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崖学术文化随笔》主要由下述三个部分构成:编,国际法与中国。王先生的这部分文字展现了他立基于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捍卫主权的中国立场的中国国际法学观。第二编,国际法研究。其间最为重要的是他对国际秩序的深刻洞见,以及他立基于此种洞见的对当代世界格局中不平等的国际实践的严肃批判。第三编,中国国际法学的建构。在王先生的这组文字中,主要呈现的是他经由对如何进行国际法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建构中国国际法学术传统的努力。当然,在编辑结构上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的文章,并不是互不关联的,而毋宁是王铁崖先生整体的国际法观中的不同侧重部分;此处需要再加以强调的乃是上述所论的使这些不同部分勾连为一个整体并贯穿于其间的王先生关于国际法的中国观和世界观。
本书阐述了债的发生、债的类型、债的效力、债的担保、债的移转、债的消灭等债法总论的主要问题,并就合同之债和法定之债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这部教材是为了适应法律硕士研究生与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与本科教材不同,本教材是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讨论和探索国际经济法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以便使研究生在掌握国际经济活动的本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及发展前沿。 本教材中的专题根据内容分为五篇,包括基本理论、WTO的法律问题、国际海事法律问题、国际投资法律问题、国际金融法律问题等。这些专题中,有的是由撰稿人在其近年已发表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的,是其多年研究的汇集;有的是作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有关领域的发展。在专题内容取舍上,注重反映当前国际经济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当然,受作者研究领域和成果的限制,重要的国际经济法问题未能涉及或涉及不深,这由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弥补。同时,本书今后还拟
本文集是武汉大学法学院及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学院举行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也是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持的“货币跨国流通中的若干重大国际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就目前国际学术界所关注的国际经济法的若干热点与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科学的构建国际经济法理论体系,对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实践问题提供帮助与指导。
本书介绍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再从能够取得的客体、取得的方法与具体途径、知识产权如何进行保护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展开,用一种基于实用分析的、全新的视野来研究国际贸易中的相关知识产权问题。
王晓丽编著的《多边环境协定的遵守与实施机制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多边环境协定的特殊表现形式、多边环境协定遵守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论、从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角度对遵守机制进行的分析、遵守机制的原则、主要内容、运行程序和几个典型遵守机制在国际环境保护实践中的应用。书的最后分析了我国在多边环境协定遵约方面的基本概况、现存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法律问题研究》选取了当前国际投资法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能源类投资争端进行研究,体现出作者敏锐的研究视角及良好的学术应用彫用思维。论著采用层层切入的方式,在阐述国际能源投资争端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国际能源投资争端的法律框架、程序问题以及投资协议视角下的能源投资争端国际条约视角下的能源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书作者杨大明先生为香港杰出律师,处理大量国际贸易和商务仲裁案件,执业多年,历练丰富。其父杨良宜先生所著的《国际货物买卖》(1999年出版)一书曾受广泛关注,影响深远,作者子承父书,既延续了写作风格与讲述思路,也展示了新近法律发展和实务操作要点。 本书虽以讲述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法律制度和游戏规则为主要内容,但并非对各种货物买卖形式作全面和体系化论述,而是集中于介绍运用最广泛的CIF和POB形式,并将重点放在实战技巧和问题解决上,注重援引英美法律条文和判例,注重运用鲜活的实例,突出实用性。全书涉及CIF买卖、FOB买卖、货物质量与拒绝接收货物、货物/财产转移、风险与受阻、货物主权、损失赔偿、装卸时间与滞期费等内容。 本书不仅是一部的教材,更是一本实战技术全书,既可为广大学子的理论学习提供丰富实例和全
本文集是武汉大学法学院及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学院举行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也是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持的“货币跨国流通中的若干重大国际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就目前国际学术界所关注的国际经济法的若干热点与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科学的构建国际经济法理论体系,对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实践问题提供帮助与指导。
李仁编的《国际金融法新视野(国际法新视野研究丛书)》立足国际金融法制变革的前沿,对21世纪以来尤其是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举措、新趋势进行研究,力争为推动国际金融新秩序构建建言立论,为科学制定国家金融安全与发展战略献计献策。
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国际反腐败公约以及我园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今世界上的反腐败理念与制度加以总结和阐述,对我国现行反腐败立法、司法体系重新进行审视,吸取经验,找出不足并提出完善意见。同时,从国际反腐败公约在其他国家践行的域外经验入手,充分肯定了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深刻剖析了我国现行反腐败体系的不足,从实体和程序角度对我国反腐败法制体系提出了完善意见,涉及侦查阶段、追诉阶段以及审判阶段,涉及机构与机构、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政策、法律与权力等各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商事关系得到了蓬勃发展,调整这种跨国性商事关系的国际商事习惯法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方法,对国际商事习惯法的发展趋势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全书共分5部分。部分导论,简要地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缘起,包括选题意义和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等。第2部分剖析了国际商事习惯法的现状,检讨了国际商事习惯法的法律涵义、国际商事习惯法相关概念的厘定、国际商事习惯法的适用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部分详细探讨了国际商事习惯法在不同法律领域的新发展,如国际商事习惯法在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劳工法以及电子商务法等领域的新发展,揭示了国际商事习惯法向不同法律部门渗透、融
这部教材是为了适应法律硕士研究生与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与本科教材不同,本教材是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讨论和探索国际经济法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以便使研究生在掌握国际经济活动的本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及发展前沿。 本教材中的专题根据内容分为五篇,包括基本理论、WTO的法律问题、国际海事法律问题、国际投资法律问题、国际金融法律问题等。这些专题中,有的是由撰稿人在其近年已发表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的,是其多年研究的汇集;有的是作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有关领域的发展。在专题内容取舍上,注重反映当前国际经济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当然,受作者研究领域和成果的限制,重要的国际经济法问题未能涉及或涉及不深,这由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弥补。同时,本书今后还拟
在经济、政治和法治日益全球化发展的当代,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国际刑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国际社会防范与惩治国际犯罪,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开展国际刑事审判,以维护国际社会安全与和谐的现代法治诉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犯罪、跨国犯罪也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是建立现代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最不和谐的因素。为有效地惩治与防范跨国犯罪尤其是国际犯罪,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国际刑法的研究与适用。近年来,在国际刑法的实体法领域,国际社会暨国际刑法学界主要聚焦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相关罪行、恐怖主义犯罪、有组织犯罪和腐败犯罪等方面。同时,国际刑法在程序法领域较多关注普遍管辖权、引渡、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国际合作以及国际刑事法院中的程序性问题等方面
本书着眼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与国际性武装冲突适用国际人道法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综合运用价值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适用的特殊矛盾、法律渊源、适用条件、义务主体与监督主体、保护规则、执行挑战与促进措施、影响与趋势,以及中国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适用,厘清了国际人道法的一些关键性概念,丰富了国际人道法的有关理论。鉴于当今世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频率、规模,特别是.其对人类的危害远远超过国际性武装冲突,以及中国尚未统一的现实,本书的研究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既可作为专家学者研究国际人道法,有关国际组织、外交人员处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人道问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一般公众学习了解国际人道法的理论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