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7 月10 日, 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在坚持和加强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定密管理、网络信息和数据保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保密科学技术创新和防护等方面作了细化和规定。本书基于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实施条例, 结合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从中精选了一些保守国家秘密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整理成册,方便广大读者重点学习了解, 旨在普及保密法律法规知识, 增强生活中的保密防范意识。
用通俗的文字叙述了建设领域农民工权益基本知识,内容有外出打工前的准备;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当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寻求帮助的途径;城市生活常识。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于2020年12月25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2020年12月29日*人民法院公布,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旧的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如《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三)(四)皆已失效。为配合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公布及适用,本书收录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希望能为广大劳动者及劳动相关法律职业者查阅和学习提供便利。
.
......
本书以人民司法观的发展演变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践过程为主要内容,具体考察新中国司法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法制化理路、难点和亮点。主要通过梳理以董必武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如何在政权初创时期,创造出既有专业水准,又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司法观,进而再现新中国初期如何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司法观的历史实践过程,以史为鉴,总结人民司法制度实践的特色,期待能为当前司法文明建设提供属于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
1. 为《信访工作条例》标准文本增加 条文主旨 ,方便读者参考检索。 2. 将与《信访工作条例》相关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进行分类整合和梳理,并附于《信访工作条例》主体条文之后,方便读者参照阅读。 3. 附录《信访工作条例》与《信访条例》关联对照表,突出《信访工作条例》与《信访条例》 的关联变化,方便读者了解《信访工作条例》的新特点,掌握信访工作的新规定和新精神。
依据 八五 普法工作要求,满足社会上具有不同法律需求的读者普法学习成果验收需求,为国家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公民、农民、社区干部居民、农村 两委 、退役军人等多领域人群提供普法、题集、法律培训、竞赛资料等方面的支持。 本分册选取退役军人常用法律规定,着眼于宪法、兵役法、国防法、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保险法、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部门法,真正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定位普法,题型丰富、解析精准、难度适中,从试题角度为普法工作学习提供检验测试工具。 一、题型丰富。题型涵盖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完备系统。 二、解析精准。习题均附有参考答案,解析有法律条文做依据,精准可靠。部分判断题、填空题的解析出于节省篇幅考虑,只列出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是外国企业依照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与该外国企业业务有关的非营利性活动的办事机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于2010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令第584号公布,2013年7月18日根据《 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次修订,2018年9月18日根据《 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对登记事项、设立登记、变 登记、注销登记、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规定。 本书为此条例的白皮书。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 豁免法的白皮本,收录了共23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确立 豁免的一般原则;二是确定我国法院可以对外国 及其财产行使管辖权的情形;三是规定适用于外国 豁免案件的特殊诉讼程序;四是明确 在外国 豁免案件中的重要作用;五是明确外国 豁免制度与其他相关特权与豁免制度的关系。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 机构改革精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作出修改。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书主要收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三个规定”)三个文件的全文。“三个规定”旨在从司法机关外部、司法机关内部和办案人员自身三个层面阻断影响独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 立体式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的制度体系,对于防止司法案件受到违规干预和司法人员被“围猎”,保障独立、公正、廉洁司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16世纪,西方传教士的接踵而至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然而,直至清初,他们才开始把西方法律、法学带到中国。当中国传统法制遭遇西方文明,中国近代法制又有怎样的发展呢?《法制史话》从清初国际法的传人开始,到中西法律的磨合,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以丰富的史料,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法学的引入对中国法制传统的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法制的发展历程。 《法制史话》的作者是李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 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为基本内容,并延伸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关联简明问答,从而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