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创新与临时仲裁的制度构建
    •   ( 32 条评论 )
    • 陈磊 /2023-08-01/ 法律出版社
    • 临时仲裁制度在中国的探索由来已久,但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行却呈断裂状态。对于临时仲裁的本土化,既有理论研究大多未谈及临时仲裁在中国实践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与突破。本书梳理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之界分及比较优势,基于我国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与实践,阐述临时仲裁本土化构建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横琴规则》《最高院意见》对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构建的探索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技术性瑕疵与适用难题,分析中国开展临时仲裁机制创新的制度障碍;立足《仲裁法》修改大背景,探讨临时仲裁司法协助制度的本土建构、临时仲裁机构化的破解、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的接轨与融合、临时仲裁的司法救济与司法监督等问题;最后,从宏观、微观层面搭建我国临时仲裁立法的体系与规则,完善临时仲裁的相关配套制度。

    • ¥30 ¥39 折扣:7.7折
    • 现代社会与审判——民事诉讼的地位和作用
    •   ( 558 条评论 )
    • (日)田中成明 /2016-09-1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现代型政策形成诉讼、ADR的扩张和灵活运用都是日本社会 法化 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着以裁判和当事人主义为特征的民事诉讼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也决定着社会 法化 的走向。 《现代社会与审判 民事诉讼的地位与作用》基于普遍型法、管理型法和自治型法三类模型,从法哲学层面思考了现代社会民事诉讼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仍应当坚持民事诉讼在社会纠纷解决中的核心地位,为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法化需求,民事诉讼可以转化为 讨论与交涉论坛 不坚持民事诉讼的核心地位,将会导致反法化和非法化的短路结合,后导致法治的虚无。 对于尚未完全确立以裁判和当事人主义为核心,以纠纷解决为导向并过于强调ADR效果的我国民事审判制度而言,该书无疑具有明确改革方向、以使之更好地满足民众司法需求的启示意义。

    • ¥26.8 ¥39 折扣:6.9折
    • 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
    •   ( 75 条评论 )
    • 李艳君 著 /2009-07-01/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以《冕宁县清代档案》为例;结合宝坻县档案,巴县档案,黄岩诉讼档案及清代的法律制度等,系统研究介绍了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事人及法官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清代的民事诉讼法源问题、清代民众的诉讼观等问题提出了与前贤、时彦有所不同的看法。

    • ¥22.8 ¥35 折扣:6.5折
    • 诉审商谈主义——基于商谈理性的民事诉讼构造观
    •   ( 86 条评论 )
    • 段厚省 著 /2013-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事程序法论丛·诉审商谈主义:基于商谈理性的民事诉讼构造观》在对传统民事诉讼构造理论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种在论证上更为充分的民事诉讼构造观。全书共分五章,其内容与脉络如下:章对传统民事诉讼构造理论进行了回顾,指出传统民事诉讼构造理论存在着价值困惑与路径困扰。接着在第二章开始对民事诉讼价值观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选择以哈贝马斯的商谈正义观作为构造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目标。在完成了对民事诉讼构造观的价值选择后,第三章紧接着开始寻找建构民事诉讼构造观的论证路径。通过对西方法哲学领域常用的契约方法的考察,选择了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作为建构民事诉讼构造观的方法论基础。在确定了民事诉讼构造观的价值目标和论证路径后,第四章开始正式提出诉审商谈主义的民事诉讼构造

    • ¥24.1 ¥35 折扣:6.9折
    • 权威?规则?模式——纠纷与纠纷解决散论
    •   ( 51 条评论 )
    • 刘志松 /2013-07-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有社会便有纠纷,纠纷多南社会中个体间意识之差异所造成纠纷便要化解,纠纷化解之道又多建构于社会中群体意识之存在,对于纠纷解决之研究,学界不乏高论,而《法意文丛·权威·规则·模式:纠纷与纠纷解决散论》以[权威——规则——模式]为分析模型,从纠纷解决的主导权威、规则依循和模式选择展开论述,对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中国与西方兼有比较虽内容庞杂,亦不无作者苦想冥想之管见,惟愿以此书始,勾连一条纠纷与纠纷解决研究的新路。

