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是“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 《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涯的里程碑。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又难以言说的,尽在此书中。
《德国物权法案例研习(第4版)》在当今德国民法学界声誉甚高,是延斯 科赫、马丁 洛尼希两位教授在波恩大学、雷根斯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多年讲授物权法课程的经验凝结。全书包含17则案例,覆盖了德国物权法的所有核心领域。同时,也对近年司法中的重要变化加以全面考虑。此外,还特别涉及物权法与其他法律领域的横向联系。 《德国物权法案例研习(第4版)》以请求权基础(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系统呈现物权法案例的解析结构,特点鲜明:17则案例解析详尽,附思路说明、概要与法律关系图,且处处可见分析技巧提示。
作为德国破产法学习者的教材,《德国破产法导论(第六版)》将自身定位为入门教科书,为此,它既做到了内容的全面,也实现了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地将德国破产法呈现给该法的学习者。在对德国破产法的立法经过做出简单介绍后,本书便按照德国破产程序的一般运行系统的展开,涉及当事人、程序启动、财团、分配、程序结束等,接下来作者对破产计划、重整、余债免除、自行管理、个人破产、特殊财产破产等特殊程序进行了逐一介绍,后对国际破产法和破产刑法也有所涉及。其间,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对领域内的各个重要问题做出了全面和准确的剖析。 目前我国尚无对德国破产法教材的译介,本书的翻译出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对于中国法律学人来说,该书更是快速全面了解德国破产法的*工具。同时,由于作者在
《斗争与妥协:法英美三国宪法纵横谈》对英美法三国的宪法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对三个国家宪法的渊源、精神、特征、核心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精辟的论述,阅读之后读者可以对英国、法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宪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在行文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因繁就简,以散文一般的笔触和流畅的语言,从历史的、哲学的以及人性的角度对三国宪法进行了探讨,被本书的英译本译者戴雪评价为"比较宪法领域的一部优秀而富有原创性的力作",能够让读者受到启迪,学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的事实。
出版自由是否保护涉及军事秘密的文章发表? 否定纳粹屠杀的言论是否也受宪法保护? 色情文学是否是艺术? 新闻报道自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侵入名人的私生活领域? 说 士兵就是谋杀犯 是否损害了军人的名誉? 这些争议出现在德国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宪法案件。本书译介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2个关于言论自由的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言论自由对自由民主的宪法秩序的特殊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思考言论自由(广义上包括意见的形成与发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艺术创造、科研教学、集会游行等权利)与国家安全、人格保护、青少年保护、隐私权、社会安宁等法益的权衡关系。
本书作者马丁内克教授为德国著名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名。本书是其所撰写的介绍德国伟大法学家生平与作品的文章,这七位法学家分别为:拉贝尔、耶林、萨维尼、吉尔克、拉伦茨、黑克、温德沙伊徳。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德国和世界法学历史上的耀眼之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研究进路、学术观点以及杰出作品与伟大贡献。
意大利少年司法是福利混合模式的典型,在小干预的原则下,强调多主体介入,构建了以少年法官、少年检察官为核心的司法体系,和以司法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社会体系。两者协同合作,形成了少年司法发展的独特路径。本书基于这一视角,从立法理念、法律规定到司法实践全面分析意大利少年司法制度,并阐述了意大利少年司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1)涉猎广泛。本书涉及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领域中诸多法律问题。 (2)精心筛选。本书所涉及的案例均直接源于德国法院网站或德国法律门户网站,并经过精心筛选,具有典型意义。 (3)详细分析。本书对所选取的德国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经典案例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并注重联系我国实际,阐述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提炼出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益的借鉴经验。 (4)提供示范。本书将为各类在校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案例分析、研究和训练模式。 《德国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经典案例评析》包括18个德国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内容广泛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德国审判的发展趋势。
英国的法学领域一直群星汇缀,法学家对英国法制发展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世人公认。正是一代代法学家的智慧维护了普通法 的独立,延续了普通法的风格,并塑造了英国法在世界法系中的 重要地位。格兰威尔、布拉克顿、布莱克斯通、科克、培根、曼 斯菲尔德等众多英国法学家的名字和著述已让我们耳熟能详,对 他们的解读本身就是研究英国法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语言差 异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还有许多在英国法制史上较大影响的人 物被我们忽略,爱德华·简克斯(Edward Jenks)就是一例,国 内的相关文献很少提到他。所以,笔者首先想对这位我们尚感陌生的英国法学家做些介绍。
在我国法律发展史上,外国法典的中译不仅开启了我国法律制度的现代化转型,而且,自清末法律制度改制以来,外国法典的翻译一直与我国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在实质意义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法律现代化的方向与进程。 本书为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法典译著,法典内容截至2019年*版本,本书内分总则,*审法院的程序,第二审法院的诉讼程序,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裁判的再审,涉外案件的诉讼程序等七编。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狄骥·莱昂是法国现代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现代社会连带主义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1886年起,狄骥长期在法国波尔多大学任教授和院长职务,并先后在美国、葡萄牙、承根廷、罗马尼亚等国讲学。他一生主要从事法学教育工作,教龄达42年之久,是著名的法学教育家,对当时法国公法学、法哲学和政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欧美有极大影响。《宪法论》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法律思想。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时期。该时期,不仅出版了一批有份量的专著,如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黄右昌著《罗马法与现代》、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程树德著《九朝律考》、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也推出了约四百余种外国法学译著,如穗积陈重的《法律进化论》、孟
