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婚姻、传承、税务、债务4个角度,以保险代理人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案例描述、专家分析和思维导图,详细介绍了与保险相关的法律、税务、信托等知识。本书中所涉及的法条、法律内涵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做了相应修改。
2021年是中国实行独立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元年。什么是独立保险代理人制度、为什么要实行独立保险代理人制度、怎么实行独立保险代理人制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社会大众极为关切也亟需弄明白。本书可谓应运而生、适时而作。 作者以其资深丰厚的保险从业经历、精深的保险理论研究与思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回应了这些问题,全书尤其适合国内900多万的保险代理人阅读学习和应用于其自身实践(职业发展)。像本书这样全面系统地介绍独立保险代理人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尚不多见。 全书内容涉及 独代 的商业模式、基本特征、盈利路径、竞争策略等,深入分析和回答了 独代 的未来收入、地位、事业和社会功用等社会大众可能关心的多个方面的问题,并以一个个案来予以现身说法似的具象化呈现。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
从治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本书对中国医疗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改革分别进行学术考察。卷基于整体主义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医疗卫生筹资体制以及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进行分析;第二卷基于协作互动治理(collaborative/interactive governance)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组织和制度变革进行分析。基于作者15年来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建言,两卷本的内容分别涵盖中国新医改的重要领域,即:卷一包括政府投入模式转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其碎片化的治理、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疗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等;卷二包括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公共卫生的组织和制度、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和再行政化、民营医院的艰难发展、医疗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医药产业的市场管制、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兴起等。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保险公估基础,分别介绍了保险公估人的念及经营、保险公估理论基础,以及保险公估基本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基本操作规程、保险公主要文件范本,重在规范性和实用性。下篇为保险公估操作,详细介绍了企业财产保险、机器损保险、利润损失保险、工程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责任保险等常见的估业务知识,既注重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公估实践中的会计账务处理、财务核算基础等难点和部保险术语歧义引起的纠纷,更强调公估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其现场查勘、责任确定、理赔计算以典型案例选择,步骤到位.重点突出,体现系统性及实用性。 本书反映了编著者深厚的金融、保险、财务理论功底及数十年的保理赔与公估实践经验.可供保险公估人员、财产保险理赔人员以及高校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参考。
考虑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新特点,本书的体例与内容尝试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全书分为六个项目,每一项目包含具体的任务,每一任务先列出“知识目标”,再通过“任务引入”、“任务分析”导入“相关知识”的学习。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以及扩充必要的知识,本书链接了丰富的“案例思考”、“阅读资料”、“提醒您”等辅助资料。在每一项目之后,通过“任务实施”栏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收集资料、思考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案例评析、讨论和应用等。其中,巩固练习服务于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收集资料、思考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案例评析、讨论和应用等与“任务分析”部分相对应。本书是编者在一定教学和科研经验基础上的作品。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志从事保险行业工作的人
本书在借鉴、吸收国内外人身保险著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身保险的基本原理和实务,体现了人身保险的理论性、实务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本书适合作保险专业和精算专业本科生的人身保险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保险专业硕士的指导用书,保险从业人员、保险代理人在业务培训时的参考用书。
自从《人身保险原理和实务》(第三版)出版以来,已有四年时间,又到了非对该书再做较大修订不可的时候。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2014年,全国保险业保费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中国保险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第四版在保持原书体系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修订,删除了一些陈旧内容,更新了相关内容和数据,如新版《*保险精算规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互联网保险等。第四版对第十五章我国人身保险主要产品介绍、第二十章寿险资金运用、第二十一章寿险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做了较大修改,更新了近年涌现的人身保险新产品。第四版还介绍了:寿险资金运用进入实施保险投资新政
中国保险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增长传奇的背后,千万保险人有过怎样的拼搏和奋斗?新资本、新一代,猛然崛起,国资、民资和外资,万亿资本演绎着怎样的风云博弈?大数据、新互联,未来科技扑面而来,中国商业保险的创新之路,又将往何处去?波澜壮阔的保险百年,谁主沉浮?从现代保险鼻祖的海上保险入驻中国,到招商局开办的保险公司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先行者,到20世纪80年代高速增长的经济裹挟着稚嫩的商业保险滚滚前行,再到2021年底,中国保险业连续四年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09年至2023年的14年间,中国保险业强势登上《财富》杂志“世界500强”评选,有10家以上公司先后登榜。没有历史的眼光,就不会有客观的结论。或许只有纵切百年中国商业保险史,才可能探寻其崛起背后的真相。本书以厚重的思索、细腻的观察及独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演进研究》是以制度变迁理论与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采用按照时间序列并纵向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评价,总结并分析了美国农业保险制度演进的基本特征与演进的基本逻辑。