    • ¥26 ¥36 折扣:7.2折
    • 民事诉讼法学
    •   ( 11 条评论 )
    • 董少谋 主编 /2011-0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吸收了不同版本的民事诉讼法学教材的有益思想和近年来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并对民事实践经验和民事司法改革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本书内容全面、体例得当,教益丰厚,以二十二章的篇幅对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做了系统的阐释和解析。本书以供法律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为法律实务人员以及司法考试参加者使用。

    • ¥28.9 ¥36 折扣:8折
    • 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
    •   ( 121 条评论 )
    • 陈贤贵 著 /2013-07-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多数人共同利益遭受不法侵害的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且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当众多受害人将此等纠纷事件引入司法领域,试图通过诉讼程序予以解决时,有别于传统诉讼制度所预设的诉讼类型的现代型诉讼便应运而生,如环境权诉讼、公害诉讼、消费者诉讼、公民权诉讼、证券欺诈诉讼等。与传统的诉讼制度相比,现代型诉讼主要存在当事人互换性缺失、系争利益呈现集合化或扩散化、争点呈现社会化和政治化、诉求内容发生转变等特质。由于其通常涉及多数人共同享有的扩散性利益,且此种利益及其归属主体未必明确,如果采取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以管理权为判断基准,那么因公益团体或代表当事人并非诉讼标的法律关系主体,也未就该诉讼标的法律关系有管理权或处分权,往往难以承认其具有当事

    • ¥27 ¥32 折扣:8.4折
    • 论心证公开:以民事诉讼为中心
    •   ( 20 条评论 )
    • 李峰 /2014-06-01/ 法律出版社
    • 无心证公开就无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开。为什么要心证公开,心证公开什么内容,如何进行心证公开,是心证公开研究中必须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论心证公开》一书通过制度史、法学、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的方法,揭示心证公开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基础,勾勒出民事程序法和实体法统合下的心证公开的内容与方法等,预示心证公开作为一个庞大理论体系的远景。

    • ¥30 ¥38 折扣:7.9折
    • 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第二版)——民事诉讼法新解读
    •   ( 13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2010-05-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作为一套实用型法规汇编,在初版上市时,以其权威、实用、易懂的优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真正成为“遇事找法者”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的利器。 本丛书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领域,将各领域的核心法规作为“主体法”,并且将与主体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分类汇编。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民事诉讼法新解读》分册。

    • ¥25.6 ¥32 折扣:8折
    • 民事审判制度现代化研究
    •   ( 9 条评论 )
    • 谢冬慧 著 /2011-04-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建国以来我国法学界部系统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法律的专著。尽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学界对民事审判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当时的研究视角仅限于对民事诉讼制度条文本身的释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直接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制度的学术成果零散而不成系统,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只有寥寥数篇。本书则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事审判法律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 ¥28.4 ¥36 折扣:7.9折
    • 民事诉讼目的论——新世纪法学丛书
    •   ( 17 条评论 )
    • 李祖军 著 /2001-04-01/ 法律出版社
    • 诉讼目的论,诉权论和既判力本质论同被视为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三大抽象而重要的基本理论。其中,诉讼目的论更是在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领域居于核心地位。诉讼目的论在国外(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该问题还未曾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诉讼目的论甚至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选择了此一颇富开拓且具挑战的课题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并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这本很有分量的专著。作者试图在学习和反思诸种诉讼目的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体系完整并独具特色的,融保障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于一体的诉讼目的理论。 本书从民事诉讼目的概念辨析切入,较为详尽地探讨了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制约因素,确立民事诉

    • ¥22.1 ¥28 折扣:7.9折
    • 民事诉讼中的真实
    •   ( 16 条评论 )
    • 纪格非 著作 /2013-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民事诉讼中的真实--路径与限度》由纪格非所著,《民事诉讼中的真实--路径与限度》是一本关于司法证明的路径与方法的书。“真实”一直被认定为证据制度的使命。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证据制度在对待“真实”的态度方面,总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传统的证据法以提高司法证明的精确性和证明结果的正当性为主要发展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度形式化司法证明程序。但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证据法赖以存在的哲学、社会以及法学基础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当代证据法应重新确定理性的范围与实现理性的方法,更加注重证据法的协调功能而非认识功能,为事实认定结果提供新的正当化途径,使证据法成为一个开放的、可以不断发展的法律体系,使司法证明活动成为沟通立法者意图与社会现实需求的桥梁与纽带。 对于实现

