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自古以来就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作为友谊、道歉或权威的象征。布鲁梅尔探索了历代赠送的50件外交礼物,解释了这种政治艺术的巨大复杂性 通过必须符合收礼者自身利益和性格的礼物,为送礼者打造品牌。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使用塞弗尔瓷器,而奥斯曼苏丹则喜欢荣誉长袍。在某些情况下,收礼人毫不掩饰他们想要的礼物。约公元前1350年的《阿玛尔纳书信》记录了赫泰王子齐塔与埃及法老的通信,他想送给法老16个人,并强烈暗示法老想要一些黄金作为回报。从特洛伊木马到埃及的方尖碑,再到自由女神像,这本丰富的全球史为全球政治的奇特细节和壮观场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课题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合力完成。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 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章 新哈萨克斯坦 ,第三章 政策沟通 ,第四章 设施联通 ,第五章 贸易畅通 ,第六章 资金融通 ,第七章 民心相通 。
本书是2014年 2018年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五年合集。每年度的报告书由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并撰写,以报告书为媒介打造中日两国学者、智库长期合作交流的机制化平台,既注重建言献策的政策性效果,也注重从中长期、战略性视角考察研究对象,其间注意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理论变迁变化的观照,体现出大学智库的研究特色。年度报告书已形成系列化,即由点到面形成变化轨迹,将为后人留下考察史实与认识之间的张力与规律提供方便与空间。
该书主要研究内容是世界地缘政治三大支点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特征及其差异,以及基于这种差异的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彼此作用可达到的极限和底线。在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描述出中国未来崛起的可为空间和不可为空间。本书将分三卷本完成。本卷从俄罗斯写到印度和印度洋,约百万字。内容分三个方面:(1)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特征:沙俄帝国和苏联的兴亡经验及其中反映出来的俄罗斯介入,尤其是强力介入世界事务力量的极限与底线。在篇幅分配上,这部分是全书的重心。(2)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特征及此间的大国博弈规律。(3)提出国家崛起的非线性规律,认为世界性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笔者还就北极解;东的气候变化提出预警,认为:这将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破天荒地不得不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安全压力并因此大大改变俄罗斯原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重大倡议,简称 一带一路 倡议。如今,共建 一带一路 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书一是对中国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 的成绩进行总结;二是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世界经济需求疲软和逆全球化思潮下,研究如何通过共建 一带一路 开新局,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中国方案。本书分为两篇,区域篇是中国与不同区域经贸合作的有关研究;专题篇是 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关于中国主要经贸问题的专题研究。
总结 一带一路 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探索新时期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是本书的核心任务。为此,本书试图从 一带一路 的治理结构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高标准、可持续与惠民生的具体目标开展路径选择研究。在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我们聚焦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国际产能合作、道德风险、债务与环境可持续、国际认知、安全保障、机制化建设等,探讨相关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之道。
《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记载了作者强世功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书中收录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一国两制”的历史源流、基本法的形式与实质、中国的忧郁、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是一位具有10年县委书记工作经验并在省、地机关工作多年的退休副厅级干部撰写的调查报告。作者根据切身体会、调查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媒体的报道,对一百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在践行党的宗旨、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统带班子队伍等方面的指导思想、施政方略、工作技巧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概括分析。通过具体翔实的案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客观、全面地展示了县委书记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探索了县域治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本书为古文版《清季外交史料》的点校整理本,包括光绪朝外交史料、宣统朝外交史料、西巡大事记、清季外交史料索引、清季外交年鉴、地图等六部分。《清季外交史料》内容涉及外交、政治、军事、教育、商务、实业、交通、边防等。全书采用编年体纪事,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和亲身经历,史料真实可信,史料价值极高,是研究清末外交及中外关系不可或缺的*基本的参考书。点校整理本以学术价值较高的民国版本为依据,精点精校,将繁体字改为了简体字,并按照现代国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标点断句,改进了原书编辑格式上的缺点以及内容上的一些谬误
中国崛起正引发国际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中心也因此正向东亚转移。本书讨论2011年到2013年的中国外交转型问题。本书是阎学通教授近年来就中国外交和崛起战略接受海内外主流媒体采访的实录,作者从道义现实主义这一全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趋势、中美战略竞争内在机制、中国周边和区域外交战略、中国外交策略和理念革新以及中国外交实践新成果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剖析,为理解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中国外交的战略走向提供了一种极富启发意义的战略参考。
新村主义原本由日本著名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倡导,五四时期经周作人等人介绍传入中国,影响了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等一批思想激进的社会精英,并导致了有史以来第一场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乌托邦实践。本书根据丰富史料,对新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主要作者长期潜心于本领域的教学研究,全书凝结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书中论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历史发展,以及影响这一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着重阐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 作者注重将法内制度与法外制度结合,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结合,制度现状与制度沿革结合,制度设计与制度运作结合,制度描述与制度分析结合,坚持制度与改革制度(体制)结合。在结构、内容、理论深度等方面,较同类著作,包括作者以往出版的几部同类著作均有新
本书通过联系历史与现实,打通历史关节点,将中国道路作为有机整体放在1840年以来的大历史中来考察,来思考中国道路演化的历史必然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全书分三部分:一是中国道路的探索的历史回顾,从历史实践论证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二是对于道路、体系、制度三者关系的分析,从理论上论证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三是从中国和世界两方面来阐述中国道路的文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