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即《孙子兵法》,全书由《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组成,涉及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是世界上现存z早的兵书,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z富哲理性和z具持久影响力的兵法。《孙子新注》为袁行霈先生主编的 新编新注十三经 中的一种,以中华书局1961年影印明代《道藏》本《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以《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和《岱南阁丛书》本孙星衍《孙子十家注》为校本,进行校注、疏解、辨证。注释对前人成果择善而从,并罗列重要异说;疏解是对注文中某些要点作展开说明;辨证则是对书中重要的概念与判断以及学界的不同见解作适当评断。
有招便有破绽,你有高明剑术,我便有更高明的破剑之术;你有攻无不克的秘籍《三十六计》,我便有战无不胜的法宝《整蛊大破三十六计》。本书依照《三十六计》的形式,分为36篇,但内容远远比《三十六计》更为翔实。从计瞒天过海到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均破,缺一赔十。每篇破计之文均分为两部分,先是将三十六计成功运用的伟大事例讲述给大家,再把如何寻找破绽破解三十六计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并且每篇开头附有三十六计原文及解释。读一篇《整蛊大破三十六计》的文章,便可以免费获得三十六计原文及成功事例一篇,相当于买一赠一,实惠非常,再加上贯穿全书的轻松幽默又加几分睿智犀利的笔调,在当今印刷品泛滥成灾、垃圾书俯仰皆是的大前提下,实在不失为茶余饭后、蹲马桶之暇的阅读良品。
......
......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总结战争规律的军事学杰作,而且是一部包含政治、外交、经济、文学、历史、地理、管理等内容的综合性著作。近年来,对《孙子兵法》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诸如《孙子兵法》与哲学,与文学、语言的研究,进展很快,已有许多成果。《孙子兵法》与政治,《孙子兵法》与历史,《孙子兵法》与外交,《孙子兵法》与地理,《孙子兵法》与管理科学,《孙子兵法》与心理科学,《孙子兵法》与数理逻辑,甚至《孙子兵法》与系统论等,也有探索性的研究,并发表和出版了不少专门论著。 本书分十讲,介绍了孙子其人;《孙子兵法》其书和作者、年代之争;孙子兵学源流追溯;孙子的战争观;孙子的战略观;孙子的战术观;孙子的用间思想;孙子的军事哲学;《孙子兵法》与现代经济社会;《孙子兵法》在国内外的影响等内
对《孙子兵法》原文作注释、解读的书是很多的,本书选取今人影响极大、作者名气极大的陶汉章、郭化若、李零、黄朴民有关《孙子兵法》的四部书,作为本书研究批评靶子,对书中包含的误解、误译、误评进行思辨性分析;在比较辨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本书作者赵又春许多独到见解,包括对原文的句读、标点,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于《孙子兵法》研究将是很有意义的。诚如作者所表态的,“真正的学术批评内涵着对于反批评的期待,因此,我更加欢迎对于本书的任何内容和形式的批评”,我们期待本书的出版抛砖引玉,使得更多读者能更深入探究《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和智慧内核。
《六韬》的论述丰富而具体,涉及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兵学体系,在古代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略》分上、中、下三篇。内容比较简略,主要阐述的是治国兴邦、统--军驭将的政治方略,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用兵打仗的具体计谋与方法。其思想体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杂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两家学说为多。因此《三略》虽以兵书著称,也被视为一部政治谋略著作。《六韬三略》此次的出版,将《六韬》、《三略》合为一册,一方面是两书有“同源”的说法,另一方面二者在内容上确有相得益彰之处。晓明注译的《六韬三略》含原文与译文两部分内容,原文系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刻武经七书》本为底本,底本中的衍漏错讹文字据其他版本径直改正。译文以直译为主,间或辅以意译。