    • ¥29.6 ¥34 折扣:8.7折
    • 当事人民事诉讼主张研究
    •   ( 75 条评论 )
    • 闫庆霞著 /2013-09-01/ 法律出版社
    • 社会的变革仍在继续,由经济领域扩至其他可能的一切社会领域。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诉讼主张体现的“公力救济中的私权自治”,公力与私权之间随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民事诉讼各项法律制度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生活,如何在相互影响中进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

    • ¥24 ¥28 折扣:8.6折
    • 比较民事诉讼法(2012—2013年合卷?总第九卷)
    •   ( 50 条评论 )
    • 陈刚 主编 /2014-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卷是《比较民事诉讼法》总第九卷,也是2012-2013年合卷。与其他各卷的内容安排有所不同,本卷只辑录了三部学术成果。其中,《法国第三人撤销判决之诉研究》是根据陈逸飞同学的同名硕士学位论文加减而成,这也是国内首篇依据手外文资料研究法国民事诉讼第三人撤销判决之诉制度及理论的专论,因此,对于深入探讨我国第三人撤销判决制度的完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讲义》的作者是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创建者之一常怡先生。这部讲义源自常怡先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设的比较民事诉讼法讲座的讲稿,所选材料全部取自俄文手文献,既是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也是当下研究和了解前苏东社会主义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及其理论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诉与诉讼对象》是主编本人

    • ¥28.2 ¥35 折扣:8.1折
    • 涉台民商事调解案例选——暨涉台审判实务论文集
    •   ( 24 条评论 )
    • 林贻华 主编 /2009-09-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在福建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之际,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汇编了《涉台民商事调解案例选——暨涉台审判实务论文集》一书。此书的出版,逢其时,顺其势,应所需,对推进全省法院涉台审判工作的先行先试必有助益。

    • ¥29.5 ¥35 折扣:8.4折
    • 民事执行权论
    •   ( 68 条评论 )
    • 严仁群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执行程序应有二条分别以行政性权力与司法性权力为核心的程序主线。行政性权力由行政人员行使,也可由法官和行政人员共同行使,但司法性权力只能由法官行吏,二种执行权都应充分展现其刚性,在必要时也应适当展示其柔性。至少行政性权力的行使应遵循职权主义,债务人必须以其善意的配合换取执行权主体和债权人的宽宥。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同样应拥有诉权,没有诉权与之间相对应的执行裁判权是专断的。诉权是构建执行程序内控机制的必要工具,也是连接二条程序主线的桥梁。

    • ¥26 ¥33 折扣:7.9折
    •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   ( 15 条评论 )
    • 陆岳松 主编 /2014-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陆岳松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警官高 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依据民事诉讼的基本脉 络,通过纠纷发生、管辖选择、当事人确定、证据收 集与证明、参与法庭审理、协助案件执行等过程性知 识内容,系统介绍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全书分为八大模块,即导论、诉讼主体、民事证据与 证明、诉讼保障制度、民事审判程序、非讼程序、民 事执行程序及其他民事程序规定。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等 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 律师及其他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社会相关人员的学习 和参考用书。

    • ¥30 ¥39 折扣:7.7折
    • 民事令状研究
    •   ( 17 条评论 )
    • 陈浩 著 /2015-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共有五章,分别是导论、民事令状基础研究、民事令状价值研究、民事令状比较研究、民事令状完善研究。在本书中,作者首先探讨了民事令状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阐发了进行民事令状独立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然后从民事令状的“属”概念“令状”处着手,在对上位概念“令状”的基本涵义、专属特征、基本类型、令状与令状主义之基本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理论考证,并由此渐次展开民事诉讼法维度专门关乎民事令状概念、特征、类型、效力等更加微观问题的具象研究。并从民事令状区别于判决、裁定、决定等其他传统司法文书的角度展开了其在公平、效率、自由、秩序等方面核心价值的集中论述。终,作者综合适用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较为详尽地完成了两大法系之间民事令状制度的比较研究,从理论

