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刑事诉讼中科学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
    •   ( 309 条评论 )
    • 何家弘 主编 /2014-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刑事诉讼中科学证据的审查规则与采信标准》的导论由何家弘执笔;篇由刘晓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执笔;第二篇由黄星(云南警官学院教授)执笔;第三篇由李学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执笔;第四篇由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执笔。何家弘和张晶负责本书体例的确定和初稿的审读修改。在本课题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之后,何家弘和张晶又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全部书稿进行了修改润色。

    • ¥29.2 ¥40 折扣:7.3折
    • 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五)
    •   ( 166 条评论 )
    • 左卫民 等著 /2012-1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的研究集中在刑事一审程序两个方面,一是程序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刑事辩护、公开审判、审判期限等,二是程序运行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刑事辩护率、不认罪案件办理及被告人翻供等。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继续了一贯采用的实证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基层进行了调查或试点,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展开研究。在新旧刑事诉讼法交替之际,本书的出版及相应的重要发现对思考新改革有着相当帮助和启迪。

    • ¥28.1 ¥36 折扣:7.8折
    •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
    •   ( 52 条评论 )
    • 张爱艳 著 /2011-02-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依托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证据学的理论,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例,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判定的实体性及程序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一是从刑法理论角度重新诠释了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与地位;二是从刑法规范及刑事政策角度对国内外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标准作了深入分析;三是从刑事诉讼法理论与立法角度研究了精神鉴定以及司法判定等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是从法医学与精神医学角度分析了精神障碍的分类、界限以及人格障碍等问题。全书以综合考察的方法将实体性规范置于影响其实现的现实环境或因素中予以透彻研析,所得相应结论具有较强的操作针对性,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刑事法学相关理论的研究,而且对提升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

    • ¥21.9 ¥30 折扣:7.3折
    • 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   ( 70 条评论 )
    • 李玉华 等著 /2010-05-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诉讼证明标准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在21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诉讼证明标准的讨论呈现出争鸣之势,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乃至流派。这充分反映了在社会和法律的转型期人们理念的改变。理论上的争论也影响到了司法实践,在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上,司法人员也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因此,对诉讼证明标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本人非常关注中外证明标准的研究,本世纪以来也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参与证明标准的讨论。李玉华是我指导毕业的博士,她自硕士论文《论诉讼证明标准》(2001年通过答辩)的写作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诉讼证明标准,发表过多篇相关文章并写成了博士论文《刑事证明标准研究》(2005年通过答辩),在此基础之上又主持完成

    • ¥21.6 ¥48 折扣:4.5折
    • 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
    •   ( 76 条评论 )
    • 李艳君 著 /2009-07-01/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以《冕宁县清代档案》为例;结合宝坻县档案,巴县档案,黄岩诉讼档案及清代的法律制度等,系统研究介绍了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事人及法官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清代的民事诉讼法源问题、清代民众的诉讼观等问题提出了与前贤、时彦有所不同的看法。

    • ¥23.8 ¥35 折扣:6.8折
    • 刑事诉讼的案件过滤机制:基于中美两国实证材料的考察
    •   ( 121 条评论 )
    • 王禄生 著 /2014-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实践中看,冤假错案频发,突出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在精度和效率两方面存在相应的不足,预防错案机制不畅、刑事司法"产品"精度不足、个案处断时间居高不下,以上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有效运作的刑事诉讼案件过滤机制。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美国刑事重罪案件的平均处理时间仅为92天,这得益于该国案件过滤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本书以案件过滤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法研究中美两国案件过滤理论、制度与实践,探讨两国案件过滤机制的异同,并分析两国案件过滤机制差异的深层原因。本书为在著名刑诉法学者左卫民教授刑事诉讼实证分析指导下完成,并得到左教授的首肯并为之作序。