格兰维尔于1187年用拉丁文编著了《论英格兰王国的法律与习惯》,大量运用罗马法的概念和原则来论述相关法律问题。全书共十四卷,其序言模仿了查士丁尼法典序言,其内容主要涉及直属受封地诉讼、圣职授予权、寡妇财产、嫁资、赠予、遗嘱诉讼等。该书还阐述了王座法院的管辖权和诉讼程序,并对王座法院曾经使用过的80份令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虽然该书是格兰维尔的未竟之作,但它对研究中世纪英国土地法和诉讼法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后世学者公认其为论述普通法的开山之作,后世法官也将其作为审判案件的重要参考。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议会联合在法律上统一了不列颠岛,使英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岛国。英国从此加专注于发展海军,守护岛国的安全,同时也保证英国在海外不断地开拓并保护殖民地及其商贸利益,逐步发展壮大成一个强大的海权帝国。议会主权体系下的议会联合、商贸利益以及海权共同保证了政治自由的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在伯罗奔尼撤战争中,雅典城邦命断于帝国的前夜;而随着1707年议会联合的成功,英国却有足够的命数长成一个自由帝国,并经历了衰落与转移。《思索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联合》一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奠定海权帝国之法律基础的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议会联合的整个过程。
本书着重介绍英美财产法的整体结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与技术,并非致力于某个特殊细节。因为特殊细节在普通法的各个国家中可能是各自不同的。 本书主要叙述现行的私有财产权益和它们的法律保护,包括财产的生产、分配和交易,而不主要探究由此而引起的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问题。这些话题已经被辩论了上千年,因为本书关注的是实际运作的普通法制度,而非抽象的理论。 写一本包罗万象而又明白易懂的财产法教科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本书中关于普通法的一般陈述当然在各个普通法地区存在例外和细微差别,但是如果我们致力于那些例外和细节,这些重要的基本要素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枝节问题的汪洋大海中。 本书是对英国财产法制度的撮要性专著,其独特性在于将普通法中财产法这个极其博大精深、纷纭复杂的体系提纲挈领,深入浅
韩秀义先生的《发展中的欧盟宪政:法律人格理论视角下的分析》即是就说明、解释与分析欧盟宪政的理论工具所做的尝试性研究而凝练的成果。作者首先假定欧洲一体化或欧盟宪政的发展过程就是追求法律人格构成要素不断丰富、完善与强健的过程。该种假定的根据既包括欧洲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在一体化进程中所制定的诸多宪法性条约所展示的一体化法律实践。在对以往关于欧洲一体化的各种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梳理与辨析的基础上,作者不无道理地得出“在解释欧洲一体化这个迄今为止为宏大的国家间经济、政治、法律运动中,法学几乎处于缺场的地位”这样的结论,同时又恰切地强调指出,在一定的意义上,欧洲一体化以及欧盟发展的载体或表现形式即是其法律体系,尤其是宪法性法律体系的累积性成长和完善;由此可进一步断言,法律的
现行《俄罗斯联邦事法典》于1996年5月24日由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议会审议通过,1996年6月1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并于1997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到2009年2月13日为止,该部法典已经历61次修订。 法典文本包括三部分,总则、分则与附则。总则六编十五章,编为刑事法典的任务、原则与时空效力;第二编为犯罪概念与犯罪种类,刑事责任担者,过错,未完成犯罪,排除行为成罪性情节;第三编为刑罚概念、目的与刑罚种类,刑罚裁定;第四编为刑事责任免除,刑罚免除,大赦、特赦、前科;第五编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与刑罚特点;第六编为医疗性强制措施与没收财产。分则第六编十章,为第七编侵害人身的犯罪,第八编经济领域内犯罪,第九编危害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犯罪,第十编危害国家政权犯罪,第十一编违反军役犯罪,第十二编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犯罪
《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编辑宗旨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商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判例学说,深入研究民商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法律问题,为中国民商事立法的现代化和民商事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科学的法理基础,提升民商法理论水平,推出民商法理论研究人才,使中国民商法理论研究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著作之入选丛书,不论作者职称、地位、亲疏,以学术性为考量。 ——梁慧星 本书以法国合同法改革进程中的三部草案为观察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整合共性、比对差异、分析缘由,找寻制度的特色,发现改革的方向。 三部草案表明,法国合同法改革系在“契约自由原则”基础之上,强化“善意原则”与“安全原则”,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这体现在诸
本书作者对欧共体、美国反垄断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积累了深厚的功底。以欧洲法院有关欧共体竞争法的八个著名案例为研究起点,如实翻译了欧洲法院的有关判决,并就每个判决写出了自己独到的评论和见解。在评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每个判例的背景,逐一分析了反垄断法实施的经济与法律依据,使晦涩的法院判决明朗化,并对判例法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有助于读者对反垄断法原理达成更深刻的理解。
本书是对英国合同司法救济制度中的赔偿法律规则予以全面、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通过深入探究英国合同赔偿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各种具体规则的功能、作用、适用方式,判断各种规则对解决违约纠纷的途径、方法、意义和价值,同时阐明英国合同赔偿制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英国合同赔偿制度是以权利救济为基本理念结合多元化的赔偿方式,实现多样化功能,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法律制度。本书是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前沿理论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本书就从法国财产权的制度考源、思想基础、理论拓展、体系结构、启示与借鉴等方面,对法国财产权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和探讨,以期对我国财产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