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美国公司税法》一书用短短两百余页的文字,言简意赅地向人们展现出美国公司税法的发展历史并围绕两党博弈变迁的图景,实属难得,填补了公司税法课程教材的空白。此外,该书发表于次贷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各种财政金融手段解救美国经济和弥补财政赤字的2009年,更具有特殊意义。作者用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了美国公司税法面临的现实威胁和未来财税法改革面临的改变的挑战。一方面铺陈基本的政策议题,指明现有公司税法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对美国公司税法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并未丧失信心,而是大声疾呼,指明税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从美国公司税法的角度勾画了税收公平且保障财政收入的理想蓝图。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开始了长达约3个世纪的统治。1549年任命总督。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1821年葡萄牙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891年2月24日,国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1月,军人还政于民。巴
近代中国遭遇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有清廷大举洋务,推行实用科学,苦心孤诣造就“同治中兴”.然而甲午之败,让人不免慨叹国家之积贫积弱-5只在于器物.也在于制度和人心,对“百代犹行秦法制”之弊,认识日深,于是立宪制,开国会,倡共和,修律法。然而以中国之老大帝国,难有小国“船小易调头”之利,沉重的传统,也不易收获一转百转、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转型之艰.历时之久,似乎是国誊使然。
本书收录了中文及英文原版美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另收录了刘小冰的《美国宪法的综合分析》与张彩凤《一个民族的图腾:美国宪法导读》。如果说,《法国民法典》开近代民法之先,那么,美国宪法就是开近代宪法风气的作品。而且,它凝聚着美国开国元勋们的治国理念与独具匠心的制度设计,成为世界法律文明目前的不朽之作。两百多年来,美国宪法依然是西方宪法目前的经典性蓝本之一。
本书着力揭示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在机理——理论基础,并指出此种理论基础与美国理念的相关性,进而考察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在美国社会中的正当性问题。司法审查作为一种制度的正当性在于其内在的原理符合美国社会的共同理念。司法审查的原理就是自然法和制衡分权理论,这两大理论可以追溯至《独立宣言》(TheDeclaration ofIndependence)所蕴含的美国社会的理念。美国是个以共同理念为纽带而形成的国家。《独立宣言》所蕴含的理念是美国社会的正当性来源。司法审查的原理源白《独立宣言》所蕴含的理念,故司法审查在美国社会中具有正当性。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领军人物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 部为作者带来盛誉的作品,也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也是福克纳 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 多,他自己 喜爱的一部作品。该书在出版了多年之后,才因其复杂的结构和令人迷惑的内容而引起极大的关注。小说表现了福克纳 的写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成为批评家争相研究的对象。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小说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
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做农活,阴错阳差,孤儿院送来了喋喋不休的11岁红发女孩安妮。 安妮过上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幸福生活,却开始不断闯祸,让所有人都头痛不已。 但她亲近自然,总给花朵湖泊取名字; 喜欢幻想,让生活焕发诗意; 善良坚韧,而不失天真; 知道努力去追求梦想,也懂得珍惜当下。 不的她能够赢得大家的喜爱吗?
