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犯罪人论 龙勃罗梭现代犯罪学开山之作
    •   ( 7630 条评论 )
    •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 /2011-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犯罪人论》被视为犯罪学的奠基之作,在现代法学体系中,《犯罪人论》将犯罪者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客体,从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科学理性地分析犯罪人群及其行为,力图从客观上掌握犯罪行为与犯罪者生理和精神上的关联,从而促使犯罪学这一新的学科体系产生。《犯罪人论》在西方犯罪学界久负盛名,于2000年由黄风教授翻译引进到我国出版,曾得到再版。本次由黄风教授对翻译重新修订,授权我社出版。

    • ¥29.5 ¥59 折扣:5折
    • 犯罪客体研究——违法性的中国语境分析
    •   ( 190 条评论 )
    • 童伟华 著 /2005-05-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由于我国刑法学与前苏联刑法学的移植和借鉴关系,我国刑法学中犯罪客体理论基本上源于前苏联。本书以犯罪客体这一学术范畴为重心,充分利用相关的学术资源,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地位。可以促进刑法学的研究,扶植刑法学的新生力量。

    • ¥7 ¥14 折扣:5折
    • 故意伤害罪专题整理
    •   ( 224 条评论 )
    • 王志祥杨莉英 编著 /2010-1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之一,全书共分上下两个篇章,主要对故意伤害罪专题进行了整理,具体内容包括《故意伤害罪的犯罪类型初探》《伤害罪若干问题探究》《论胎儿生命利益的刑法保护》《对重伤害若干问题的探讨》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32.9 ¥45 折扣:7.3折
    • 侦查策略与措施
    •   ( 236 条评论 )
    • 郑晓均蔡艺生 /2021-03-3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侦查策略与措施》教材,是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院的专业骨干课程,是本科、研究生的必选教材,也是实战部门的参考用书。该教材已经入选西南政法大学校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侦查策略的基本内涵和案件侦查中策略的运筹模式和思维。通过研究策略行为,达到以下目的。 (一)构建侦查思维 (二)围绕侦查措施的使用,构建相应的运用思维和运用方法,为案件侦查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二)侦查职能部门规定的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三)案件侦查中的各类新技术手段的具体运用方法,包括大数据侦查措施等。

    • ¥64.2 ¥88 折扣:7.3折
    • 现场勘查
    •   ( 244 条评论 )
    • 倪春乐 /2020-09-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现场勘查》重点从学科理论建构的高度阐述现场勘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按照学理与法理并重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学科整体联系的方法,在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现场勘查的基本方法,着眼于现场勘查技能和刑事司法一体化意识的培养,力求开阔视野和拓宽思路。 本书既可作为教材,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供公检法司部门在实践中参考。

    • ¥56.9 ¥78 折扣:7.3折
    • 犯罪的一般理论
    •   ( 281 条评论 )
    • (美)戈特弗里,(美)赫希 著,吴宗宪苏明月 译 /2009-09-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重要学科。犯罪学研究的重镇一直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犯罪学研究要想得到大的发展,必须很好地吸收全人类犯罪学研究的精粹。美国等其他国家犯罪发展的成功历史也表明,翻译国外的重要犯罪学书籍,是发展本国犯罪研究、提升本国犯罪学水准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一直将犯罪学作为重要的出版方向之一,此次将《犯罪学名著译丛》介绍给广大读者,也是致力于发展中国犯罪学事业的重要举措。 收入本《译丛》的著,主要是根据下列标准来衡量的:一是犯罪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二是获得过重要学术奖项的;三是统计研究表明被广泛引用的;四是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关系密切的。 本《译丛》是一套开放的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把犯罪名著翻译过来

    • ¥43.8 ¥60 折扣:7.3折
    • 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
    •   ( 126 条评论 )
    • (澳)苏通 著,赵赤 译 /2012-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新颖的题材结构以及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从题材结构上看,本书以《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为书名,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理论。涉及方法结构、社会预防、环境预防以及犯罪预防评估等主要内客;第二部分为实践,涉及犯罪预防从理论到政策、公共场所的犯罪预防、如何应对社会失调以及犯罪预防的前景展望等主要内容。此外,本书中诸多部分均有针对典型性案例或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条理性概括的分析评述。从上可见,本书不但结构新颖、重点突出,而且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突出特点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理论水平以及对实践的掌握和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显著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以及理论和实践界参考借鉴的可行性。其次,亚当·苏通等专著的《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内

