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欧罗巴文明,孕育出海洋法(即普通法)与大陆法这两颗镶嵌在欧洲版图上的璀璨明珠,它们是环肥燕瘦,各擅其美。本书作者正是为这一迷人的法律风景线所吸引,以一个法律史学家所独有之敏锐目光与厚实功底,带领大家透视美丽面纱背后的庐山真面目,并采用比较与历史的研究方法,将笔锋游刃于英伦诸岛、美利坚与欧陆之间。故,本书虽小,却融会贯通了法律、历史、政治、民族、语言、宗教等学识,不失为欧洲法律史之微型画卷。 这不是一本诘屈聱牙的学术专著,它是作者执鞭剑桥时,面向学子传道授业谆言之集结。既无缘于蒙沐教泽,且通过这方小小的扩音筒,去聆听那来自康桥遥远的回响!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的英语文体家。《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骨三分的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那些聪明的猪们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 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国王因王后与人私通,便每夜都要娶一个女人,翌晨便杀死,以此消除心中愤恨。而宰相的女儿为解救国中女子便自愿嫁给国王,每日给国王讲一个故事,例如“渔夫与魔鬼”“与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历险记”……共讲了一千零一夜,*终感化了国王。 本书内容包括万象,大故事套小故事,情节奇幻诡异,节奏感鲜明。书中常将威严的帝王与平凡的百姓,将常见的花鸟鱼虫与想象中的神魔鬼怪,巧妙地融合在一篇篇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故事中,将主人公与命运抗争、与大自然周旋、与成功路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做斗争的勇敢表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犹如身临其境,令人不忍释卷。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后面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 丽莎相识的经过。 《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王室法庭首席法官约翰·福蒂斯丘爵士(约1395~约1477年)无疑是15世纪英格兰为卓越的政治学家。这个小书首次把他的两部重要著作——《英格兰法礼赞》和《论英格兰的政制》——的*版本合并一处,并添加了导论、注释和参考书目,充满了智慧警句。 《英格兰法礼赞》和《论英格兰的政制》——英格兰政治思想*早的作品——乃是出自一个战争与政治动荡年代、一位富于清醒的自我剖析意识并深谙世故沧桑的法律人和政府官员的笔下。两部著作彼此呼应,主张正义,反对专制暴政,对中世纪后期英格兰的法律和政制尤其有独到的见地。谢利·洛克伍德在《导论》中对福蒂斯丘爵士的作品做了清晰的评价,并勾勒出了这两部著作的历史与知识语境,是认识这位开创性的政治理论家的一个便利门径。本书对于我们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尤其是中世纪宪政主义)和法律制
马其顿共和国刑法典由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组成。总则对犯罪与刑罚的一般原理、制度予以规定,具体包括一般条款、犯罪和刑事责任、刑罚、刑罚替代措施、保安处分、对青少年的教育措施和刑罚、法人犯罪之制裁等13章。分则对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及法定刑予以规定,具体包括针对生命和身体的犯罪、针对人类和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犯罪、针对选举和表决的犯罪、针对工作关系的犯罪、针对性自由和性道德的犯罪等21章。附则是刑法典的过渡及结束条款,对受刑记录的保存移交、相关刑事法律条款的终止以及本法典的生效时间予以规定。
《一九八四》的故事设置在对于当时的作者来说属于未来的1984年。此时的世界分为三大国,曾经的英国属于大洋国。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改写历史工作的外党党员温斯顿对其所处的社会和 “老大哥”产生了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党党员茱莉亚发生感情,这一切使其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仁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他终于成了所谓的思想纯洁者。 本书还收录奥威尔阐述自己写作理念的《我为何写作》与 的政治寓言《动物农场》。
我们是朋程中老年自驾游组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世界已经向中国人敞开了。此书告诉大家,去欧洲旅游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家可以和我们一样去实践,去亲身体验欧洲丰厚的历史文化及美丽的人文自然景观。更加乐趣无穷的是,我们的自驾旅游是一种对世界的挑战,对自我的挑战,就如人们登山时追求的更上一层楼的满足感和在更高的一个平台上极目远眺的舒畅。在欧洲自驾游历了一次、两次以至多次之后,我们最初的想法被证实了——我们能做到,我们的自驾游方式比其他方式的旅游更自由、更高效、更开心、更亲近欧洲这个友善而秩序井然的社会,而且更经济!
