的是国际案例中有许多共同的经验。例如,跨越式发展一定要有优良的法制环境,高度发达的教育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三者才能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宏伟工程。这些道理表面上已经成为共识,但并人人能从挑战,甚至从危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联系国际案例来理解,就成为栩栩如生的训诫。如果站在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决策者的角度,这些道理就会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达到一种“饱经风霜”的感悟。西部跨越式发展,历史任务重,现实性强,跨度大,无论笔者努力如何,难免挂一漏万。由于西部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只能展现一个时点的剖面。

    • ¥15.5 ¥18 折扣:8.6折
    • 中国西部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研究
    •   ( 17 条评论 )
    • 胡小平 主编 /2006-06-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所谓动态,是指小康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康标准也会不断提高。以我国人均GDP为例,从2000年的800美元到2020年的3000美元左右,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标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未来的小康标准还会提高。所谓相对,是指相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一定时期里,通过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居于前列,就可以说达到了小康。

    • ¥17 ¥19.8 折扣:8.6折
    • 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   ( 8 条评论 )
    • 徐承红 著 /2006-06-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生态经济与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子项目资助课题。本书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基础之上,研究发展产业集群与促进西部地区竞争力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如何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并就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供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对区域竞争力和产业集群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讨论了区域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的评价和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概念、本质的看;还包括对产业集群概念、竞争优势、特征、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及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研究如保发展产业集群来提高西部地区的竞争力。

    • ¥15.5 ¥18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