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与妥协:法英美三国宪法纵横谈》对英美法三国的宪法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对三个国家宪法的渊源、精神、特征、核心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精辟的论述,阅读之后读者可以对英国、法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宪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在行文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因繁就简,以散文一般的笔触和流畅的语言,从历史的、哲学的以及人性的角度对三国宪法进行了探讨,被本书的英译本译者戴雪评价为"比较宪法领域的一部优秀而富有原创性的力作",能够让读者受到启迪,学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的事实。
作为德国破产法学习者的教材,《德国破产法导论(第六版)》将自身定位为入门教科书,为此,它既做到了内容的全面,也实现了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地将德国破产法呈现给该法的学习者。在对德国破产法的立法经过做出简单介绍后,本书便按照德国破产程序的一般运行系统的展开,涉及当事人、程序启动、财团、分配、程序结束等,接下来作者对破产计划、重整、余债免除、自行管理、个人破产、特殊财产破产等特殊程序进行了逐一介绍,后对国际破产法和破产刑法也有所涉及。其间,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对领域内的各个重要问题做出了全面和准确的剖析。 目前我国尚无对德国破产法教材的译介,本书的翻译出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对于中国法律学人来说,该书更是快速全面了解德国破产法的*工具。同时,由于作者在
本书从法史学与法哲学层面,深入剖析了《德国民法典》的法史渊源、思想基础与基本要素。作者将《德国民法典》定位为一部罗马法学法典,通过梳理其法典编纂史,说明《德国民法典》虽然被作为技术上的杰作,但自始就没有幸运的历史,指出《德国民法典》是学说汇纂法学派、历史法学派之实践教义法学的终点,而人、占有、合同作为古典私法世界的本质性剪影,则构成《德国民法典》的基本要素。
本书作者马丁内克教授为德国著名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名。本书是其所撰写的介绍德国伟大法学家生平与作品的文章,这七位法学家分别为:拉贝尔、耶林、萨维尼、吉尔克、拉伦茨、黑克、温德沙伊徳。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德国和世界法学历史上的耀眼之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研究进路、学术观点以及杰出作品与伟大贡献。
出版自由是否保护涉及军事秘密的文章发表? 否定纳粹屠杀的言论是否也受宪法保护? 色情文学是否是艺术? 新闻报道自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侵入名人的私生活领域? 说 士兵就是谋杀犯 是否损害了军人的名誉? 这些争议出现在德国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宪法案件。本书译介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2个关于言论自由的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言论自由对自由民主的宪法秩序的特殊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思考言论自由(广义上包括意见的形成与发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艺术创造、科研教学、集会游行等权利)与国家安全、人格保护、青少年保护、隐私权、社会安宁等法益的权衡关系。
本书在总结和归纳英美刑法的特点、英美刑法中犯罪的本质与分类等一般理论问题基础上,首先就英美刑法中确定刑事责任的基本要素、排除刑事责任的事由、其他影响刑事责任的事由以及刑事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进行了总论性的探讨,然后,依次对英美刑法中的杀人罪、伤害身体的犯罪、性犯罪、财产犯罪、交通肇事罪、危害国家主权与管理的犯罪、妨害公共秩序、社会道德的犯罪等八类主要犯罪进行了探讨。有感于我国刑法学界对英美刑法研究匮乏,内容介绍落后陈旧,论著翻译晦涩难懂的现状,本书以内容介绍全面系统、使用语言通俗易懂、体系设置突出特点为宗旨,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发展结合,客观介绍与比较分析结合,从而展示给读者一个认识和了解英美刑法理论的全景式画面。
近年来,中国企业接连在世界闻名的国际展会上遭遇查抄,这一系列事件既使中国企业蒙受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使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产业链提升受到了空前的打压。本书以举办展会为著名的德国为研究对象,为企业提供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渠道来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捍卫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形象。全书分为五篇,分别是展会介绍篇、法律基础篇、诉讼程序篇、特别程序篇和企业实战篇。另附德国展会相关的三部知识产权法律,即德国专利法、德国实用新型法和德国工业品外观设计法,以便读者检索和使用。
如果治安法院和郡治安裁判所认为现金不符合追缴的条件,终没有作出没收的决定,在返还现金的同时还会产生赔偿问题。如果现金被海关扣押,应由海关税务司来进行赔偿。如果是被警务机关扣押,就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在英格兰或者威尔士,从警务部门费用的警务基金中支付赔偿金;在苏格兰,则由进行扣押的警务当局或者警务地区的联合警务委员会来赔偿;如果是在北爱尔兰,根据《2000年北爱尔兰警察法》的规定,赔偿由郡警察局局长支付。 按照《欧洲人权公约》议定书的规定,受到现金追缴程序影响的被告人要求赔偿是合理合法的,将积累的利息支付给被告人可以看作是对不当追缴他合法财产的适当补偿。在财产没有被存入计息账户,并且后也没有命令没收的案件中,当事入有权向治安法庭申请获得与利息相同金额的赔偿。利息期间从现金初被