    • ¥11.7 ¥26 折扣:4.5折
    • 职务与犯罪:职务犯罪的研究与预防
    •   ( 122 条评论 )
    • 曹阳王玉环 编著 /2010-11-01/ 大连出版社
    • 贪婪、虚荣、迷茫、失衡,使这些职务犯罪者人生奋斗的方向发生了偏离,滑出正确轨道,滑向腐败深渊……如何找到一种途径,在他们“偏离”之初就能及时发现和修正;如何确立一种制度,使他们根本就没有“偏离”的条件与可能一这就是本书所要告诉你的。

    • ¥11.7 ¥26 折扣:4.5折
    • 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
    •   ( 55 条评论 )
    • 王燕飞 /2010-09-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主旨线索,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进行了专题性研究,主要内容为: 1、从三个维度多元层面重新廓定了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同时运用整体论范式,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整体性反思,明晰了其整体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2、在学科特质的基础理论方面,对犯罪学的定义及其规律性、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概念、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四个主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3、在犯罪解释的基础理论方面,不仅给这门事实学科、经验学科的理念给予具体界定,赋予具体内涵,还对国外犯罪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进行了宏观把握,对我国犯罪学界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独到的思考。 4、在学科成长的基础理论方面,对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应对性、刑法倾向性、移植性与模化性四种性格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我国犯罪学本土

    • ¥16 ¥32 折扣:5折
    • 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问题
    •   ( 54 条评论 )
    • 王若思 著 /2022-09-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首先界定了结果加重犯的规范构造,明确了我国刑法典中结果加重犯的存在范围。之后运用动态的责任主义观点,提出在实质责任论的背景下,危险性理论能够解释结果加重犯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讨结果加重犯成立的限定规则,提出应当在客观归责和主观归责的分析之后运用 全等审查阶层 理论判断因果历程偏离情形的归责,并对结果加重犯的未遂以及共同犯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司法认定,对本书提出规则的可操作性予以检验。

    • ¥69.4 ¥89 折扣:7.8折
    •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3 条评论 )
    • (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 /2005-04-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刑事物证、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联系的牢固基础。 本书的内容共有28章,分别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还有如何从犯罪现场、证据、伤害形态、被害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犯罪人特征等角度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对一些常见案件类型如杀人、、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心理画像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还专设一章用于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 ¥179 ¥365 折扣:4.9折
    • 测谎技术教程
    •   ( 71 条评论 )
    • 郑红丽 编著 /2015-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全书共13章,第1章为“科学还是伪科学?历史的回顾”,第2章列举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说谎,第3章分析了说谎是什么?第4章说明什么是测谎技术?第5~7章进一步进行非言语行为分析、言语行为线索分析、陈述内容分析技术,第8章提出了仪器测谎——Polygraph,第9章进一步说明Polygraph测谎的实施,第10、11章阐述了提问技术和评图技术,第12章说明了测谎结论的证据可采性,第13章专门阐述认知神经科学测谎。

