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劳动法制也在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王雪莲主编了《劳动合同法》。本书以《劳动合同法》基本内容为线索,对其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合同法》共分为1O章,内容包括:概述;劳动合同的订立;无效及处理;履行及变更;解除和终止;特殊用工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协调;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检查;劳动争议处理;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为了明确学习目标,在每章前面设计了“学习目的与要求”;为了启发读者思考、检验学习效果,每章后面设计了“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答案);在每章中间,设计了“引导案例”、“案例分析”、“知识链接”等内容,剖析案例、说明法理,以求在启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本书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也适合
简介%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教材根据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以法律专题形式对劳动法律进行总结归纳,内容上涵盖劳动法所涉及的所有方面,按照工
本教材是在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劳动法》的基础上由作者精心修订原则而成。本书身1997年初版以来,常年经销不衰,并获得多项*荣誉:被原国家*列为“九五”普通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之一(教高函[1997]16号),2000年获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司发通[2000]096号)。 作者在本书中既确保了劳动法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又注重对某些问题作有一定尝试的探讨性论述,书中初版某些有适度超前性的观点,被后来的劳动制度改革和劳动立法实践所验证和吸收。本次修订,作者既吸收了本人近些年的研究心得,又反映了劳动制度改革、劳动法制建设和劳动法学研究的新动态。 全书内容丰富,共分六篇二十章 ,讲述了劳动法立法简史,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基准、劳动保障和法律救济等内容。
为适应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我们组织编写了本套《高等教育法学应用教材》。 法学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本套教材的*特点在于突出法学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书力求与现行*的立法、司法解释及法律实务相一致。本套教材强调对现行*的立法、司法解释进行介绍和分析,注重联系司法实务中的新老问题进行论述。 2.本书力求与*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相一致。司法考试是法律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因此,准备司法考试也是法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教材力图使教学内容与司法考试紧密相连。 3.本书力求用简洁、实用的事例说明深奥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在每一本教材中都努力用简洁的文字、实用明晰的案例对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
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新的劳动法律、法规。仅在本书出版后的年月里,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1月1日发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劳动保障的法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2001年5月18日)、《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2001年5月27日)、《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2002年4月5日)、《集体合同规定》(2004 年1月20日)、《*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为了改进和加强对劳动争议案的审理,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16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