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美国公司税法》一书用短短两百余页的文字,言简意赅地向人们展现出美国公司税法的发展历史并围绕两党博弈变迁的图景,实属难得,填补了公司税法课程教材的空白。此外,该书发表于次贷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各种财政金融手段解救美国经济和弥补财政赤字的2009年,更具有特殊意义。作者用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了美国公司税法面临的现实威胁和未来财税法改革面临的改变的挑战。一方面铺陈基本的政策议题,指明现有公司税法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对美国公司税法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并未丧失信心,而是大声疾呼,指明税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从美国公司税法的角度勾画了税收公平且保障财政收入的理想蓝图。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开始了长达约3个世纪的统治。1549年任命总督。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1821年葡萄牙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891年2月24日,国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1月,军人还政于民。巴
本书收录了中文及英文原版美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另收录了刘小冰的《美国宪法的综合分析》与张彩凤《一个民族的图腾:美国宪法导读》。如果说,《法国民法典》开近代民法之先,那么,美国宪法就是开近代宪法风气的作品。而且,它凝聚着美国开国元勋们的治国理念与独具匠心的制度设计,成为世界法律文明目前的不朽之作。两百多年来,美国宪法依然是西方宪法目前的经典性蓝本之一。
本书着力揭示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在机理——理论基础,并指出此种理论基础与美国理念的相关性,进而考察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在美国社会中的正当性问题。司法审查作为一种制度的正当性在于其内在的原理符合美国社会的共同理念。司法审查的原理就是自然法和制衡分权理论,这两大理论可以追溯至《独立宣言》(TheDeclaration ofIndependence)所蕴含的美国社会的理念。美国是个以共同理念为纽带而形成的国家。《独立宣言》所蕴含的理念是美国社会的正当性来源。司法审查的原理源白《独立宣言》所蕴含的理念,故司法审查在美国社会中具有正当性。
本书分为以下若干专题进行判例展示和分析。 一是知识产权遭受侵权问题。涉及这个专题的事件分为七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公司或他人的著作被通过因特网或其他IT化途径在自己设定的网页上加载介绍或者其他方式输入,那么著作权被侵害的责任不能免除。如果仅仅是作为管道传送机构的网络公司,在发生上述情况下,按照美国DMCA(digitac millenninm)法在特定情况也可以免除责任。在2000年美国一些公司推出了称为“纳布斯坦”的存储器共同化服务项目,这一项目的推出,很快成为美国法律界的热门话题。“纳布斯塔”是指,不仅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存储数据资料,利用者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计算机存储器的一种服务机制。法律界认为“纳布斯塔”实际上是将数据资料违法复制的温床。目前,对这主服务造成的侵权诉讼还在继续,终判决还未提出,但这一服务属
本书是关于盎格鲁·美利坚法律的历史。它讲述的是连续的发展的英美法法律部门:如法院、陪审团、法官、律师;法律的渊源:习惯、案例、立法和原则性文献;以及一些保留下来的法律原则是怎样发展来的:土地所有权、损害责任、合同、金融票据的流通性及公司。
侵权行为法在英美法系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以原告的角度说是为其受到伤害提供补偿,从被告的角度说,是为保护其行动的自由,本书提供有大量实例,是专业性很强的著作。 在这本关于英美侵权行为法的小册子里,我不敢说包括了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所有内容,也不敢说弄清了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每个问题,但是可以说我把英美侵权行为法的主要内容呈献给了大家,把具体侵权行为形式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提供给了读者。如果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大体把握英美侵权行为法,或者能够用普通法侵权行为诉讼的思维方式作些初步思考,得到一些启示,那么我就会觉得我一年来的工作终归没有白费,我会很欣慰。
本研究通过跨部门的模型运算,根据对两个备选方案的比较2002年农业法和1996年农业法,阐述了2002年农业法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在分析方法上,运用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食品与农业政策模拟模型,并以农业部跨部门产品委员会对部分产品的分析作为补充。模型分析了新的农业法实施后10年的情况,也考虑了美国农业部对新农业法的立法意图,其中包括增强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出口,结果是在未来10年里市场价格的不断上升。 本研究没有预测反周期补贴、直接支付和调整基础面积、支付单产带来的影响,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对上述几种情况进行量化的分析,但是相对于价格和生产挂钩的项目而言,如营销贷款,上述各项的影响可能相对微弱,它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只有一个经验数据,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2004年4月19日,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法学和死刑研究专家Samuel R.Gross教授及该校四位博士生共同发表了《美国自1989年至2003年间的错案报告》。报告中披露了1989年以来发生在美国328例令人零惊的错案。报告一出,即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法学界专家指出:未来五年内,该报告将持续成为关注的焦点,会对美国的司法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看到这个统计结果时,很多人也许会产生同样的疑问:在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模式中,美国宪法修正法案以及法院的判例对嫌疑人被告的人权的权利进行了非常周全的保护,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作出有罪供述,甚至蒙冤入狱?我们又该如何冷静地分析、借鉴他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与教训,作为前车之鉴呢?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深思问题。 本书结集翻译出版的四篇研究报告,均系采集方法科学、理论系
该书从历史发展、社会效应、法律规则分析、案例分析、文化背景等多重视角对美国集团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兼具理论和实务,使读者深入了解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成文法规定与司法实践、成功之处与误区,许多案例都是近年美国发生的影响面很广的*案例,让人阅读后耳目一新,收获颇丰,易于形成对美国集团诉讼的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