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是“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 《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涯的里程碑。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又难以言说的,尽在此书中。
《德国物权法案例研习(第4版)》在当今德国民法学界声誉甚高,是延斯 科赫、马丁 洛尼希两位教授在波恩大学、雷根斯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多年讲授物权法课程的经验凝结。全书包含17则案例,覆盖了德国物权法的所有核心领域。同时,也对近年司法中的重要变化加以全面考虑。此外,还特别涉及物权法与其他法律领域的横向联系。 《德国物权法案例研习(第4版)》以请求权基础(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系统呈现物权法案例的解析结构,特点鲜明:17则案例解析详尽,附思路说明、概要与法律关系图,且处处可见分析技巧提示。
作为德国破产法学习者的教材,《德国破产法导论(第六版)》将自身定位为入门教科书,为此,它既做到了内容的全面,也实现了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地将德国破产法呈现给该法的学习者。在对德国破产法的立法经过做出简单介绍后,本书便按照德国破产程序的一般运行系统的展开,涉及当事人、程序启动、财团、分配、程序结束等,接下来作者对破产计划、重整、余债免除、自行管理、个人破产、特殊财产破产等特殊程序进行了逐一介绍,后对国际破产法和破产刑法也有所涉及。其间,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对领域内的各个重要问题做出了全面和准确的剖析。 目前我国尚无对德国破产法教材的译介,本书的翻译出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对于中国法律学人来说,该书更是快速全面了解德国破产法的*工具。同时,由于作者在
《斗争与妥协:法英美三国宪法纵横谈》对英美法三国的宪法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对三个国家宪法的渊源、精神、特征、核心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精辟的论述,阅读之后读者可以对英国、法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宪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在行文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因繁就简,以散文一般的笔触和流畅的语言,从历史的、哲学的以及人性的角度对三国宪法进行了探讨,被本书的英译本译者戴雪评价为"比较宪法领域的一部优秀而富有原创性的力作",能够让读者受到启迪,学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的事实。
出版自由是否保护涉及军事秘密的文章发表? 否定纳粹屠杀的言论是否也受宪法保护? 色情文学是否是艺术? 新闻报道自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侵入名人的私生活领域? 说 士兵就是谋杀犯 是否损害了军人的名誉? 这些争议出现在德国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宪法案件。本书译介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2个关于言论自由的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言论自由对自由民主的宪法秩序的特殊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思考言论自由(广义上包括意见的形成与发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艺术创造、科研教学、集会游行等权利)与国家安全、人格保护、青少年保护、隐私权、社会安宁等法益的权衡关系。
本书作者马丁内克教授为德国著名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名。本书是其所撰写的介绍德国伟大法学家生平与作品的文章,这七位法学家分别为:拉贝尔、耶林、萨维尼、吉尔克、拉伦茨、黑克、温德沙伊徳。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德国和世界法学历史上的耀眼之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研究进路、学术观点以及杰出作品与伟大贡献。
意大利少年司法是福利混合模式的典型,在小干预的原则下,强调多主体介入,构建了以少年法官、少年检察官为核心的司法体系,和以司法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社会体系。两者协同合作,形成了少年司法发展的独特路径。本书基于这一视角,从立法理念、法律规定到司法实践全面分析意大利少年司法制度,并阐述了意大利少年司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中间体、单体、聚合物和用于研发的物质指南》是《欧盟REACH法规实施指南丛书》(中文编译本)的第二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法规中心完成。本卷详细阐述了三类不同物质的注册要求,也就是中间体、单体和聚合物以及用于科学研发和以产品和工艺为导向的研发物质的注册要求。
本书有深刻分析的“罗马法研究”,琳琅满目的“民法典研究”,本论丛的独家产品的“拉丁美洲法研究”,有特色的“民法哲学研究”和“合同法分则研究”,集中各个文选的“杂项研究”这6卷构成了此书,在书中发表了许多未经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
格兰维尔于1187年用拉丁文编著了《论英格兰王国的法律与习惯》,大量运用罗马法的概念和原则来论述相关法律问题。全书共十四卷,其序言模仿了查士丁尼法典序言,其内容主要涉及直属受封地诉讼、圣职授予权、寡妇财产、嫁资、赠予、遗嘱诉讼等。该书还阐述了王座法院的管辖权和诉讼程序,并对王座法院曾经使用过的80份令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虽然该书是格兰维尔的未竟之作,但它对研究中世纪英国土地法和诉讼法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后世学者公认其为论述普通法的开山之作,后世法官也将其作为审判案件的重要参考。