本书通过对财产保险基本原理与实务运行的阐述,全面回答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方面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介绍财产保险基本原理,主要阐述财产保险的含义、性质与职能,财产保险合同的含义、主体、客体与内容,财产保险数量基础,财产保险展业、承保、核保与理赔,即章至第四章;第二部分介绍有形财产保险业务,主要阐述火灾保险、运输工具保险、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和工程保险的主要险种及条款规定,即第五章至第八章;第三部分介绍无形财产保险业务,主要阐述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主要险种及条款规定,即第九章至第十章。
本书着重对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动作模式和费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世界各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运作模式的具体要素,以及存款保险定价和费率测算,费率体系的设计是一国存款保险制度运作成败的关键。
本书在阐述财产保险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财产保险合同内容及财产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国内市场所经营的财产保险主要险种的条款内容逐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结合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产品的市场化改革,对社会上反响较大的一些新险种作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其特色可归纳为:一是内容新;二是叙述深入浅出;三是注意比较分析;四是重视理论研究与实用性相结合。 本书既能国内高等院校的保险专业教学选用及作为培训保险从业人员的教材,也能供保险专业人士在理论研究和业务工作中参考使用。
深圳的改革开放是没有止境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转型,深圳已进入综合配套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开放更加迫切地需要突出以人为本,展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大幅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成本和风险,鼓舞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当前,全国各地群雄并起、千帆竞发,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质量、水平和力度已远远超出了以前的套路、标准和要求,只有以“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开拓进取,拿出深圳改革开放的精品和力作,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发挥示范推动作用。
张娜主编的《汽车保险与理赔(21世纪高等职业 教育汽车类规划教材)》从汽车保险概述开始,对我 国现行的汽车保险合同与原则、汽车保险产品进行了 详述;对汽车投保、理赔等有关保险实务进行了介绍 ;同时专门对汽车保险事故的损失评估、汽车保险欺 诈与预防进行了介绍。 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供交通运输、汽车保险与理赔 、汽车市场营销、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 车运用等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 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实务培训用书, 同时还可成为广大保户了解汽车保险与理赔相关知识 的参考书。
《高等教育财经类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高等院校应用技能型精品规划教材·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作者凭借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适应我国现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变化,结合海商法、保险法编写了《高等教育财经类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高等院校应用技能型精品规划教材·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全书共分为两篇,上篇:国际货物运输;下篇:国际货物保险。《高等教育财经类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高等院校应用技能型精品规划教材·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有十二个项目,三十九个任务。首先,“知识目标”,针对项目的内容作了递进层次上的编排,分为理解、熟知、掌握,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侧重点把握;“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
回顾中国保险业从1980年恢复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截至2005年底保费收入已达4927亿元,是J980年的1071倍,世界排名第11位。但是,保险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很不相称,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例如2005年保险总资产15226亿元,仅占全国金融总资产的3.72%,如果要实现银行、保险、证券 三分天下 的目标,比如说保险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达到30%,假定二者各自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不变,则需要再经过132年才能实现。因此,中国保险业必须用超常规的办法,来实现超常规的发展。 本书是作者在华安保险工作中对保险理论的深度思考和实践总结。本书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民族保险业做大做强的内涵、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
应世昌编*的《新编海上保险学(第3版)》在讲解海上保险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海上保险保障的范围、海上保险合同内容及海上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海上保险*主要的两个险种即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和船舶保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中英两国条款的逐条诠释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两个险种的基本理论、法律规定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本书*大的亮点是从分析既是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标的也是国际贸易对象的货物,以及既作为船舶保险标的又是海洋运输工具的船舶着手,较深入地揭示海上保险与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并注意对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和惯例的反映。其特色可归纳为:一是内容翔实;二是叙述深入浅出;三是注意典型案例分析;四是重视理论研究与保险实务的结合。 本书既能供国内高等院校的保险专业教学选用,也能供
本书内容分四大部分。这是2017-2018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重要研究成果汇集。作者均为国内知名的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学术机构的专业人士。 随着国内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大发展,为行业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创新土壤。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实现了从起步到壮大、从粗放到专业、从简单资金运用到与大资管同台竞争、与国际资管实现接轨的跨越式发展。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充分激发了行业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日益多元、配置结构日趋灵活、投资收益稳步提升、创新意识明显提升,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保险资产管理业逐步发展成为大资管市场的中坚力量。本书很好地展示了以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