    • ¥23 ¥32 折扣:7.2折
    • 比较民事诉讼论丛(2005年第1卷)
    •   ( 5 条评论 )
    • 田平安 主编 /2005-09-01/ 法律出版社
    • 《比较民事诉讼论丛》以“比较”作为基本的方法,立足于中国民诉法学界理论研究的现实,介绍、分析、引进域外国家和地区的民诉法学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在更新中国民诉法学理论构架的同时,为中国的司法改革和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强劲的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在开篇之际,对近年来我国民诉法学界的理论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缺陷加以简略的回顾,同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大胆的预测与寄望。 如前所述,民诉法学理论研究必须为民事诉讼立法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撑,而民事诉讼法必然会涉及制度移植(包括观念的移植和具体制度的移植)这一关键性问题,就此民诉法学比较研究必须肩负起全面、系统地介绍国外民事诉讼制度的使命,加强对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民事诉讼立法的翻译介绍及对理论著作的翻译引进,争取为制度功能

    • ¥25.5 ¥30 折扣:8.5折
    • 民事案由制度研究
    •   ( 16 条评论 )
    • 宋旺兴 著 /2014-10-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案由制度是我国法治长期发展的产物,早可追溯之秦汉,但以此为题的专门理论研究,却至今寥寥无几,《民事案由制度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围绕对民事案由制度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如民事案由的定义、特征、分类和构成要素,民事案由与相关概念和制度的辨析,民事案由的确定,民事案由制度的功能,民事案由制度的历史渊源,民事案由制度与域外相近制度的比较分析,民事案由制度现状与问题以及民事案由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等,运用大量数据、图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理论与实务和制度规定等方面,深入和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民事案由诸多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为民事案由制度的基本理论建构、民事案由制度的实务考察以及发展与完善等,提出了一管之见。

    • ¥30 ¥38 折扣:7.9折
    • 民事裁判过程论
    •   ( 22 条评论 )
    • 杨秀清 著 /2011-12-01/ 法律出版社
    • 杨秀清编著的《民事裁判过程论》为中国政法大学杨秀清教授历经5年研究之作。 《民事裁判过程论》的突出研究思路与特点在于将民事裁判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认为民事裁判过程的结构实质上分为民事裁判的发现过程与民事裁判的证立过程,其中,民事裁判的发现过程是一个由案件信息输入—案件信息加工—民事裁判输出所构成的审判者对当事人诉讼请求予以认知的内在的动态心理过程,而民事裁判的证立过程则是一个由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所构成的完整的民事裁判的外在的理性重构过程。 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对民事裁判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以及对解决民事案件审判实务中合理裁判作出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27.2 ¥32 折扣:8.5折
    • 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
    •   ( 89 条评论 )
    • 田平安 /2012-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民事诉讼法学(第4版)》是由西南政法大学的田平安教授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修订。编者在民事诉讼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主编的司法部统编教材《民事诉讼法学》荣获第三届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原理》荣获司法部全国第二届优秀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全书就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中的法院、管辖、主体、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民事证据制度、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程序、特殊诉讼程序、非诉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等二十二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基本的探讨。本书充分反映了立法动态和*理论研究成果,是一部学习民事诉讼法并实际应用民事诉讼法的优秀

    • ¥30 ¥39 折扣:7.7折
    •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
    •   ( 11 条评论 )
    • 张光宏毕洪海 主编 /2014-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行政与民事案件的交叉为研究主题,探索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个部分讨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问题,系统研究和分析行政与民事案件交叉的处理方式、受案范围、程序、判决和裁定以及执行问题,就可能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就国外处理民事与行政案件交叉的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第二部分就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后一部分则是就浙江、上海关于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的处理经验。 行政与民事案件的交叉是诉讼实践中存在的一类常见的现象。早在现行《行政诉讼法》制定前后就已经有学者主张通过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来解决相应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类案件越来越多。由于我国实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分立,不同类型的案件在法院内部由不同

    • ¥24.3 ¥28 折扣:8.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