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科 菲利(Enrico Ferri,1856-1929)是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他与龙勃罗梭、加罗法洛(Baron Raffaele Garofalo)被誉为 犯罪学三圣 ,是刑事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菲利的主要著作《刑事实证学派》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坚持犯罪现象的决定论,不承认古典学派信奉的 自由意志论 ,基于有效的社会防卫目的,致力于 对罪犯的犯罪行为和社会两方面 的研究。菲利在 犯罪社会学 这一概念下,将刑事科学组合成一个体系,对犯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构建了自己的犯罪学思想体系。 《实证派犯罪学》一书汇集了恩里科 菲利于1901年4月22日、23日和2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三次讲演的讲稿。虽只有短短四万余字,却是菲利刑法学说和犯罪学理论的高度浓缩。
在犯罪、推理小说领域,英国作家人才辈出,从柯南 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到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波洛,再到近年来被誉为英国受欢迎的女性犯罪作家薇儿 麦克德米德,推理小说的类型与题材随着技术、时代变革日新月异,但无论小说中的犯罪手法如何高超、犯罪案情如何错综复杂, 推理小说都是依据真实犯罪鉴证科学的发展而延伸的,从犯罪现场到法庭鉴证,鉴证科学的主旨至今未变 即一个犯罪现场、一具尸体或者是一根头发,都能解开事实的真相,展现司法公正。 本书是一部讲述犯罪现场分析和法庭鉴证科学的非虚构作品,完整记录了英国两百年犯罪鉴证的发展史。作者通过对鉴证科学发展的研究梳理,将刑侦过程中的法证科学分门别类,例如犯罪现场调查、毒理学分析、犯罪心理学分析等等。此外,作者结合对业界*专家采访、著名案件分析以及
本书以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定位为起点,梳理了犯罪现场勘查的发展,并针对主要法治国家的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进行研究,对当前中国犯罪现场勘查的各个程序环节进行讨论,并选择了几类重要的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分析。本书对犯罪现场勘查的主要原理进行阐述,结合现场勘查学界和实践部门遇到的现实障碍进行分析。
环境资源犯罪范围较广,罪名较多。本书*章围绕环境资源犯罪所有罪名,针对其中涉及的共性问题进行概述;第二章至第四章围绕环境污染犯罪的基本问题、矿产资源犯罪的共性问题和非法采砂犯罪的特殊问题三个专题进行阐释,即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犯罪和破坏矿产资源犯罪。
本书从刑事程序法治的时代大背景出发,从应然的角度研究侦查权及其制衡机制的理论维度,提出了侦查权制衡框架下的权能均衡、权力谦抑和权利积极的原则。继而,作者从法律文化视角切入,深入透视中国侦查权制衡机制的变迁,实证研究了中国刑事侦查权在实践中的种种失范异化问题,剖析了侦查权在当下的失衡窘境。本书选择美国、法国和荷兰三国的典型案例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比研究了侦查权制衡机制和程序设置。本书还将侦查权异化场域中的司法鉴定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侦查体制改革提出了侦查权制衡机制建构的建议。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审核制度实证研究:以侦查权力的控制为视角》主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借助其他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从规范与经验两个层面对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审核制度的实践运作、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案件审核制度为重点,探讨侦查权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路径,包括建立统一的案件审核制度、扩大案件审核的范围、进一步强化法制部门的审核权、改革现行审核程序、方式、完善现行审核责任机制等。作者指出,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侦查权力控制的科层制模式是一种相对合适可行的模式,在追求侦查权控制的司法模式并努力实现该模式所的前提条件、继续完善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制度的同时,可以案件审核制度为重点,通过加强侦查权的内部制约,来进一步强化对侦查权的控制,从而寻找到推进侦查法治
倪铁编著的《中国侦查体制演进研究--基于现代诉讼法治的视角》分为上、下两编总计十九章,分别从“侦查”语词演进研究、中国传统侦查体制演进研究以及中国现代侦查体制演进研究这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本书具体篇章安排包括“侦查”语词演进、中国传统侦查体制运作准则、中国侦查体制的初创、中国侦查职官体制演进、中国侦查管辖体制演进、侦查启动体制演进、侦查启动领域中报案体制演进、侦查启动领域中自首体制演进、中国侦查技术体制演进研究等。
破案时,有哪些观察技巧?哪些因素会影响大脑的感官方式? 毛发、衣物、粉末、手印、足迹、笔迹、泥土、玻璃、DNA、血液 这些物品通通会 说话 ,它们会告诉你什么样的秘密? 《科学探案:破案技术》分毛发探案、衣物探案、粉末探案、足迹探案、血迹探案、DNA探案等17讲,介绍名词术语、科学原理、案例应用,启发中小学生思考并动手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核心公民意识,促进公民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促使学生及其家长关注自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增强社会责任感。 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洁生动,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推理、判断能力。
夏尼、汤普森编著的《犯罪制图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通过提供真实案例、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以及用于智能警务和犯罪预防的*技术对犯罪制图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发行了一些以犯罪制图为主题的著作和书籍,并且这些书籍对目前应用于犯罪制图方面的技术、方法已经进行了很好的阐述,但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总结犯罪制图在各国应用的现状进一步对现有的成果进行补充。