证券市场的发展下证券立法是紧密联系的,只在规范的证券市场才能保证健康的发展,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规范,而规范的集中体现是在证券立法之中。所以,近几年证券立法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立法部门也在坚持不懈地进行工作。 大家都知道,翻译介绍外国的法律并不是就要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不是要用外国的法律与中国的法律硬比,而是提供借鉴的资料。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应当更多地了解国外的证券市场、证券法律制度。当然在这种研究中,更重要、更艰巨的工作是立足中国国情,考虑不同的历史条件、发展水平,进行借鉴吸收,这样才会更富有成效,得到更多的益处。 本译丛的译者皆为外国法律的研究者。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有很悠久的传统。它可追溯于1877年,那时发现和侦查犯罪的方式和手段与现代相比有天壤之别,并且那时政治制度和德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仍被深植于传统的价值观念中。然而在19世纪后半期得以发展的刑事诉讼法对许多问题提出了现代、自由和理智的解决方法,这些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刑事诉讼法学家。重要的是,德国设法提供了一种制度,它建立在法院负有“发现事实真相”的责任,并有当事人很强的介入到诉讼程序中。因此,德国的制度力争取得英美和大陆传统构筑刑事诉讼程序的*混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自1877年后,对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了许多修改,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然而刑事诉讼的基本框架没有变,这可能是德国法学家结构保守主义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原始立法高质量的实证。 我
《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是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1919年创作的三幕喜剧,剧情发生在 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英格兰乡村。《伤心之家》刻意用契诃夫《樱桃园》营造氛围的笔法写成,剧本有个副标题:“俄国风格的英国主题狂想曲”。剧作通过女青年艾丽?邓的视角,描写88岁的老船长邵特非和他一家房客。这是一出典型的“客厅剧” 剧情发生在客厅聚会中,聚集于客厅内的多是来自上层社会的有闲之士,他们有不凡的文化素养,所以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使用着漂亮锐利的语言,但因为不必为生计操劳而有太多闲暇,常常感到无聊与倦怠。这些剧中人,在爱情与其他事上,却多是无心的。 终,由这些琐碎的心不在焉所堆叠出的剧本,除了长串令人爱不释手且可大被引述的聪明对白之,并没有重要的情节线索。《伤心之家》被认为是萧伯纳 秀的剧作之一。
本书以欧洲法律制度的总体发展为背景,对普通法在盎格鲁诺曼英格兰的出现提出了一种颇具挑战性的解释。作者开篇即详细地讨论了统一的中央王室法庭及其所实施的普通法的产生和发展,然后又探讨了12世纪英格兰令状制度的兴起和陪审制的成长。接下来,范.卡内冈教授力图解释为什么英国法与大陆法如此不同?为什么这种分野发端于12世纪?他争辩说,偶然性和上的错位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并导致了如下的悖论:起源于欧洲大陆的封建法反而成了英国生活和思维中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英国普通法的诞生》首次出版于1973年,现已开始步入经典作品的行列。在第二版的新序言中,范.卡冈教授讨论了一些有关对于诺曼和早期安茹国王统治下英国法律研究中的*发展。
在欧盟各成员国中,欧共体法已经成为其国内法律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介绍欧共法律制度的基本读物,本书采取了部门法的写作方法。全书简要介绍了欧共体法律的渊源、基本立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共同体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共同体机构的组成和各机构作用的演变以及共同体法律目前主要发挥作用的领域。
本书以欧洲法院的司法能动性为研究对象。欧洲法院的司法能动性是指,欧洲法院在审理有关欧共体案的具体过程中,不因循先例和成文法的字面含义,对欧共体法律进行司法解释的一种司法理念以及基于此种理念的行动。在法律的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欧洲法院并不限于对具体纠纷做出裁决,而是通过发挥其司法能动性,对欧共体法律进行创造和补充,形成新的法律原则,填补欧共体基础条约的漏洞并补充二次立法的不足,为欧共体法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深化欧共体及其法律的研究过程中,深入研究欧洲法院的司法能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书从历史经验的角度阐释了英格兰法律职业与法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从英格兰普通法本身以及普通法法律职业的发展历史,来评述在英格兰法治观念的由来、确立以及含义。