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西方传教士的接踵而至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然而,直至清初,他们才开始把西方法律、法学带到中国。当中国传统法制遭遇西方文明,中国近代法制又有怎样的发展呢?《法制史话》从清初国际法的传人开始,到中西法律的磨合,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以丰富的史料,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法学的引入对中国法制传统的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法制的发展历程。 《法制史话》的作者是李力。
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围绕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的共识和歧异之处,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法理在我国文字学上之意义,在我国思想史上之地位,阐述了其对我国封建法制制定的影响,分析了法的功效及法理学不昌之原因,并把古代法家关于法的观念及解释罗列出来,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即便是初学法律之人也可轻松阅读,是不可多得的通俗型法律图书,具较高出版价值。
1981年,西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写了《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教学提纲),作为院内使用的法律专业本科教材。该书由杨景凡主编。 1986年7月,中国法律史学会西南分会成立,为加强西南地区(含广西)法史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沟通了渠道,提供了方便。为了更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决定以《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为基础,编写这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编》
1981年,西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写了《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教学提纲),作为院内使用的法律专业本科教材。该书由杨景凡主编。 1986年7月,中国法律史学会西南分会成立,为加强西南地区(含广西)法史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沟通了渠道,提供了方便。为了更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决定以《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为基础,编写这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