公私合作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可以将公共部门的优势和私人部门的长处互补性地结合起来,为公民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对尚处于迅猛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法律框架内,理性、科学地贯彻和实施公私合作制的先进理念,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学习德国的经验对我们不无裨益。 《德国公私合作制促进法研究》可以扩展中国对德国公私合作制度发展状况,尤其是法律现状的研究。同时德国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也是中国在推行该项制度安排时所面临的困难,德国针对这些问题的整套解决方案可以被中国相关方面的学者和立法工作者有取舍地接受和吸纳,进而推动中国公私合作制专门法的出台或带动中国的采购法、投资法、预算法、税法、公路法等相关部门法的修改和更新。
德国,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近现代西方法律文化的诞生地之一。近现代西方法上五编制的民法典体系、法治国的宪法主张、统治近代西方长达近百年的历史法学派等,都是近代以来德国人贡献给人类的文化财富。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法和法学,不能不学习、了解德国法律发达的历史。 本书共分八章,详细地介绍了德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并对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等作了阐述。从整体上对德国法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作比较系统的描述,对德国整个法律体系作出宏观的介绍和评述。本书使读者对德国法的历史发展、法的基本渊源、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法学家的作用、德国法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以及各个部门法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23卷):婚姻与嫁资》采用拉丁文与中文对照形式编排,拉丁文在左(双页),中文居右(单页)。书中的拉丁文原文来源于意大利罗马大学桑德罗·斯奇巴尼教授主编的IUSTINIANIAUGUSTI DIGESTA SEU PANDECTAE (MILANO - DOTT. A.GIUFFRa EDITORE -2007)一书。 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原始文献中并无标点。《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23卷):婚姻与嫁资》拉丁文中的标点皆为法史鸿儒蒙森所加。为了照顾中文的表达习惯,译文中的标点与拉丁文中的标点不尽对应。 部分片段结尾处用的是逗号、冒号或分号等不是表示句子完结的标点,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标点,乃是因为它们与下一片段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 拉丁文脚注中“ ”里的内容,是相对于其他版本,斯奇巴尼版本所增加的字母或单词。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判构成了当下德国宪法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学习研究德国宪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资料。本书选择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关于基本权利的12个重要判决进行译介,这些案例对于德国的基本权利理论与实践具有开创性和拓展性意义,构成理解德国基本权利基础理论的纲要。同时,通过翻译各个判决的要点、描述其论证过程、阐述其理论背景和后续影响,本书希望能够展示德国宪法教义学的学术积累过程,以及解决重大社会争议的法律方法与技巧。此外,这些案例涉及私法关系中的言论自由、大学招生名额的分配、堕胎规制中胎儿与母亲的权利保障、*刑罚的合宪性、反恐与人权等具体问题,对于当下中国类似问题的解决也不无借鉴与参考价值.
法国是西方两大法系之一大陆法系的发源地,现代世界法律中的许多重要法典、制度和原则,如近代历*早的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事诉讼法典等一大批成文法典,现代法中的破产、公司、公证人、商标、民事代理、诉讼保全等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法不溯及既往、法官自由心证、正当防卫等原则,都起源于法国。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以及比较法研究运动,也诞生于法国。在现代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行政法院,也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产物。法国还为人类贡献了诸如博丹、孟德斯鸠、卢梭、萨来耶、惹尼等世界著名法学家。因此,学习法律,不能不学习法国法,不能不涉及法国法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本书的出版目的就在于此,相信广大相关从事人员必能从中有所裨益。
《俄罗斯联邦行政诉讼法典》于2015年2月颁布,是目前世界上近期新的行政诉讼法。法典多达365条,译成中文15万字。该法典在法律比较和借鉴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法典由靠前很好的俄罗斯法研究专家黄道秀翻译,本译本是很译本,同时也是近期新译本。
巴尔扎克著的《欧也妮·葛朗台(精)/轻经典》是《高老头》的姐妹篇,其成功塑造了世界文学 赫赫有名的一大吝啬鬼形象——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代表作,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之一。其揭露与讽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金钱腐蚀人的思想,毁灭人性,导致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