司法谦抑是指法院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在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基于各种原因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谦让与自我克制。在司法审查制度颇为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司法谦抑是一种被法官们广为遵循的司法理念。 司法谦抑要成为一种被法官们广为遵循的司法理念,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譬如要存在宪政体制、司法审查权。除此之外,司法谦抑还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包括: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普遍存在,司法技艺理性神话的消解,新宪政理念的勃兴等。 司法谦抑现象之所以产生是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的。这些基础包括:,分权原则的要求;第二,司法审查权的“反多数难题”和民主渠道的优势以及司法渠道本身的缺陷;第三,现代行政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程序正当性的不断增强,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权大量存在的必要性等;第四,法
这不是一本时髦之作。我在书中提出了研究合同法的道德方法,但却回避了当前备受伦理学家和法律学者青睐的各种理论手段。我提出的方法在理论上并不精致,也没有试图将所有的问题简化为一条简单的原则。相反,我试图从一般人的理解和一些有关行为准则及公平竞争的理念出发,给出些建议。因此,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我的论证既杂乱又乏味。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也不是时髦之作。很难说它与什么政治纲领有关。它既不保守,也不自由,更谈不上激进(尽管有些入可能将其视为反动)。 本书的部分是纯理论部分。章是对缔约的社会实践所作的介绍性分析。本章确定了缔约的两个基本目的:促进有益信赖和推动互惠合作。由于这些目的必须在正义的范围内实现,所以问题就产生了:在缔约的过程中,正义有何要求? 在第二章,我评价了有关合同
《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一书是艾伦教授与托克音顿教授的合著,该书代表了美国隐私法研究的水平,是美国隐私法的权威性论著。该书共分为七章:章,隐私法概况。该章主要对美国隐私思想及其社会价值的历史起源、隐私权的法律起源、侵权法和美国宪法中隐私权的巩固、隐私的价值等内容作了介绍。该章将使读者对美国隐私法的起源、发展和理论基础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二章,个人信息隐私。该章将涉及到药物测试、酒精测试和艾滋病测试的行为是否侵犯信息隐私、测谎与隐私权、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隐私、基因隐私等时下为前沿的隐私问题;第三章,联邦与州法对于交谈与电子邮件的隐私保护。该章与第四章将主要介绍在数字化和因特网环境下涉及到的隐私问题以及美国在这方面的成文立法;第四章,电脑\数字技术、因特网与隐
该法案的核心在于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准则和公司内部治理模式,同时改变对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及相关利益人的“激强励弱约束”格局,提高公司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该法案被认为是自1933年美国证券法通过以来美国证券法律制度所经历的*调整之一,也被认为是人类证券史上迄今为止为苛刻的法律之一。 虽然该法案允许年销售收入在5亿美元以下的企业可以再推迟一年即到2007年7月15日提交其内控报告,但是中国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与美国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应尽早积极考虑如何遵循《索克斯法案》的问题。 该法案是了解美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希望该法案的翻译出版,能为中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提升上市融资竞争力等提供帮助。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反思滞胀现象根源之后,西方国家纷纷遵循新自由主义思想路线开列的处方,发动轰轰烈烈的私有化实践。私有化实践几乎无所不及,几至登峰造极的程度,甚至传统视野内只能由政府亲力为之的一些公共事务,也广泛引入非政府主体和私人部门的力量,多元主体参与竞争的市场机制开始作用于政府垄断性供给的传统公共服务领域。此轮私有化实践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不能不引入深思:私有化的边界究竟何在?私有化实践存在底线吗?私有化果真是提高效率的灵丹妙药?如果私有化的实践含义极其复杂,其现实效应模棱两可。私有化真正的意义何在?私有化的前景又将怎样? 本书自监狱这一特殊领域的私有化现象人手,揭示美国监狱私有化实践的历史渊源,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线索及现实情况,梳理监狱私有化的原因及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开放,想到美国来做生意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日益增加。本书将以有限责任为中心讨论、介绍美国公司法,并将公司与个体户和合秋进行比较,从税务和责任的角度来分析以公司的形式在美国经商的利弊。此外,本书还将介绍如何在美国注册成立公司。 为了保护公司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美国的法庭常常会“刺穿公司的面纱”,让公司的股东为公司的债务承担个人责任。本书将分析刺穿公司面纱的案例,使股东加强公司法的观念,遵循公司法的要求,履行股东的义务,从而得到公司法的保护。 成立公司之后就要发行股票为公司筹集资金。本书将通过案例来分析投份融资和举债融资的利弊和风险,并介绍初次发行股票如何定价,股票如何分类,股东如何保持其股份在公司股票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公司的股票如何转让、交易。 中美两国