    • ¥30.6 ¥36 折扣:8.5折
    •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   ( 453 条评论 )
    • 刘邦惠 /2020-04-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犯罪心理学》自2004年出版以采,至今已经重印6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此次修订,除了完善原有的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犯罪动机、犯罪人格、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分折、各种犯罪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罪犯心理矫治等内容少,还增加了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分听,罪犯描绘技术,变态性犯罪、恋物性偷窃重要、纵火犯的心理动机分析等内容,理清了多导测谎技术的概念,并在相关章节介绍了国内外出现的重大疑难案件,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犯罪心理学》(第版)一如既往重视注重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在犯罪领域中的运用和犯罪心理学实证研究资料的采集,并对近年采犯罪心理学理论对我写刑事司法实践影响较大的两个问题送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各章设有专栏,以帮助读者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 ¥28.5 ¥39 折扣:7.3折
    • 犯罪既遂问题研究(京师刑事法文库)(京师刑事法文库(42))
    •   ( 105 条评论 )
    • 徐光华 著 /2009-05-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根据犯罪进展的不同区分犯罪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在此基础上区别量刑,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当然要求。但何谓犯罪既遂、其标准是什么,并不是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已经明确了的问题。 本文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部分,犯罪既遂的标准。犯罪完成并非犯罪人的主观目的的实现,也非自然意义上的行为的完成,而是体现立法者立法意图的犯罪完成。第二部分,犯罪既遂的范围。第三部分,犯罪既遂的类型。该部分结合不同的犯罪类型,指出了犯罪完成的具体标志。第四部分,犯罪既遂与刑法相关问题。就犯罪既遂与刑法中的相关问题如结果加重犯、共同犯罪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 ¥18.3 ¥25 折扣:7.3折
    • 德国双系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   ( 37 条评论 )
    • 秦一禾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作者将德国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归纳为双系统的理论。所谓的双系统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是指,判断一个行为是否该当犯罪的标准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理论系统共同完成的:其一是判断行为性质的 三要件 系统,其二是评价行为价值的 不法-罪责 系统。前者是判断系统,后者是评价系统。尽管不同学者对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主张和论证,但是本质上其理论范畴都没有脱离这两个系统。我国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从日本、德国接触和输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因此这一传统理论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才能融入中国刑法的文化和司法实践中。本书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按照德国刑法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论证双系统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希冀这次进入他者(成熟)理论状态的训练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刑法提供理论进阶的可能性。

    • ¥66.6 ¥98 折扣:6.8折
    • 解读犯罪预防(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
    •   ( 192 条评论 )
    • 戈登·休斯 /2008-12-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译丛的批共八部,是从英国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犯罪与司法”丛书中挑选出来的。“犯罪与司法”丛书是国际专业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一套丛书,由英国著名犯罪学家麦克·马吉尔(Mike Maguire)任丛书主编。该丛书是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教授犯罪学和刑事诉讼法学的关键资料”。应该说,它是一套教学参考书,注重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不仅在书后附有大量参考文献,而且在正文中也给予了提示性的处理,译者基本是原封不动地加以保留。因此,请读者注意:正文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某个论点之后有个括弧,其中有一或两个英文人名,接着有一个或一组数字,这是指此观点见于该作者某某年的出版物的某某页,这个出版物的名称一定包含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恰恰是为了读者寻找到参考文献的原文的便利,我们未将参考文献翻译成中文,

    • ¥35 ¥48 折扣:7.3折
    • 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当当自营同款
    •   ( 7 条评论 )
    • 费雷罗 著作 /2008-12-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重要学科。犯罪学研究的重镇一直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犯罪学研究要想得到很大的发展,必须很好地吸收全人类犯罪学研究的精粹。美国等其他国家犯罪学发展的成功历史也表明,翻译国外的重要犯罪书籍,是发展本国犯罪学研究、提升本国犯罪学水准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一直将犯罪学作为重要的出版方向之一,此次将《犯罪学名著译丛》介绍给广大读者,也是致力于发展中国犯罪学事业的重要举措。 收入本《译丛》的名著,主要是根据下列标准来衡量的:一是在犯罪学目前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二是获得过重要学术奖项的;三是统计研究表明被广泛引用的;四是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关系切的。 本《译丛》是一套开放的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把犯罪学名著翻译过来,

    • ¥32.8 ¥45 折扣:7.3折
    • 犯罪人论
    •   ( 231 条评论 )
    • (意)龙勃罗梭 著,黄风 译 /2005-01-02/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共分十八章,其内容包括对101个意大利犯罪人头骨的研究、对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人体测量和相貌分析、犯罪人的文身等。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 ¥19.8 ¥25 折扣:7.9折
    • 非犯罪化研究
    •   ( 15 条评论 )
    • 贾学胜 著 /2011-01-01/ 法律出版社
    • 《非犯罪化研究》是一部对刑事立法政策和司法政策中的非犯罪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刑法学著作。通过概念界定、比较分析等方法,建构非犯罪化基本理论,不仅为我国非犯罪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有效地弥补我国法学界对非犯罪化研究不足的缺憾,且对于学界转变刑法发展观也有助益。本书由贾学胜编著。

    • ¥15.8 ¥20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