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济中的法律问题》通过要点提示、典型案例、分析要点、分析实况体例,对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行政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行政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行政组织与国家公务员、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行政合同、政策采购、行政程序、行政应急、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法中的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国家赔偿等相关问题系统进行阐述,使读者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学科体系,在轻松、有趣中做一深刻、难忘的理解和把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公信力是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本书旨在探讨行政复议公信力塑造与复议主体制度改革的内在关联。行政复议公信力的生成依赖于复议机构独立、复议人员专业、复议程序正当、复议裁决公正、复议监督科学以及外部委员参与等要件。行政复议公信力生成原理及外的实践都证明,行政复议主体制度设计是塑造行政复议公信力的关键所在。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的试点应当改进后推广。改进方案应以确保行政复议委员会及复议人员相对集中设置,并确保办案独立、专业和公开为要旨;行政复议委员会之内部组织体制应当遵循机构、编制和人员与职能任务相适应的原则,基于其立案、调查、审议和议决等职能任务来设置机构、确定职位和编制、选定人员并规范其管理;应当科学设计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内部工作程序以促进办案公开、独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