《盎格鲁-美利坚法律史》是“美国法精要”丛书中一部极具特色的概览性著作,是一本了解普通法历史的好书。它具有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体系完整、详略得当等特征。相信本书的中译版会为我国的法学研究提供借鉴,把西方法学家的灵气和睿智带人中国。
对和作者一样早八晚五的上班族来讲,要完成这样一份书稿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系统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整理资料和数据已十分困难,更不要讲每天能挤出多少时间投入到写作上,所以,从作者着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到后完成全稿,前后耗时一年半。对作者个人而言,这着实是一段比较艰苦的历程,但有一点绝不可否认,那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作者的好奇心一刻也不停地促使作者去回答心中似乎越来越多的疑惑,而那其中因困惑而思考、因思考而领悟所带来的快乐却是无以伦比的。同样让作者感到高兴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一方面,有机会将作者研习的一些心得和收获与读者分享.另一方面,希望藉此引起更多人对相关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讨论进行得更加深入。 笔者写作本书的意图只是想为国内的同行、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打
本书总共包括五章。章介绍了法律谈判所涉及的基本法律关系、律师的责任义务、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以及法律谈判的基本分类。第二章介绍了案情评估技术、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所涉及的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问题以及注意事项等等。第二章实际上是将相关法律知识、诉讼实务和律师从业技术嫁接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谈判领域。第三章讲述基本的谈判风格、谈判策略和谈判过程。第四章详述了法律谈判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技巧,包括如何设计和布置谈判的综合环境和氛围、如合作开场白、如何做轮讨价还价、如何作为自己有利的案情陈述、答辩技巧、如何创造和发现各种备选方案、如何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诚信问题、如何进行和应对各种威胁、如何设置和规避各种陷阱、如何实施打停结合的谈判策略等等。后一章第五章涉及法律谈判的收尾工作,主要包括如何
麦圭尔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是解决纠纷的专家,他在替代诉讼纠纷解决各方面的经验极其丰富,包括调解和仲裁。他曾主持超过150宗调解,亦曾为过百宗案件担任仲裁员;在解决纠纷的领域里,他的经验和专长既全面且深入。吴瑞卿博士与陈子豪先生均为美国国务院的约聘翻译员;吴博士专注法律交流和翻译工作超过15年。本书更蒙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美国国务院的资助,得以出版和广泛流传。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通百通”的替代诉讼纠纷解决方案或方式一纠纷的和解不但受法律制度和结构的影响,也涉及文化、价值、传统和历史。我们期盼这本词汇手册在未来中美不断的交流中,可以成为有用的参考资料。
《当代美国丛书》一套十册,分别论述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法律、宗教、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十个方面。这套丛以普及有关当代美国的知识为出发点,以客观介绍为主,同时也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加以剖析,做出适当的评论。所谓“当代”,是指90年代。当然,上述这十个方面情况不同,有的如外交,可能变动很快,有的如社会、宗教,可能有更多的延续性。但本丛书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比较全面、比较客观地介绍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
作为一本聚集美国多个州及世界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小法规的出版物,该书共有416条小法规,其中美国50个 州有248条,另有43个国家和2个地区共有168条。都属于作者——美国资深记者迪克.海曼经过长期调查揭露2000多条中的少部分,如他所说多是“荒谬、可笑、奇异、陈旧的法规”,同时与这些法规相匹配的还有18幅漫画,可谓图文并茂。本书对于中国法学界的读者了解外国的法律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亦可作为学英语的大学生、中学生和英语爱好者的可读素材
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国家所面对的诸多社会问题,包括法律问题,往往具有相似性。这在私法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法律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科学,其任务在于揭示那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法律的原理、原则和规则,正是对这些规律的揭示、概括和归纳。今天,当我们着手去解决许许多多已经被法律发达国家面对过、解决了的问题时,当我们可以从它们的法律文库中找到可供借鉴的能帮助我们解开疑团的钥匙时,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其中的合理成分拒之门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