近些年来,对抗对程序传统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强调言辞证据,严重损害了那些易受伤害的证人或者有残疾的证人的利益,这是很明显的。对交叉询问的依赖可能会误导事实发现者,给重要证人,特别是给案件的被害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对抗式程序的证据规则如此复杂,以至于人们越来越将审判看做是技巧的较量。法官错误地解释规则可能导致有罪认定在上诉时被推翻,而并无考虑被告人诉讼理由。因此规则与发现事实的关系还远远没有搞清楚。本书着重强调对抗式程序能否像所描述的那样,成为发现事实的工具。它暗示着,随着英国的律师逐渐意识到公正并没有实现,传统的证据规则将遭到抛弃,神判相应地也变得不那么具有对抗性,而是越来越向大陆法系或者纠问式审判模式靠近了。
《俄罗斯联邦行政诉讼法典》于 2015年2月颁布,是目前世界上*的行政诉讼法。法典多达365条,译成中文15万字。该法典在法律比较和借鉴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法典由国内*的俄罗斯法研究专家黄道秀翻译,本译本是*权威译本,同时也是*译本。
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研究方法对英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转型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全书共分为五章。分章探讨了18世纪中叶前英国法律教育的分离状态,布莱克斯通与大学普通法教育的尝试,19世纪上半叶法律教育的艰难推进,19世纪下半叶新型法律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新型法律教育体制的运行。
德国法上的人格权制度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宪法人格权,另一部分为民法人格权。《论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以德国法为中心,沿循学理到判决,围绕德国基本法上的宪法人格权制度以及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一核心命题,阐释二者历史发展的形成轨迹,并借此重新厘清宪法与民法关系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为我国时下的人格权立法提供手的、更为详尽的比较法上的参照。
本书概述了《德国民法典》规定的私人法律关系制度,从简单的案例入手,以解答案例引起的思考为依托,详细阐释了一些重要的民法制度和法律条文,并以此为基础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法律规定间的相互联系;以此为方法,重点阐述了《德国民法典》前三编中的财产法,也介绍了家庭法和继承法中的重点法律问题。 本书密切关注德国民法的*发展,特别是欧盟指令以及德国联邦法院判例等对德国民法的影响,例如欧盟消费者货物买卖指令等在本书中均有体现。
本书拟将《尼斯条约》生效前欧洲法院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分成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既欧洲煤钢共同体法院的作用(1952——1958)、欧洲共同体法院(1958——1993)和欧洲联盟法院的作用(1993——2003)。后,本书试对《尼斯条约》进行述评并对欧洲法院的前景作出展望。 在个历史阶段,现在意义上的欧洲一体化运动真正启动,欧洲法院的作用开始显示。在第二个历史阶段,欧洲一体化运动继续在艰难曲折中向前迈进,欧洲法院的作用的发挥进入黄金时期。在第三个历史阶段,欧洲一人本化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欧洲法院的作用有“弱化”的趋势,但继续推动了一体化的进展。
法国是西方两大法系之一大陆法系的发源地,现代世界法律中的许多重要法典、制度和原则,如近代历*早的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事诉讼法典等一大批成文法典,现代法中的破产、公司、公证人、商标、民事代理、诉讼保全等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法不溯及既往、法官自由心证、正当防卫等原则,都起源于法国。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以及比较法研究运动,也诞生于法国。在现代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行政法院,也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产物。法国还为人类贡献了诸如博丹、孟德斯鸠、卢梭、萨来耶、惹尼等世界著名法学家。因此,学习法律,不能不学习法国法,不能不涉及法国法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本书的出版目的就在于此,相信广大相关从事人员必能从中有所裨益。
REACH法规整合了欧盟与化学品相关的法规40多项,对化学品、配制品和物品中的化学品实施统一、系统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管理措施。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REACH法规的立法背景、法规的主要内容、化学品评估工具、REACH法规倡导使用的非测试方法、对物质信息的要求等,介绍了几个物品中需要通报或注册的高关注物质的典型案例,并对REACH法规本身以及应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本书可作为我国化学品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我国化学品和相关产品的制造商、贸易商有效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重要学习和工作参考书。
《欧洲法析论》是作者十多年在德国和中国学习、经历、讲授和研究的部分成果。写作的目的在于为广大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及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一本有益于探讨欧共体及欧盟或基本、或重大、或典型法律问题的参考用书。同时,书中关于欧盟和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之间的权限分配问题、重大条约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利弊及对策问题、经济问题、安全与防卫问题、大国地位与作用问题、对外政策演变及对华关系问题、未来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论述,可为中国有关部门在与欧洲合作进行决策时起些参考和借鉴作用。此外,本书关于对欧洲发展具有特别意义的杰出人物、事件、条约及其影响进行的评述、援引的大量中德英文文献、对条文的深入解析、对欧盟*发展的跟踪与判断,也望引起读者和学者的关注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