本书主要从制度史、生活史的角度去讨论整个主题,并注重打通观念史与制度史之间的鸿沟;从问题的进路,而不是从主义、观念的进路讨论法治问题。本书主要内容是:分权与制约的政治权力结构的确立——普通法司法制度成长的宪政基础;司法与行政的分离——普通法的形成;中世纪法律职业的初步兴起;从封建到近代——经济成长与社会变迁;近代律师职业的大跃进;普通法心智;法治作为军宪制原则;普通法与本土论似是而非的论调。 本书对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于法律实务界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现状来看,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频繁产生有其必然性:关税税率的降低促使各国选择反倾销作为保护主义武器,而中国产品的竞争性又成为这种保护针对的对象,国内企业的各种问题则进一步为外国对华反倾销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对于反倾销的研究应该首先明确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法律规定,特别是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其次,以重点国家和重点行业作为突破口;后,寻求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从各国反倾销的法律规定来看,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是中国反倾销处于不利地位的首要原因; 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国别和产品种类来看,欧盟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化工类产品则是国外对华反倾销的主要产品。 为此,我们认为,为了给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提供有益的帮助,十分有必要对欧盟这样的重点经济体对华反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欧盟及其成员国关于内幕交易与洗钱的法律与司法实践的力作。以前也看到一些介绍欧盟这方面法学研究与司法实务的作品,相比而言,本书*的特点在于其细节性。本书详尽探讨了这两种犯罪的构成要素,特别是其具体表现形态,并且从欧盟与各成员国等多个层面上进行了研究。既有法律上的深入探讨,也有经济学的详细分析。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内幕交易与洗钱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揭示了两种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展示了两种犯罪的复杂性。本书还对打击内幕交易与洗钱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也是同类研究中所不多见的。
《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是“欧盟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欧盟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项目,是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工项目学术委员会批准的批合作项目,该研究项目从1997年7月开始做准备工作,1998年1月正式启动,在1998年8月获得初步成果,到2000年七本完成《区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本收共有13章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欧盟盟环境策和法律的现六状和新近成果,各章的撰稿人如下:蔡守秋负责、二、三、四、五、六、七、十三章;耿进负责第八章;操小娟负第九、十、十一章;柯坚负责第十二章。全书由蔡宗秋统稿。
本卷的中译本是由中国政法大学的陈汉博士从拉丁文翻译的。译文经过了纪蔚民博士的校对(就某些片段的法学问题,陈汉博士还与阿尔多·贝特鲁奇教授以及和我本人进行了商讨)。去年,陈汉博士在罗马出色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今年他又重返罗马,从事本书的翻译以及侵权行为法的研究工作。所有这些均是“罗马法体系下中国的法典化研究及法学人才培养中心”主持的项目的一部分。该中心由罗马大学、罗马第二大学、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共同组建。在完成《民法大全选译》的翻译工作后,我们决定将《学说汇纂》全部由拉丁文翻译成中文。本卷的中译本是这一新的宏伟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很荣幸能与中国的法学同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整个翻译计划。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该研究中心的赞助,且适逢在北京召开第四届罗马法国际大会,本届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