本书在对犯罪故意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追溯了犯罪故意的古今流变,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刑法的中的犯罪故意理论进行了考察,并阐述了犯罪故意的归责基础和规范构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近二十年来的西方国家,在犯罪学与犯罪控制的策略上,正在日益成为犯罪统计学和管理犯罪学的领地,以此计算出危险族群的分布区域、易犯罪的时间以及统计哪些释放者再犯的可能性,由此使得监狱正在进入仓库化管理的时代。本书的作者从欧洲的观点对于这种犯罪控制的工业时代进行了梳理,也提出了批判,指出在以经济模式看待和控制犯罪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如果社会没有仁慈和宽容,重刑的刑事政策只能把更多的人送到监狱,而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犯罪学和监狱学前沿理论的著作,对于国内读者来说,许多知识和观点都令人耳目一新,更为可贵的是,本书并没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自负与傲慢,而是充满了对数字式控制和工业式管理的反思。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策略与治理要点》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监管体制现状和法律体系现状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并对各地实践进行广泛调研,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与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可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与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有许多都涉及犯罪数额 较大 、 巨大 、 特别巨大 和情节 严重 、 特别严重 等规定。这些规定,是我们认定犯罪的依据,也是量刑的依据。可是这些规定发布的时间跨度大,十分零散,不便查阅。 本书对《刑法修正案(九)》公布后,我国《刑法》规定的468个罪名一一介绍。对于有关的犯罪数额与情节的司法解释,按照《刑法》规定罪名的顺序,逐个介绍,无一遗漏,并且标明出处及公布的时间,便于读者从网络上查阅。 本书准确性高,实用性强,是公检法人员和律师办案的工具书,也是打刑事官司者的法律武器。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三个部分:一部分是黑恶势力犯罪概述。第二部分是对黑恶势力犯罪的典型案例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概括近十年来西南地区黑恶势力犯罪的*生成机制。
本书在系统梳理中外女性犯罪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女性犯罪现状,对女性犯罪现象、女性犯罪原因和女性犯罪预防进行了全面研究。内容包括女性犯罪的状况特点和女性犯罪人的属性特征,以性别差异为特点的个体因素,以层次状态为区别的社会因素,以社会保护和刑罚矫正为内容的社会预防,以心理预防和心理矫治为特色的个体预防。 本书通过实证调查和资料整理等方式收录了大量研究数据,在研究中注重性别差异和社会发展变化对女性犯罪的影响,并对常发犯罪类型进行了专门研究,勾勒了当前我国女性犯罪的基本概貌。
《侦查心理研究/公安院校青年学者学术文库》分为两大部分:侦查主体心理研究和侦查过程心理研究,共十四章内容。侦查主体心理研究主要是侦查人员为完成侦查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心理素质和基本心理状况;侦查过程心理研究主要是在侦查工作的具体环节或流程中体现的深层心理机制。
为帮助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理解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与运用的要求和标准,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调查取证工作能力水平,我们组织汇编了《职务犯罪证据收集与运用实用法规》一书。本书聚焦调查职务犯罪证据收集与运用高频法规,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等53部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本书紧贴工作实际,编排科学合理,查找使用便捷,具有一定指导性、针对性,是各级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案件的工具书,又是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的参考书。
《人身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讲述了人身危险性的认定与法益侵害性的认定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法益侵害性的认定,主要通过客观上的行为、结果及其因果关系这样一种传统的方法来完成。因为法益侵害性具有客观性,容易被鉴别。建立在法益侵害性基础之上的行为刑法,可以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因此被法治国的刑法所认同。而人身危险性虽然也具有表现在外的某种症状,例如坦白、自首、立功、累犯等,这些情节都已经被立法者规定为法定的量刑情节。但这只是较为外在的人身危险性表现,那些更为内在的人身危险性表现,在目前的情况下,司法认定还有相当的困难。此外,还有一个法益侵害性与人身危险性在定罪量刑中所占的比重问题。一般认为,定罪主要考虑法益侵害性,量刑才适当考虑人身危险性。但无论哪个环节考虑人身危险性,都要求对行为人的
刑事案件的侦破总是那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紧张刺激。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如何侦查破案的学科,刑事侦查学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本书的编写体例采用“原理+案例”的模式,除了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侦查的基本原理外,编者尝试着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去解读刑事侦查的原理,侦查措施以及侦查方法。全书共计l8章,主要包括刑事侦查学的基本理论、刑事技术鉴定、侦查措施以及各类案件的侦破方法等。 本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