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六十八条,包括总则、预防犯罪的教育、对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对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修订后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对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明确工会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的重要法律,是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是维护职工权益之利器、协调劳动关系之圭臬、工会安身立命之根本。现行工会法于1992年公布施行,2001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改。新修改的工会法进一步完善工会职责定位和工作制度,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内容。此次工会法的修改切实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及时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政治性、 性、群众性,能 好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方面的职能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由 监察委员会于9月20日发布 号公告公布,自2021年9月20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分为总则、监察机关及其职责、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反腐败 合作、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9章,共287条,与监察法各章相对应。《条例》在监察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廓清公职人员外延,对监察法规定的六类监察对象逐项进行细化,以明文列举的方式作出规定,明确监察全覆盖的对象范围。
文件单行本。出口管制是指对两用物项、军品、核以及其他与维护 安全与利益、履行防扩散等 义务相关的货物、技术、服务等物资出口,采取禁止或者限制性措施,是 上通行的做法。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货物贸易和制造业 大国,始终本着维护 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的原则,不断完善出口管理体制。本书介绍了中国出口管制的基本立场、管理体制相关的法律和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出口管制交流与合作等,有利于 社会了解中国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将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对进一步活跃商品流通、促进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推动相关产业升级、维护 金融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立法宗旨、原则和监管体制。二是系统规定期货交易、结算和交割制度。三是规定其他衍生品交易的基本制度。四是确立期货交易者权益保护制度。五是规范期货经营机构、期货交易场所、期货结算机构和期货服务机构运行。 六是明确期货市场的监督管理。
文件单行本。出口管制是指对两用物项、军品、核以及其他与维护 安全与利益、履行防扩散等 义务相关的货物、技术、服务等物资出口,采取禁止或者限制性措施,是 上通行的做法。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货物贸易和制造业 大国,始终本着维护 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的原则,不断完善出口管理体制。本书介绍了中国出口管制的基本立场、管理体制相关的法律和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出口管制交流与合作等,有利于 社会了解中国的立场。
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九章九十六条,分别是总则、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此次通过的长江保护法,对于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 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制定本纲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本纲要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中央依法治国办要抓好督促落实,确保纲要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 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制定本纲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本纲要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中央依法治国办要抓好督促落实,确保纲要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 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 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反有组织犯罪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 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六十二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了陆地国界工作的领导体制、部门职责、军队的任务和地方人民政府职责等基本内容;二是陆地国界的划定和勘定;三是陆地国界及边境的防卫;四是陆地国界及边境的管理;五是陆地国界事务的 合作。陆地国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和加强陆地国界工作,保障陆地国界及边境的安全稳定,促进我国与陆地邻国睦邻友好和交流合作,维护 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明确工会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的重要法律,是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是维护职工权益之利器、协调劳动关系之圭臬、工会安身立命之根本。现行工会法于1992年公布施行,2001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改。新修改的工会法进一步完善工会职责定位和工作制度,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内容。此次工会法的修改切实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及时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政治性、 性、群众性,能 好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方面的职能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六十八条,包括总则、预防犯罪的教育、对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对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修订后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对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六十二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了陆地国界工作的领导体制、部门职责、军队的任务和地方人民政府职责等基本内容;二是陆地国界的划定和勘定;三是陆地国界及边境的防卫;四是陆地国界及边境的管理;五是陆地国界事务的 合作。陆地国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和加强陆地国界工作,保障陆地国界及边境的安全稳定,促进我国与陆地邻国睦邻友好和交流合作,维护 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六十五条,包括总则、湿地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修复、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湿地保护法对湿地管理体制进行了 加明确的规定,对于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叙述了他所掌握的特罗布里字德群岛的法律状况;对习惯法,他提出了自己对法律形成的独特思想等内容。
本书以诉论活动的介入各方为切入点,作横向安排,使原告、被丰人、被告、证人、鉴定人、警官等都能从本书中找到各自介入诉讼活动时所需口语表述的原理、原则、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
行政审判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执政的重要方式,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此次典型案例发布不仅可以对政府的依法行政、人民群众依法维权乃至各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助于梳理人民法院的司法专业和司法公信力。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典型案例一批中的十大案例,全部选自2016年度*人民法院办理的行政案件。 此次是行政审判典型案例的首次公布,今后典型案例将在全国范围遴选典型案例,在年底之前以专题形式分批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