    • ¥28.5 ¥39 折扣:7.3折
    • 疑难案件诉讼历程
    •   ( 32 条评论 )
    • 邬华良 著 /2008-05-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著名律师邬华良的个人办案纪实专集。邬华良律师在其2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共经办1400余件案件,形成了稳健、朴实而又辩锋犀利、张弛有度的办案风格,以善于寻找和发现新的角度和证据终赢得诉讼而著称。书中首次精选披露了其经办的十大经典案件,包括一波三折的徐叶松故意杀人大案、出租车司机拒载案、明清小品著作权纷争案、“不该出生的人”引发的医疗侵权奇案、我国首例“过劳死”人身侵权赔偿案、少女芭蕾课上摔成瘫痪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国内首例网络评论引发的名誉维权连环案、胡伟国纵火案、以间接证据推翻自己亲笔所写收条的否定“证据之王”案、由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引发的行政诉讼案。每一案件均含有纪实报告、专家点评、辩护(代理)词、媒体报道四部分。这些案件案情迷离,庭辩激烈,承办律师以其智慧和执著,百折不挠,

    • ¥25.6 ¥35 折扣:7.3折
    • 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研究
    •   ( 48 条评论 )
    • 李晓丽 /2014-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研究》是李晓丽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法院证据调查,是以法院为主体的收集证据和审查证据的制度,既包括实质层面上提出证据权力的配置,即将证据引入诉讼;又包括形式层面上证据调查程序的设置,即依照证据调查程序、运用调查措施获悉证据资料。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应当分别以修正的辩论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为法理基础,通过举证释明和证据协力义务,在实质层面上规范法院的职权运用;通过证据调查期日制度和证据调查措施,在程序层面上规范法院职权的具体运用。《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研究》选取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立法,着重分析和比较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的证据调查制度。

    • ¥25 ¥32 折扣:7.8折
    • 刑事证据适用指南/以两个《规定》为中心 中国检察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著 /2010-09-01/ 中国检察出版社
    • 本书根据刑事诉讼和证据的基本原理,逐条解读了两个《规定》的条文及其所确立的证据规则,阐述了规则制订的理论与实践理由,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实践中适用各项证据的规则、程序、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为增强本书的实用性、操作性,书中还分解收录了与证据适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学习两个《规定》的参考读本,也可以作为司法人员刑事证据理论与实务的培训教程和研究资料。

    • ¥28.2 ¥40 折扣:7.1折
    • 刑事诉讼的法哲学反思——从典型制度到基本范畴
    •   ( 30 条评论 )
    • 韩阳 主编 /2012-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诉讼法学与证据法学的研究,在保持活跃、升温、开放的理论研究与诉讼实务相结合的基础上,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一个迫切需要寻找并确立主体自治性的转折时期,一个需要确立新坐标或可以确立新坐标的时期。这一判断的潜台词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走过的轨迹相适应,我国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的研究,也正处于一个通过自我扬弃、寻找参照系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在侧重英美法系成熟制度、经验的借鉴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衔接之间,曲折前行、审慎取舍乃至不免尴尬的未定型的过程。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正悄然地发生剧变,一个越来越自信和自主的中国正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与之相应,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的研究和制度性建构的背景性因素也大大

    • ¥21.9 ¥26 折扣:8.4折
    • 合同诉讼关键法条与典型实例——诉讼关键法条与典型实例
    •   ( 17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2011-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当我们面临法律纠纷准备起诉或应诉时,除收集证据外,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查找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和主张的法律依据。但法律法规纷繁复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如何迅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法律规定,并非易事。我们编写这套《诉讼关键法条与典型实例》丛书,目的正在于帮助读者高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本丛书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针对性、实用性强。 本册为《合同诉讼关键法条与典型实例》。

    • ¥22.5 ¥28 折扣:8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律师建议稿与论证
    •   ( 9 条评论 )
    • 田文昌陈瑞华 编著 /2007-03-01/ 法律出版社
    • 在律师制度恢复的二十年时间里,随着律师广泛地参与刑事辩护,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以保护,维护了司法的公正,可以说为推进我国刑事司法的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国际社会人权法治理念的进步,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结构性缺陷以及法条粗疏等弊端逐渐显现,导致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途径狭窄,辩护权利行使受限,办案风险加大,办案效果不好等一系列问题产生。正由于此,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才显得迫在眉睫。

