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了解德国民法总则的基础性读物,是德国畅销民法教科书《德国民法导论》的导言和总则部分,亦是作者的代表作。书中讲解了民法的渊源、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意思表示的要素、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代理的法律基础、无权代理人的责任等问题,并附有大量案例、图表和学习提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德国民法基本理论和相关规范,以及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律规定是如何适用的。
宪法是国家的名片,是国家历史与现实的缩影,包含各类专业学习研究资源。宪法研究是开展国别(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研究的首道“大门”。《外国宪法选译》由宪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肖君拥老师主持编译,选译了美、英、德、法、俄、日、加、澳、韩、意等1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宪法文本,很有代表性。编译者历经多年艰苦工作,注重译稿的准确性和中文的可读性,注意更新比对资料,审慎推敲译介,并扼要介绍了各国概况及其宪法文本结构与内容特色。这是一部有特色有内容有质量的法律文献工具书,推荐法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国别政治问题感兴趣的广大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吸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增加,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挑战,其中国家安全是不容触碰的底线。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十分必要,对此加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系统深入地对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一部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投资的产生、发展以及东道国对外国投资的保护与规制作了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事实上与法律上的基础;第二部分,对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行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国家安全审查行为的政治内核、法律化过程以及执法与司法的政治回归等角度,揭示了国家安全审查行为的特质;第三部分为比较研究,对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典
本书系统了介绍了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英国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行政诉讼制度,具体包括历史沿革、审判组织、受案范围、管辖、当事人、证据、程序、判决、执行等方面内容。本书采用*资料,注重制度背后的原理探讨,以期读者能对国外及港澳台行政诉讼制度进行全面、真实、准确的了解,并为我国大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提供参照。
对本书主题的详细诠释,在本书所收录的各篇论文以及论点精粹中都已经有了充分详细的展示,故笔者对此不再赘述。本书的编辑,一如本研究会学术丛书的前八辑《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变革》、《多元的法律文化》、《混合的法律文化》(均由法律出版社于2001年至2008年各年出版)的惯例,分主题论文、专题论文、论点精粹和附录等部分。
本书收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定或者修订的外国国际私法立法资料,作者根据其所掌握的立法资料对其中法律文献、立法条文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注解。本书的出版对我国从事国际私法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人员以及实务工作者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运用要索限定法,在深入研究从古希腊城邦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文法哲学史上70余部名著的基础上,客观评述了西文法哲学史的主要发展线索和各种理论形态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具有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供研究西文法律思想史和当代西文法哲学的专业人员参考,亦可供对法哲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本书的内容分为本论和附论两部分。本论除前言外,共有九章:章对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进行简介,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外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从亲属关系通则、结婚法、夫妻关系法、亲子法、收养法、离婚法、监护法及亲属扶养法等不同角度,对现代外国婚姻家庭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也评价,并借此总结他国立法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针对我国婚姻家庭法之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本书收集和引用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新颖性,而且运用适当、得体,在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反映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写作能力。 本书对于从事涉外司法、民政、公证、律师等工作以及关心中外婚姻家庭法律的读者来说,不失为一本有价
本书是目前国内各大法学院该课程主流、畅销的教材。此次第五版的修订进一步适应读者和教学规律的需要。内容上,本次修订进行重大完善并参考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保留了以往诸种统编教材的优点,力图克服原有教材内容庞杂的不足,集各撰稿人十余年之教学经验,设计全新体例——古代法与中世纪法按照法系,近代以后法按照国家 - 从汉穆拉比法典一直讲到欧盟法,线索一目了然,叙述清晰有序。形式上,本书大胆创新,增配大量插图,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加强教学效果,增强了本书的阅读乐趣。
