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埃贝林教授以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7年的“金融危机”为引子,比较与分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以及奥地利学派)对货币问题以及商业周期的研究;通过分析米塞斯、哈耶克、罗斯
本书讲述中国古代的“货币战争”、“财富战争”,告诉你一些鲜为人知的史事,比如姜太公,他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他带领一方民众发家致富,效果显著;比如孔子,他之所以能够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是因为有一个富豪弟子子贡在提供赞助,否则他根本没有条件四处游说;又比如在汉朝,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为争夺铸币权大打出手等等。通过这些故事,彰显中国人特有的生存法则。所用材料全部来自古籍原典,如《史记》、《汉书》、《论语》、《老子》等等,文化气息浓郁。
本书共分五部分,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分别讨论了孔子及其学派的一般经济学说及其在“消费”、“生产”、“公共财政”等方面的思想。 汉学家施格教授高度评价了本书采用西方经济学框架对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所作的精湛研究。本书英文版当年即收入由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师编辑的“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研究”丛书,由哥伦比亚大学分两册精装本出版。本书是中国欧美留学生部以中国为题材且在欧美国家出版的博士论文,是20世纪早期“中国学者在西方刊行的部中国经济思想名著,也是国人在西方刊行的各种经济学科论著中的最早一部名著”(胡寄窗,《中国近代思想史大纲》,第47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年版),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民用工交企业,也是我国历时最久的轮船航运企业。 本书记叙了招商局从初创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书中大量引用了招商局档案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招商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体制、经济活动、营运状况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探讨了招商局在中国近代经济、近代航运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