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一书,在对既有刑事指导案例进行遴选的基础上,提炼出对于刑事审判具有指导意义的裁判要旨。因而,它不同于以往的指导案例汇编性著作,更突出了从指导案例中提炼出来的裁判要旨。可以说,裁判要旨是它的关键词。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 第三版)》在提炼裁判要旨时,注重对应于案情及裁判理由,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从而做到 源于案例,高于案例 。在同一个案例中,如果存在数个规则的,则分别加以标示。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 第三版)》在最高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室加工提炼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加工,主要工作就是对案件进行精选并改写,从中提炼出裁判要旨,并对裁判要旨结合案例进行必要的论证与阐述。 第三版将补充《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民事纠纷后,趋向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部分民事诉讼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采用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利用诉讼程序,制造大量 假官司 。 《说赢就赢:虚假诉讼案件一本通》旨在通过对目前施行的法律、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等进行整理,并选取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以及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为当事人维权、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律师办案、高校教学提供参考。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能够对虚假诉讼有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趋活跃,人民群众更倾向于选择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获得有效判决、裁定,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一些生效法律文书却得不到执行, 法律白条 逐渐增多,我国执行难问题愈发严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一本通》旨在通过选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甚至部分省会城市、地级市发布的部分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对目前施行的法律、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等进行整理,为当事人维权、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律师办案、高校教学提供参考。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有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解。
第一章 未成年人的宪法性权益保护3 br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生存权3 br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国籍权8 br 第三节 未成年人的受保护权10 br 第四节 未成年人的发展权15 br 第五节 未成年人的参与权20 br 第六节 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23 br 第二章 未成年人的行政法权益保护35 br 第一节 未成年人从宽的行政处罚35 br 第二节 未成年人从宽的治安处罚45 br 第三节 未成年人不执行处罚57 br 第四节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63 br 第五节 行政违法中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71 br 第六节 行政程序中未成人的权利80 br 第三章 未成年人的民商法权益保护86 br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86 br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姓名权96 br 第三节 未成年人的名誉权107 br 第四节 未成年人的专利权112 br 第五节 未成年人在收养法中的权利118 br 第六节 未成年人在侵权法中的权利139 br 第七节 未成年人在继承法中的权利153 br 第四
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法院积累了大量的司法判例,但零星分散的司法判例尚未专门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本书稿为填补这方面的空缺,编选了自2015年《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至2021年初期间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做出的100个具有典型性的行政诉讼生效判决。由于法院做出的判决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为方便非专业读者阅读参考,编者还在每个案例的判决书正文前加载一项 判决提要 ,简要归纳或提炼该案例判决书的主要争议事项和司法观点,但不作任何带有编者观点或意见的评议。
该书包括我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2012 2018年处理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一手案例。涵盖中国处理重要国际法案件、参与国际规则谈判、推进国际法治等方面,全面记录了中国参与全球互动和集体决策,谋求和增强话语权,遵守并善用国际法规则,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纷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本国和国际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中国外交决策中的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展现了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新面貌,增进公众对中国国际法理念和实践的了解。
2010年z高人民法院和z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根据z高院《规定》,全国法院在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 应当参照 指导性案例。 指导案例是公正适用法律的模范案例,可以用它来补充裁判说理、加强裁判说理有利于论证裁判的公正,说服当事人接受裁判。 本书第二版遴选了1107个典型案例(一版 689个),提炼了1426条裁判要旨(**版940条),依刑法分则的结构分门别类,它在对既有的刑事指导案例进行遴选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从指导案例中提炼出来的裁判要旨,是刑法研究者和刑事法律实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
《2024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23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的典型、新型案例98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着重从法律适用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党和国家坚持 有黑必扫,除恶务尽 的治理黑恶势力方针,提出 制度化、机制化、常态化 扫黑除恶要求。本书专门深入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的生成机理,探寻恶势力和黑道人物及其团伙化、集团化直至组织化的发生、演变规律,探寻促成黑恶势力及其犯罪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牵涉其中的权力、法制、政策等因素,解析黑恶势力 染黑沾恶 直至成型、成势的机理,深入系统探讨源头性、系统性和动态性防治黑恶势力及其犯罪的机制,以期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消除产生黑恶势力的土壤与机制,极大减少或者消除黑恶势力,旨在打赢 制度化、机制化、常态化 扫黑除恶之战。
在《慈善法》《民法总则》相继于2016年和2017年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在修订之际,恰逢《民法总则》重构了我国的法人制度体系。《民法总则》采用的 营利/非营利法人 分类模式给企业基金会法律主体的正确定位创建了制度基础。通过与营利法人的对比,本书认为目的和财产构成了基金会法人的两大核心要素,并论证了目的和财产对企业基金会的独特价值。通过比较分析大陆法系国家偏好 主体决定行为 与英美法系国家注重 行为定义主体 的差异,主张我国在设立原则上应采取 结构认识 模式的 认可设立 规则,在立法层面上加强 行为定义 型立法。企业基金会更加突出依托其设立企业的投资等进行营利性活动,规制其非分配性是保持其独立法人人格的重要关注点。具体从设立宗旨与目的、股权设立、设立人、设立准入监管等方面为完善我国企业基金会设立制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自1995年建院以来,高度重视案例工作,形成了成果丰硕的一中案例品牌。本书集中收录了该院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等成果,涵盖了刑事、民事、商事、金融、知产、行政、执行等领域,多维度展现了该院建院以来案例工作的发展脉络,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
《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案例/信息分析丛书/软科学研究方法系列》编著者包昌火等。《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案例/信息分析丛书/软科学研究方法系列》内容提要:本书采取征集和采集相结合,汇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情报学、管理学、软科学和调查业等领域内关于信息分析的案例.并以经济学、系统学、计量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相分类,总计34小类.共123个案例,几乎囊括了信息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迄今为止关于信息分析案例的集大成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分析方法和比较选择的余地。本书还对5大类34小类的分析方法从定义、发展、流程和应用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概括,形成了关于信息分析方法的简明词条.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教学和参考之用。同时.也可供企业界、情报界、咨询界、教育界的信息分析、竞争情报、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