本书具有如下两个特点:,注重刑法思想和制度的历史阐述。本书尝试着以较为明晰、简要的方式,介绍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西方刑法思想和立法的发展脉络,以期今后能推动西方刑法史的研究。第二,重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刑法理论和制度的比较分析。本书选择性地在若干章节对英美刑法的一些理沦和制度进行了介绍,并将它们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希望有助于我们较为全面、客观地对待和借鉴外国的刑法理沦和制度。
《德日家事事件与非讼事件程序法典》以德国和日本非讼程序新修订后的法典为中心,内含了德国家事事件及非讼事件程序法典、日本家事事件程序法、日本非讼事件程序法及日本民事调停法。本书不仅反映了德国和日本非讼程序的*立法状况,而且另有关于立法全新发展的解读,是全面深入了解德日民事审判程序,尤其是以家事审判程序为代表的非讼程序制度的重要资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向中国读者介绍在21世纪初美国方兴未艾的犯罪学的方方面面。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章单独一体,概括地介绍美国犯罪学教科书中描述的犯罪学历史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犯罪学在美国的现状,并且对各章做了简评。第二部分,从第二章到第七章,着重介绍当今比较热门的六个犯罪学理论。第三部分从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介绍犯罪学中的几个特别议题,涵盖从警察的百年变迁史到白领犯罪。本书作者有著名学者,也有后起之秀,大都在美、加受过教育。本书把握时代命脉,向读者呈现美国犯罪学科前沿的发展,包括理论、政策、争议,代表性学者及其著作等。
本书是关于非营利组织法律方面的译汇,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法律,同时也选择了爱沙尼亚、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立法,还选择了俄罗斯、捷克等原东欧国家以及波兰、匈牙利、芬兰、奥地利等西欧国家的立法。在立法例上,从本书中既可以领略到美国从法人和非法人的分野来规制非营利组织的思路,也可以体味到日本在民法典规定一般原则之外,以《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作为特别法的立法模式;本书还关注了在爱沙尼亚等国家,对于非营利组织以财团和社团的分类分别制定法律予以规定的问题。此外,本书还选取了印度社团登记法及关于国外捐助的相关规定。相信本书将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提供多种选择途径。
荷兰,是世界上法治发达国家中的先行者、大陆法系的重要代表国家,也是现代公司制度、现代金融制度的先驱与典范。在现代劳动法领域,荷兰更是先行国家。国际劳工组织的一系列规范,率先在荷兰得以实践,其劳动法在理念、制度、措施、原则等方面都代表着国际劳动法的发展方向。译介荷兰劳动法,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规范,有他山之石的镜鉴意义。 本书是《荷兰雇佣法与企业委员会制度》的扩展本,也是中国企业家系统了解荷兰劳动法,查阅欧陆国家相关国情的法律咨询图书。作者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向外国读者介绍荷兰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全书分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两部分。个别劳动关系部分主要对雇佣合同合同的界定、雇佣合同当事人的义务、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雇佣合同的
本书是在《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该著作对现代英美法系国家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作出了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包括公司董事的职位、董事对公司事务的管理、公司董事的代理权、董事利益和义务相冲突的规避、董事义务的强制执行等。书中还增加了有关事实董事和影子方面的内容和英国1989年公司法关于公司越权行为原则的*规定。该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为我国立法机关在2005年公司法中所借鉴和采取,诸如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理论、公司机会规则、自我交易规则、派生诉讼制度等。
张丽卿著的《刑事诉讼制度与刑事证据》主要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实务,及其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比较法考察,分上下两篇论述了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制度和刑事证据。探讨了温和渐进之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比较研究了德国、我国台湾地区之参审制度、起诉便宜原则、德国刑事诉讼之简易审判程序及我国台湾地区刑事程序之设计,细致论述了很好上诉制度之沿革、特点及理由;对违法取得证据之排除、侦查方法及其取得证据之适格性、鉴定证据、心神丧失与精神鉴定等具体刑事证据实务,亦结合实例作了深入研究。目的在于在刑事司法制度改革之际,分析阐明相关刑事诉讼制度与刑事证据,以便于司法改革具体革新措施之施行。
作者运用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学说对美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财产权法、契约法、侵权法、刑法、反托拉斯法、劳工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收法、国际贸易法、法律程序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成果总结,使本书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法律经济学领域中为杰出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进展,而且是我们学习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解决中国法律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2005年8月21日至24日,由华东政法学院与西宁市政府联合承办的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在青海省西宁市省军区招待所隆重召开。 在近代以后法学理论以及法律运作实践中,刑法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基于此,西方各发达国家均将完善刊事法律制度,视为现代法治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尤其是在传播和发扬光大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罪刑相适应和刑罚的人道主义这四项体现西方刑事法律之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果。本书汇集的28篇主题论文和9篇专题论文,正是对这些成果的初步介绍和评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法定界也强化了对刑事法律制度的改革。目前,针对中国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修改刑法的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