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核保核赔案例解析 互联网篇》一书中,以两核工作反哺互联网保险业务为出发点,通过实例展现如何让互联网保险的客户体验更好、风险管理更有效,使主旨始终聚焦于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学习的革命:太平人寿TOP2000培训文字实录》主要介绍了从2006年到2011年,TOP2000培训持续五年十期热度不减,得到了太平人寿全体内外勤人员踊跃参与,公司的绩效水平因此得到持续的大幅度提升,也引起了整个寿险业的高度关注。
中国经济奇迹的洪流,裹挟着稚嫩的中国商业保险滚滚前行。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人寿已连续12次跻身全球企业500强之列,而中国平安也连续8年获此殊荣,中国已俨然成为世界第保险帝国。这究竟是市值泡沫,还是真实增长?究竟是数字统计所带来的幻觉,还是制度进化的结果?中国保险究竟是竭泽而渔式的开掘市场,还是已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向上力量?到底该如何解释中国商业保险的猛然崛起?没有历史的眼光,就不会有客观的结论。本书以厚重的思索、细腻的观察以及的材料,生动活泼地白描了一个行业的变迁历程,记录其中的事件、典型公司以及独具影响力的人物,并进而延及资本之博弈,企业之兴衰,行业之矛盾。纵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保险的历史断面,探寻崛起背后的真实。同时,本书穿越制度的框架,关注这个行业庞大到过千万的从业者,以
几乎没有经济学家预测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这个问题甚至让英国女王也深感不解。而且,危机持续到现在,其时间之长,已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这次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复苏何时才会到来?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现实经济的历史场景中去探寻答案。 梅格纳德·德赛教授在本书中回顾了过去300年的人类社会经济史,他发现,从新古典主义理论到凯恩斯主义再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们一直相信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他们的模型里不存在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但数百年经济走势的现实让这些经济学家的自信变成了自大,反而是哈耶克、熊彼特、康德拉季耶夫等人的经济周期理论,更加符合现实世界经济波动的规律。由此,德赛教授从一个更加宽广的理论视角,站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场景中,对本次危机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全书共13章,包括引言、章工程风险与保险、第2章工程保险的发展、第3章影响工程保险费率的因素及中介交易费用分析、第4章工程保险责任范围的深层分析、第5章我国推行工程保险制度的障碍与对策、第6章中外工程保险险种的比较、第7章中日工程保险费率研究、第8章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的构建、第9章工程保险监管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0章 现阶段工程保险发展中的焦点问题探索、1章建筑安装工程保险实务、2章工程保险业务文书制作范式、3章工程保险实务案例、附录各类工程保险险种条款。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案例,来阐述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对保险业从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学习、掌握工程保险知识与原理很有帮助作用。
《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实务》是一本较为详尽地阐释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问题的新书。书中不仅解说了货物海上保险所使用的国际通用准则、条件、惯例,而且对其产生背景以及发展趋势作出了较为详实的分析。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国际货物海上保险的通用程序、集装箱化与货物保险、协会贸易条款、1963年、1982年协会货物险条款以及保险索赔手续等。具有资料详实、理论与实务并重、实践性强等特点。 《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实务》是保险工作者的书籍。尤其对从事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包括从事一般的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工作人员更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精算是保险经营的核心技术,是保险监管的重要手段,其应用主要包括产品设计、负债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本书对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精算责任人制度、精算报告制度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它总结了中国保险业开办新型产品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参考了各主要国家的有关做法,是保险业发展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以来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是寿险经营和寿险监管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目前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除了制度本身的困难复杂以及制度环境约束这样的现实原因外,也和对医疗责任保险在制度、法律、市场、费率与风险控制等诸多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有关。作为本医疗责任保险的专著,本书期望从理论和实务研究的角度在这些方面作一些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对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部门在保险制度设计、产品开发、发展战略等方面有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可以对立法机构、卫生主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制定医疗责任法律与医疗责任保险政策规定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政策建议,同时对各类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理解和熟悉医疗责任保险有的借鉴作用。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论文《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增删部分内容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