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然编著的《反洗钱法律文献比较与解析》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与洗钱问题有关的刑事犯罪、有组织犯罪集团、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从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发展、演变分析反洗钱行动的变化与国际社会应对大规模犯罪问题的政策原则的演进,比较、分析联合国反洗钱法律文献的法治原则、创新原则和国际法规范原则,比较分析欧盟各项反洗钱指令的制度原则,分析欧洲国家按照指令反洗钱获得的重大成效,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重点分析FATF反洗钱建议的技术要素和操作技术,比照各国和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与之存在的差距,为完善我国的反洗钱行动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据。
该书围绕诈骗犯罪主观目的的司法认定、诈骗犯罪的犯罪形态等诈骗犯罪的共性问题以及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适用、金融诈骗犯罪与合同诈骗犯罪的司法疑难问题等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的结合互动,完善刑事法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由刑法学专家赵秉志院长担任主编,全书已基本完稿,30万字左右,统稿后即可交稿。
《立此存照:高尚挪用资金案侧记》收集了在学界引起重视的""高尚挪用资金案""从起诉意见书、一审辩护词到省高院申诉驳回通知、向检申诉书等十数份跨越四个审级、多次审转的法律文书,展现了申诉人高尚并未构成犯罪、案件实为民事纠纷,二审淮北市中院违法判决,淮北市中院和安徽省高院违反审判监督程序规定导致错案未能被纠正的案件进程,并针对本案反映出来的法外干预司法判决、涉诉上访与建立三审制、财产犯罪中的民事、刑事法律关系的厘清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学理分析。 该书既具有典型个案评析的学术价值,又符合避免与防止冤假错案的宣传口径,。该案经《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进行报道,引起广泛热议,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 初稿在2013年12月出版的《刑事法评论》(第33卷)上刊登过,现经过与作者协商,在补充资料,完
本书是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展开的调查研究。该调研课题既是北京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也是该院受北京市法学会委托承担的一项重点课题。通过精选材料、严谨分析、科学论证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内容分为十多个章节,分析定义特征,归纳当下现状,剖析高发原因,揭示警示问题,详解具体罪名,研讨法律问题,总结有效经验,提出治理对策,全面、真实、清晰地分析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整体情况和重点问题。
本书系统整理和研究了包括中国税收制度在内的相关专著、涉及美国税收制度、税收犯罪的相关外文文献,以税收债务法律关系的立场,考察了中美税收犯罪刑事立法的异同并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发现中国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虽已由权力关系转变为债务关系,但税收刑事立法和司法仍受旧有税收权力法律关系的影响,与税收债务法律关系偏离,这也是当前中国税收犯罪司法实践困境的根源,因此,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税收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应当在重心、调整范围、保护法益以及犯罪主体的定位等方面回归税收债务法律关系。本书研究结论条分缕析,逻辑论证清晰充分,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针对“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这一经济现象,基于对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 高利贷法律治理的观察和比较,阐明了高利贷的刑法规制原理。论述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一是高利贷本身的入刑,指出刑法打击点应落在消费借贷中的道德高利贷;二是高利贷周边行为的入刑,提出刑法打击精准化的思路。
《法话西游(二)》是 和 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法治宣传系列图书之一,本套丛书由 人民检察策划,并经过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严格把关,是中小学普法教育的 读物。《法话西游》以我国传统经典名著《西游记》故事为
19世纪中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不法商人“见利忘义”,大肆从事破坏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这种背景下,1872年英国学者希尔在伦敦举行的“预防与控制犯罪”国际会议上,以“犯罪的资本家”为题作了演讲,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的概念,由此为西方犯罪学家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犯罪学研究领域——经济犯罪学。可见,经济犯罪学是随着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犯罪问题的泛滥而产生和形成的。在我 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80年代初,经济领域犯罪突出,为了稳定经济秩序,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该《决定》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的术语。从此,学界开始关注对经济犯罪的研究,并很快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认可,从而掀起了我国研究
《偷、逃税行为的违法与犯罪》将从税收行政法和刑法两个法域全面研究偷逃税行为,并将偷逃税行为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界分和衔接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以期解决长期以来立法上偷逃税行为刑事立法与行政立法的不协调和司法中偷逃税行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良问题。
金融领域专业人士以及银行业重要改革政策制定者的案头读物 荣获Axiom商业图书奖金奖 历经数年彻底调查,起底金融业协助犯罪并充当犯罪资本循环体系的真实且鲜为人知的事实,警示金融服务行业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预防犯罪分子滥用金融服务体系。 运作良好的金融机构不仅会对市场环境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对成熟市场经济的运行也同样至关重要。而金融业的一些有害行为正在啃噬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侵蚀着公众信任。只有找出这些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共性、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改革金融业现有体制,使金融机构能够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实现*好平衡,才能有效地阻止犯罪分子滥用金融服务体系现象的发生,保护金融业免受未来危机。 在《资本犯罪:金融业如何滋生犯罪》这本书中,史蒂芬通过对一系列不同的上游犯罪类型进行考察,向读者展示了犯罪分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明确、论述透彻、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执纪办案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进行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教育的好教材。
《法话西游(二)》是 和 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法治宣传系列图书之一,本套丛书由 人民检察策划,并经过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严格把关,是中小学普法教育的 读物。《法话西游》以我国传统经典名著《西游记》故事为
本书的撰稿人由法院、检察院的一线法官、检察官组成,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本书对具有社会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案例进行提炼、总结,展示法官、检察官对相关案件的逻辑推理过程,呈现办案过程中的经验和智慧,运用法律经验帮助读者领会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使本书既突出了实用性,有保持了较高的专业性。
本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与洗钱问题有关的刑事犯罪、有组织犯罪集团、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从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发展、演变分析反洗钱行动的变化与国际社会应对大规模犯罪问题的政策原则的演进,比较、分析联合国反洗钱法律文献的法治原则、创新原则和国际法规范原则,比较分析欧盟各项反洗钱指令的制度原则,分析欧洲国家按照指令反洗钱获得的重大成效,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重点分析FATF反洗钱建议的技术要素和操作技术,比照各国和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与之存在的差距,为完善我国的反洗钱行动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