    • ¥25.1 ¥29.5 折扣:8.5折
    • 劳动合同法律纠纷处理依据与解读
    •   ( 129 条评论 )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2016-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围绕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纠纷,根据内容划分为劳动合同订立与履行纠纷、劳动合同变更与解除纠纷、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与赔偿、劳动合同纠纷处理途径四大部分。每部分根据需要首先收录相关的现实案例,其次按效力等级分别收录对应的处理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并对重要法律依据配以解读,后收录有关的法律文书范本和实用图表,力求满足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 ¥25.2 ¥32 折扣:7.9折
    •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
    •   ( 368 条评论 )
    • 易延友 著 /2015-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50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条款。有关中国是否应当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尽管《刑事诉讼法》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但有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条款,本书作者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对讯问有权保持沉默的结论。 作者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基本立场,在这本书中几乎都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关于沉默权的价值选择,人权保障、自由优先、主体性原则,这三者之间逐一递进,层层深入,至今仍然是作者观察、理解和解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场。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2001年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作者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对个别章节做了调整。由于这本书侧重于对沉默权的历史

    • ¥28.5 ¥39 折扣:7.3折
    • 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与实践(修订本)
    •   ( 1 条评论 )
    • 韩健 著 /2000-08-01/ 法律出版社
    • 仲裁(亦称公断)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即由双方当事人将其争议交会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无具有拘束力。 承认仲裁是一种自治体系,实际上就是承认仲裁的非国内化以及当事人具有控制仲裁的无限制的意思自治。据此,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可适用于仲裁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依照自治来说,商业社会是一种足以发展自身法律的“国际环境”,在解决商事争议方面,其作用等同于国际法院。 全书分十章,章导论,第二章国际商事仲裁会议,第三章国际商事仲裁庭,第四章国际商事仲裁的进行,第五章国际商事仲裁的仲裁法,第六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实体法,第七章国际商事仲裁法,第八章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第九章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

    • ¥25.5 ¥34 折扣:7.5折
    • 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第四版)
    •   ( 290 条评论 )
    • 叶青 主编 /2015-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通过“以案说理,以图释法”的形式介绍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使读者对民事诉讼法知识有清晰、透彻的理解和运用。此次修订再版,可谓全新编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全面改造,呈现崭新面貌。在内容上,吸收了新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反映了*的法律制度,同时选取的案例更加崭新而典型。在形式上,对本书的图表编排、开本、版式进行了全新设计,力求本书更加清晰而易读,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案例选取既注重实务训练,又注重知识阐明;图表设计既注重全面准确,又注重简明扼要。该书适合法学院校师生学习研读。

    • ¥28.9 ¥34 折扣:8.5折
    • 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修订版)
    •   ( 397 条评论 )
    • 张卫平 著 /2007-0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的分析视角不是着眼于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之间的比较,而是通过归纳两大法系的共同点,并与苏联及东欧民事诉讼以及我国民事诉讼进行比较,重点是找寻和发现两大法系与以苏联及原东欧国家为代表的诉讼体制的根本差异。 笔者在本书所提出的当事人主导型诉讼体制是我们民事诉讼法现代建构的一个参照模型,而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具有概念性的模型,而不是民事诉讼法的全部内容,是一种基本框架。

    • ¥27.4 ¥32 折扣:8.6折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32集)
    •   ( 132 条评论 )
    • 黄松有 主编 /2008-0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为连续出版物,是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对审判中出现的*疑难精典案例进行探讨与解析的法律实务类书籍,包括*法律、判解研究、前沿探索等栏目,对各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 ¥28.1 ¥35 折扣:8折
    • 涉台民商事调解案例选——暨涉台审判实务论文集
    •   ( 24 条评论 )
    • 林贻华 主编 /2009-09-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在福建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之际,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汇编了《涉台民商事调解案例选——暨涉台审判实务论文集》一书。此书的出版,逢其时,顺其势,应所需,对推进全省法院涉台审判工作的先行先试必有助益。

    • ¥29.5 ¥35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